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高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科目,同時也是高考的重點考查科目之一,所以研究物理教學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物理教學主要有兩大部分組成,其一是理論教學部分,其二是實驗教學部分。在具體的考核中,理論和實驗均有涉及,而且很多情況下是以理論結合實驗的方式來考查,所以,基于具體的考試現狀進行教學布置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文章對高中生物理必做實驗策略性知識教學案例做了具體分析,旨在為目前的實驗教學提供幫助和指導,也為相關學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高中物理;必做實驗;教學案例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08-0076-02
引? ?言
實驗教學是目前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重視實驗教學,導致學生理論學習的深入性不夠,在具體的問題解決中,理論聯系實踐的水平不高[1]。為了更好地開展實驗教學,筆者對實驗教學的具體教學策略做了分析與討論,以期為相關教師提供幫助。以下是實驗教學中具體的教學策略。
一、采用小組探索教學方式進行物理實驗教學
在必做物理實驗的具體教學中,采用小組探索教學方式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所謂小組探索教學,即教師將班級的學生分為4~5人的學習小組,基于小組布置具體的試驗任務,讓學生依據教材構建實驗模型,并進行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結果,最終分析具體的實驗現象,以此來獲得理論知識。從實際情況來看,小組探索教學方式在物理實驗具體教學中的應用比較廣泛,效果也比較突出。
以“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基于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主要讓學生觀看兩段視頻,第一段是“電源電動勢測量”,第二段是“電源內阻測量”。在觀看兩段視頻的基礎上,教師對“電源電動勢測量”和“電源內阻測量”的物理模型進行分析,同時,鼓勵學生基于模型做實驗分析。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分組,讓其按照自己的方法創建基本的模型,并進行相關因素的控制,從而實現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測量。在分析研究的過程中,學生掌握了“控制變量法”,了解到在具體實驗中要對比不同的結果,要保持其他因素不變。
二、采用任務驅動模式進行物理實驗教學
在物理必做實驗的具體教學中,任務驅動模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所謂任務驅動模式,即在教學時,教師基于具體教學內容布置相關的任務,讓學生進行基本的任務解決。在任務解決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向教師求助,也可以和同學進行交流合作,最終的目的是達到任務要求。這種模式具有比較突出的指導性,而且在具體使用中,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了強調,所以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表現得比較突出。
以人教版 “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這個實驗為例,在教學開始之前,教師提出了基本任務,即掌握測試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具體方法。在剛接到任務時,學生一頭霧水,這時教師會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指導。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了解到進行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測試,需要構建一個完整的測試系統,在測試系統中,基本的構成原件和測量元件不可缺少。學生基于教材提示進行測試系統的組建,會根據內容的理解構建系統,并尋找有效的測試元件。通過控制變量法的具體使用,學生測量記錄了電源的電動勢能和內阻,并基于教材的相關內容進行了驗證,最后發現自身使用的方法是正確的。如此,學生不僅掌握了與實驗相關的內容,而且提高了自身的理解能力。
三、利用情境強調物理實驗教學
從目前的分析來看,情境的創設會讓學生對具體教學內容有更深刻的感受,能提升學生對具體內容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具象性提升的情況下,學生的知識認知效果會更加突出。
同樣是以“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為例,在教學中,教師當場進行實驗布置,并且在布置的過程中做具體講解,這樣能使學生對具體內容的感知更加真切。在實驗布置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基于自身的操作進行發問,引發學生思考,然后在學生疑惑的部分進行答疑和解惑。這樣,學生可以將理論內容和自身所聽、所看的實踐內容結合起來,從而提高自身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
四、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模式強調物理實驗教學
在具體的實驗教學中,教師采用問題引導方式進行具體教學,能提升學生對具體知識的掌握程度。從目前的教育實踐來看,教師可以基于具體試卷相關內容進行問題引入,讓學生對具體的問題進行思考。這樣其對知識理解和掌握會變得更加全面。
同樣以“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引入了一個具體案例,即某同學利用實驗電路(圖1)進行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測量。在過程中使用到了具體設備儀器,基于實驗的正確開展,老師要求學生連接儀器設備。利用具體的實驗得出了U-I圖象(圖2),其中蓄電池的電動勢E=_______V,內電阻r=?_______?Ω。有三位同學對實驗進行了誤差分析,其中表示正確的是?
A.實驗產生的系統誤差,主要是由于電壓表的分流作用
B.實驗產生的系統誤差,主要是由于電流表的分壓作用
C.實驗測出的電動勢小于真實值
D.實驗測出的內阻大于真實值
題目分析:(1)實物圖連線注意滑動變阻器的接線方式為一上一下,電流表為內接。電表接線時注意正負接線柱。
(2)根據串并聯電路路端電壓U=E-Ir,可得 U-I圖像與縱軸的交點即電源電動勢根據圖像可得E=2.0V,斜率大小代表內阻。
(3) 電壓表讀數為路端電壓,但電流表讀數并不是干路電流,沒有考慮到電壓表分流,所以系統誤差就是電壓表分流,選項A對,C錯。當電壓為0時,電壓表不再分流, 此時電流是準確的,即圖像與橫軸的交點(電壓為0)是準確的,其他位置,電壓對應的電流偏小,可以發現所測量的電動勢偏小,內阻偏小,所以選項C對,D錯。
采用問題引導的方式,不僅可以將學生學習中容易犯的錯誤指出,而且可以引發學生思考,這對學生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有重要意義。
結 語
綜上所述,在物理教學實踐中,實驗教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學生掌握和理解物理知識有重要的作用,所以積極強調實驗教學是有一定的現實價值的。在目前的教育實踐中,很多教師的實驗教學沒有實現理論和實踐的有效結合,導致學生的綜合學習實效并不高,這對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十分不利。所以文章分析研究四種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并對具體模式的優勢等做了分析與討論,以期能顯著提升物理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雍志元.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8):173.
基金項目: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第十三期重點課題“高中生物理必做實驗策略性知識教學案例研究”(課題編號:2019JK13-2B65)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秦素(1977.7—),男,江蘇阜寧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