摘 要: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行“情境教學”,能夠推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在初中英語情境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資料學習的基礎上能夠進行知識積累,并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在總結和分析文章的過程中奠定學習基礎。基于此,初中英語教師應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不斷完善英語教學評價機制。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英語;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095-624X(2020)06-0022-02
引 言
目前,很多初中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掌握的方法及自身的能力和基礎還不是很完善,對語言的把控能力和語法的理解能力還有所欠缺。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設定學生發展預期,采用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探究學生的學習需求,制訂合理的教學內容
英語學習的本質是情感抒發,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有效抒發自身的情感和內心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新教學活動的研究和討論環節。例如,在學習Fashion一課時,首先,教師應開展合作教學,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小組劃分,給每個小組設定學習目標,讓學生分工合作,在網絡中尋找具有指向性的、與教師布置內容相聯系的材料作為學習素材,進而整合多項材料中的知識內容和學習形式,根據具體討論需求選擇最佳的學習方案。其次,教師應打造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的教學環境,配合教學主體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和水平。最后,英語學習的過程是學生思想碰撞的過程,教師應在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表達和交流的機會,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以實現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
教師應選擇大量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資料,拓展學生的英語學習范圍,并在講授的過程中滲透詞匯和語法教學。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將教師講授的知識逐步轉化為自身的技能,從而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水平。例如,在進行口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表達對事件和問題的看法——同意或者不同意,對事件和主張的尋求——可以或者不可以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互動。學生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后,能夠自行整合交流中需要注意的詞匯和句子,進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
英語學科的實踐性較強,并且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將英語運用于實際生活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只重視單詞和語法的教學,還應重視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重視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學習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在增強自身能力的基礎上積累大量的學習素材,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設定學生發展預期,采用完善的教學評價
首先,教師應逐漸完善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教學評價的項目中應包括學生接收教學內容的方式、自身學習能力進步的程度、教師布置內容的完成情況等。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也不能僅僅局限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成績并不能完整地體現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進步范疇,綜合性的教學評價更能體現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能力。其次,教師的教學評價可以利用網絡完成,即利用多媒體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將優秀學生的學習作品展示在全班學生面前,樹立榜樣效應,引導學生提升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師應完善對英語教學的評價形式和手段,將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作為評價的重點,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創新性。英語教學評價應由教師、學生、學習小組等共同參加,從而實現教學評價的網絡化。引導學生共同參與,能有效提升教學評價的多元化和全面化,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1]。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英語交際的主題,并且在每個環節中進行深化教學,找好教學切入點,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例如,在進行信息交換的過程中,可以使用“I agree with you”等句子,能有效表達自身的想法;在結束交際中使用的詞匯基本上是“Time is up”等。
教師在交際框架下開展教學,能有效增強學生對英語的印象,明確教學的目的與意義。教師創設良好的交際情境能幫助學生在較為輕松的教學情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展開學習和交流,并在交流中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積累。在多次應用和強化過程中,學生的知識記憶也會出現一定的轉變和強化。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僅注重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如是否能夠背誦單詞,是否能夠誦讀全文,卻忽視了對學生英語學習熱情的激發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對于英語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選擇內容稍簡單的部分進行教學,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而對于英語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應適當提升授課內容難度,促進學生不斷進步[2]。
例如,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思考,學生通讀文章后結合自身的感受和經驗,與其他同學進行詳細的討論,而后進行文章朗讀,整合不熟悉的單詞和句子,以保證對單詞、句子認知的準確性。之后,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討論結果進行詳細的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學生可及時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意見,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予以解答。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充當的是引導者的角色,不再限制學生的思考。學生在這種環境下進行英語學習,能逐漸增強自身的英語學習基礎。
例如,在教學My day這一知識內容時,為了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筆者分配給學生相應的預習任務,此時所說的預習任務就是要求學生對教材中的文章內容進行全面的閱讀,并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自主總結文章中的主要知識點,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下理解難點,知道 “How to express their daily lives in English?”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在講解完教材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將自己預習得到的相應成果進行展示,在展示講解的過程中,筆者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活動,讓組內成員了解不同學生收獲的成果,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激發學生的語言潛能,豐富課堂活動形式
基于情境教學組織與構建課堂時,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語言潛能,讓學生的多元語言能力有訓練的空間,這更有助于培養與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形式,讓情境教學更加輕松、多元,并給學生設置更多開放式的活動空間。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活動形式,并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體現情境教學的特點。如果是生活化色彩較為濃厚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創設各種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思考和感受語言知識點,進而強化他們的記憶。如果是故事性較強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方法上做調整,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整個故事,梳理故事脈絡,分析其中的典型人物。
在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充分理解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一些延伸活動,如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本劇的編排和表演。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力,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思維探究能力都得到鍛煉。這樣的教學訓練方式不僅能讓英語課堂的趣味性更強,還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活動中,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并且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進行Detective stories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游戲活動。要想讓學生有更好的表演和呈現,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可以組織學生對課文中Murder in Valley town的片段進行研讀,讓學生充分理解故事脈絡,并認識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隨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上臺扮演Polices, computer engineer, detectors, citizens, witnesses等角色。對于其他沒有參與角色扮演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在欣賞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并且可以基于情景劇的呈現對故事做出合理推斷。這樣的活動形式不僅給課堂注入了很多活力,也讓學生的多元學科能力得到了鍛煉,還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趣味性。
在基于情境構建開展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語言能力,有針對性地創設各種活動形式,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更多的課堂融入空間,才能更好地鍛煉與培養學生各方面的學科能力。教師還可以在活動中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對話,在對話中合理評判學生的學習表現,并給予學生積極的、正面的評價,鼓勵學生在活動中有良好的表現。這些都可以為課堂教學注入更多活力,不僅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還能夠讓學生的學科能力有更大的提升。
結 語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學生面向社會的發展趨勢和學習需求產生了一定的變化,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當下的學習需求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結合,保證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教育下能夠對所學內容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思考,進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逐漸形成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使他們在日后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得到更寬廣的發展空間,獲得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桂林.核心素養下的英語情境教學[J].基礎教育論壇,2018(28):42-43.
呂友生.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9(26):13-14.
作者簡介:徐婧(1987.7—),女,江蘇鹽城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