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沖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給高校思政教育教育管理帶來較大機遇的同時,也挑戰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高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出更多的素質型人才,所以高校必須重視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以及管理工作,思政工作質量的提升有利于學生正確三觀的形成。本文從“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在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現狀出發,針對現存問題,不斷研究提出對策,以期后期能夠更好的開展思政工作,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
引言: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化、廣泛化,推動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當今時代是信息爆炸時代,全球信息都能夠及時共享,信息以電腦、手機、平板等作為載體,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種信息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導致高校如今面對的思政教育形勢非常嚴峻。在新時代的要求下,廣大高校需要結合實際,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并深化思政教育工作,讓廣大高校學生能夠有更好的思想政治覺悟。
一、“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思政教育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主要面臨三方面的挑戰:一、思政教育工作者落后的觀念[1]。高校管理者不易于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導致無法及時通過學生的思想反饋進而不斷改進完善自己的思政教育管理方式,再加上高校很多思政教育小組建立的“形式化”,導致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效果大大低于預期。與此同時,高校大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觀念落后,仍以傳統固化的教育方式來給學生們進行思政教育,導致學生在此種教育方式下對思政教育的興趣和熱情不斷減少。二、思政教育工作者缺乏創新的教育過程。大多數思政教育工作者采取與學生面對面進行交流的方式來開展思政教育,交流過程中免不了就是舉些例子和說一大通道理,并結合自身經歷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與學生面對面進行交流的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針對性,直接有效。但是也具有局限性,必須在規定的教育時間和教育地點進行教育,缺乏自由性,而且在開展教育工作之前,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提前進行充足的準備。傳統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教育工作者、學生以及思政教育內容三方在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一旦任何一方缺席,就無法開展?!盎ヂ摼W+”時代的來臨,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創造了更多的途徑,使得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在互聯網的作用下,隨時隨地地進行思政教育工作。互聯網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工作帶來了許多便利,也使得高校思政教育能夠更加高效進行。三、高校在思想政治建設方面評估和監督機制不完善。當今隨著思政建設的不斷推進,各大高校都會定期進行對思政教育工作的評估和監督,但是相應機制能夠有效發揮作用的高校寥寥無幾,大多數高校的監督機制都處于擺設狀態,只是形式化的監督機制,并不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盎ヂ摼W+”時代背景下,各高校如果不能真正發揮配套監督機制的作用,就很難解決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思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評估也會出現差錯,監督機制失效甚至完全無效,對于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打擊是致命的。如果高校無法通過監督機制的反饋,正確評估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就很難督促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意識到自己教育工作存在不足后采取措施,優化教育方式,轉變創新思維,不斷完善自我,以更好的姿態進行思政教育工作?!盎ヂ摼W+”時代下,高校思政建設也面臨了巨大的挑戰?!盎ヂ摼W+”時代使人們獲取信息渠道廣,速度快,內容多,信息質量的良莠不齊給高校思政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龐大的網絡體系下存在很多人們所需信息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影響力較差,比較低俗的信息,不太成熟的學生在低俗信息的誤導下,很容易做出一些不明智的行為,從而引發嚴重后果。網絡普及化,使得學生瀏覽獲取信息更為便捷的同時,也增加了高校的監管難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無法在學生第一次流量不良信息時就及時發現并勒令制止。
二、“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對策
首先,高校要完善網絡監督機制,致力于為學生營造健康高效的網絡環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思政學習。網絡監督機制的完善能夠有效遏制網絡上的不良信息,避免給學生帶來不好的影響。其次,保證思政教育管理人才團隊的專業性,只有高素質的思政教育者,才能教育出高素質的學生。所以,高校要大力鼓勵思政教育者不斷學習專業知識,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時俱進,及時轉換科學先進的觀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需要能夠熟練運用互聯網,利用互聯網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2]。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定期接受培訓,高校與高校間也可以經常進行人才互調以及人才交流活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網絡的應用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行具有現實意義。各高校應將自身教育特色和互聯網有效結合起來,積極研究探索,提出更多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舉措,并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予以實施。與此同時,高校也應該拓展渠道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充分應用“互聯網+”時代的便利,致力于開創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
參考文獻:
[1]余豐.“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挑戰與對策[J].傳播力研究,2019,3(10):176-177.
[2]郭小平.“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及對策[J].才智,2018(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