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珍
摘要:近年隨著教育方法的逐漸革新,教師們都在積極尋求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教學方式。小學數學具備一定邏輯性,因此,學生也應該具備一定邏輯思維能力,為以后的其他學科奠定基礎。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基于此,本文將對小學數學六年級“圓的認識”的教學進行討論,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圓的理解與記憶。
關鍵詞:小學數學;六年級;圓的認識;教學研究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各項能力都處在發展階段,因此,這個階段把握住時機,對小學生各項能力進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有一些抽象,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思維,但是小學生對于數學公式與圖形的理解還不太到位。所以在小學數學課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更好地拓展思維,逐漸形成獨立思考的思維能力,本文將對圓的認知教學過程進行詳細介紹。
一、圓的概述
在進行圓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對圓的特征有一個初步掌握,要讓學生學會各種圓的畫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將所學到圓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進行想象,對圓進行觀察與分析,還可以讓學生動手來做一些圓形,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進行組內交流,掌握圓的基本特征,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與想象空間。在學習圓的時候,學生已經對基礎的平面圖形有了認識,例如:長方形、正方形等。教師在教授圓的知識時,應該將小學生的學習經驗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自主體會圓的特征,將圓的特征進行自主概括,促使學生將學習的知識吸收,從而上升學習層次,使學生能夠最后得出圓的結論:圓的圓心和半徑決定了圓的位置與大小。
二、培養小學生理解數學的能力
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用生活化的語言,幫助學生對數學有更好的理解。小學生年齡較小,知識儲備也比較少,對一些抽象的知識比較難理解。這時,教師應該找尋方法,將抽象知識轉換成小學生容易理解的具體知識,讓看似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但如果教師在講授的時候缺乏一定的語言藝術,是無法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深入的理解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的語言藝術化與生活化是帶領學生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在進行圓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圓的特征,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找一下生活中的圓形物體,再讓學生說出自己的體會與感受,有的學生可能會找到一個平面圓形,有的同學還可能會找到立體的圓形,教師可以根據同學自己的理解做一個總結性發言,讓學生認識到這兩種都是圓的表現形式。這種引導方式,不僅肯定了學生對圓的認知,還可以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新的知識。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創設情境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的抽象思維,化抽象為具象,從數學情境到數學模型。利用這一特點,采取生活化、現實性、開放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生活情境出發,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方式來解決數學問題。
例如:“在我們的教室中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圓形的物體都有什么特點?”等問題,讓學生通過這樣的具體生活情境來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圓形,鼓勵學生的自主與創新意識,解放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開動腦筋來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各種圓形的特點,逐漸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個性。
三、善用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寫作
教師在進行圓的教學過程中,要善用設計說明的方式。學習圓的過程是對學生學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的一個擴展。由于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是直線圖形,而圓形則是曲線圖形,因此,在學習圓的知識時,是學習圖形一個升華,也是一個飛躍,對與剛剛接觸圓的小學生來說,還是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該遵循知識的形成原則,以及不同學生的認知特點,重視學生在實踐中的操作。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實踐操作是一個重要的方式,由于數學知識都比較抽象,實踐操作可以加深學生對其深入的理解。
在學習圓的知識的時候,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操作機會,教師可以通過教具中的圓形物體,讓同學來摸一摸,再讓同學動手折一折,在紙上畫一畫圓形,用尺量一量等,讓學生通過這些實踐的方式來獲取圓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另外,教師還可以將班級中的同學進行分組,不同學生學習知識的方式與理解問題的程度有所不同,分組的方式可以讓同學之間進行優勢互補,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圓的特點,包括圓的直徑與半徑之間的關系等。在交流的過程中,還能讓學生積極進行思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生活中的圓
在學生了解學習圓的基本概念與特點的時候,教師要適當地引導學生進入生活,探究生活中圓的應用。使學生認識到圓不僅美觀,在生活中的一些場合里還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例如,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車輪的軸承也就是圓的半徑,車軸也就是圓心,這樣就構成了圓形。那么車輪做成圓形,是根據圓的幾何性質:同圓的半徑相等。當車輪在平地上滾動時,輪軸始終處于同一高度的平面上,乘坐的人就不會有上下顛簸的感覺,很舒服。通過這樣舉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圓的內涵以及魅力,從而吸引學生對學習圓的興趣。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而言,學好數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學生日后學習各個科目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在現階段,教師應該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圖形提高重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結合數學學科的具體特點,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應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未知的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歐曉方.教育生態學視角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構建——以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認識射線、直線和角》為例[J].教育觀察,2017(24).
[2]楊國義.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自測題[J].讀寫算(小學高年級版),2016(10).
[3]譚必偉.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7(Z1).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