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世潘
摘 要:進入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國為了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全面地推廣素質教育。小學語文的素質教學目的是從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想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需要重視作文教學。通過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拓寬寫作思維,豐富知識體系,提升寫作技巧,從而更好地應對寫作問題。就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進行簡要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作文教學;想象力;寫作能力;語文能力
一、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想象力的作用
隨著語文教學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教師的高度重視。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堅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小學是學生接受教育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生儲備知識的黃金時期。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文化知識儲備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想象力都要在語文作文課堂中培養。如果學生擁有豐富的想象力,那么這個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就有文字可表達。一個想象力豐富的學生能夠在作文中很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想象力作為創造力的源泉,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發揮著重要的推進作用。而且學生具備良好的想象力,不僅能夠突出寫作個性,還能提升寫作技能水平。一方面,培養想象力的過程也是作文教學激情導趣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只需要抓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并以此為教學的出發點,構建以想象力為基礎的認知體系,促進學生在探知事物中提升能力。另一方面,培養想象力也是提升學生語文能力的前提基礎。由于學生生活經驗有限,思想內容空泛,在寫作文時常常會出現“無從下筆”的情況。但有了良好的想象力,學生就容易突破語文思維的局限,輕松地駕馭所學知識,從而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二、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想象力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總是把重點放在如何選取作文的題材,如何教學生立意,但是這種單一傳統的教育方法最后收獲的結果卻總是不盡如人意,小學生的作文還是無法實現教學目標。甚至有的學生的作文沒有一點行文思路,老師無法下手批改,長此以往,不少教師和學生都認為作文教學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激發和培養想象力是一個系統的指導過程。但由于小學生語文功底不足,所以在培養其想象力時,會遇到以下四個問題。第一,部分教師雖然運用了新的教學方法,但由于沒有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導致作文教學單一,使作文從語文教學中脫離出去,這對整合知識和激發興趣十分不利。第二,作文選材存有偏差,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雖然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但由于想象空間受限,不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思路。第三,由于寫作是整合和運用語文知識的過程,具有一定學習難度,所以學生會出現明顯的恐懼心理。再加上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語文素養不強,會使學生在寫作時出現思維混亂、用詞不當、情感表達不準確等情況。第四,由于缺乏寫作素材,語文思想空洞,導致學生很難按照要求完成寫作任務。
三、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想象力的策略方法
1.創設寫作氛圍,加強交流互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提升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能夠實現的。它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語言基礎和過硬的寫作功底上。小學生正處于積累知識、發展思維的重要階段,培養想象力對發展其寫作能力至關重要。因此,教師需要摒棄“一言堂”的教學方法,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促進學生在良好的寫作氛圍內得到啟發。此外,加強師生交流與互動,也是豐富學生想象力的必要手段。圍繞某一課題展開討論,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例如,教師在教“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各地美景。通過用一幅幅美麗迷人的畫面,沖擊思想和開闊視野,促進學生收獲更多的感悟。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由探討喜歡去哪里旅游、想要在哪里玩耍等。待探討和交流活動結束后,教師應布置相應的寫作練習任務,使學生結合自己所思所想寫作文。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師占據了主體地位,新時代的教育理念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光要提前準備好教案與作文內容,還要給學生營造一種具體的寫作氛圍,鼓勵學生之間交流互動。教學不單單是教師單方面的活動,還要調動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比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布置學習目標和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教師首先營造一種教學情景,然后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之間溝通表達關于作文任務的想法。
2.聯系實際生活,豐富寫作素材
任何知識都不能脫離生活軌道,語文學科也不例外。寫作作為語文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是毋庸置疑的。為了豐富想象力,提高想象質量,教師應重視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通過堅持“生活化教學”原則,將寫作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才能在豐富學生生活經驗的同時,增進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在此過程中,教師應教會學生轉化語言,將各個生活元素完美地貫穿在寫作內容中,從而提升學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師在教《我有一個想法》時,可以結合文本內容對學生進行正面的作文指導。在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后,教師應注重遷移知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圍繞日常生活、周邊環境等內容開展探討活動,鼓勵學生說出對人、事、物的想法,然后再結合生活材料,幫助學生挖掘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學生的創作想象力。小學作文中常用到的一個描寫方法就是細節描寫,教師要想提高學生作文的質量,就要讓學生多在文章細節上下功夫。首先就是要讓學生觀察生活的點點滴滴,比如給學生布置觀察筆記的任務,讓學生把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細節記錄下來。
3.布設想象情境,提升寫作動力
幻想是小學生共有的天性,它對小學生的成長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將“幻想”有機地引入寫作教學中,是教師需要深思的問題。布設想象情境能夠為發揮想象力創造條件,所以教師可以將學與玩相融合。通過開展趣味性高的寫作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玩中積累寫作素材和語文知識,在玩中適應學習環境和找尋寫作靈感。此外,為了啟發寫作思維,教師還應重視教學評價環節。通過給學生提供更加寬泛的想象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和表達觀點,促進學生提升想象力。例如,教師在教“寫觀察日記”時,可以從學生身邊的事情入手。比如春天來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校園操場中觀察樹木花草鳥蟲的生長情況。通過開展“比誰發現問題多”的活動,要求學生細心觀察事物變化,并從事物變化中摸索規律。通過營造寬松、自由、愉悅的游戲環境,使學生在玩中探究知識,在探究知識中獲得快樂。這樣一來,不僅解決了學生寫作空洞的問題,也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4.培養觀察能力,汲取課外知識
要想提升想象力,一定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知識底蘊。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由于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其顯現的特征具有多面性,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必然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體驗和感悟生活,然后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此外,教師還應在寫作教學中引入課外知識。通過豐富知識體系,拓寬想象空間,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寫作潛力。例如,教師在教“小小動物園”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動物世界》等節目。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環境以及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不斷豐富學生的知識。通過以“我喜歡的動物”為題開展寫作訓練,促進學生聯想課件視頻內容,找尋寫作方向。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寫作,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課外資料,如《狼道》等文學作品,促進學生吸收該作品中的知識,提升寫作質量。
5.開展寫作訓練,提高寫作質量
在作文教學中培養想象力,自然要以寫作訓練為教學支撐點。但片面地運用“寫海戰術”,并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寫作任務過重,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從而使作文教學成為“空中樓閣”。基于此,教師在開展寫作訓練時,需要重視續寫、擴寫、縮寫、改寫等方法的運用。通過結合文本中優秀的文章展開作文教學,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文本知識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應用能力,更能訓練學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師在教《小蝌蚪找媽媽》時,可以先帶領學生通讀全文,梳理文章線索以及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利用該文本片段內容,要求學生進行續寫,從而在發揮學生想象力的同時,促進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找媽媽的不容易。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還應要求學生改寫文本部分內容,以此將想象力轉化為創造力,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
總之,為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需要重新定位作文教學目標,深入創新教學方法。通過創設寫作氛圍,聯系實際生活,布設想象情境等,促進學生發揮想象力,更好地完成寫作任務。
參考文獻:
[1]高羽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7):68.
[2]趙欣欣.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7):51.
[3]吳莎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途徑[J].智力,2020(6):92-93.
編輯 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