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偉
摘 要:在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采用“一刀切”的模式進行課堂教學,這種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常常無法滿足成績優(yōu)秀和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學習需求,致使在課堂學習中出現(xiàn)了明顯的“兩極化”現(xiàn)象,嚴重制約了化學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基于此,以下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學分層式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分層式教育;新高考;教學策略
引言
所謂的分層教學,就是教師在綜合考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yè)儲備基礎上開展的一種教學模式,其目的在于照顧到不同認知和知識水平的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提升課堂整體教學效率。化學是高中階段學生的必修課程,相較于初中化學,高中化學的難度明顯增加,學生之間很容易出現(xiàn)馬太效應。
一、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因材施教
在高中化學分層教學模式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這是實施分層教學的基礎和關鍵。具體來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時候,不僅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應對學生的學習方式、性格特點等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針對綜合性評價結果,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其中,A層學生不僅成績優(yōu)秀,且學習目的性強、基礎知識扎實、理解能力較強、學習興趣及學習態(tài)度均處于優(yōu)秀的水平;B層學生學習成績處于中等水平,且各項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均處于中等水平;C層學生學習成績不甚理想、學習態(tài)度不夠積極、學習能力較差等。
二、以基礎知識為出發(fā)點
為了讓整個體系更加健全,教師必須要重視知識生成的過程管理,要循序漸進地去落實,不應當急于求成,不應要求學生迅速掌握知識。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不同的承受極限,教師不能只顧及學習進度較快的學生,對于學習進度較慢的學生,教師也有教育的責任。由于部分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弱,無法第一時間理解很多的知識點或者復雜的知識點,所以他們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反復的論證與推敲才能真正掌握。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尊重個體的差異性,要結合學生的知識生成規(guī)律與新高考模式特點去思考,利用更加科學的方式去傳授知識點。化學基礎知識是高考的重點,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基礎知識為支點,幫助學生鞏固基礎,并聚焦于知識生成的過程。在學生復習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手段將表格呈現(xiàn)出來。例如,堿金屬單質的密度是伴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遞增而遞增的,但要注意的是鉀元素的密度要比鈉元素小,堿金屬單質在水中會產(chǎn)生很劇烈的反應。因為氫氧化鋰的溶解度小,鋰元素與水產(chǎn)生反應的過程較為緩慢,所以堿金屬鹽普遍易溶于水,碳酸鋰則微溶于水。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這是教學的基本要求。
三、備課分層
備課是高效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高中化學教師在分層教學前更應做好備課工作。備課時應綜合考慮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通過課堂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建來構思教學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安排教學內(nèi)容,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化學知識儲備確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比如,在教學《有機化合物》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時,對于優(yōu)等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在掌握有機化合物分類方法的同時,了解有機化合物分離原理以及常用的提純方法;對于中等生可以要求掌握有機化合物分類方法,了解有機化合物分離原理;對于差等生則可以只要求他們掌握有機化合物分類方法,讓學生在自己學習能力范圍內(nèi)牢固掌握相應的知識點。
四、教學方法分層
在分層教學模式下,高中化學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實施分層教學方法。具體來說,在分層教學模式下,針對A層的學生,教師可指導其利用“自學—討論—點撥—歸納”等方式開展學習,進而加強對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B層的學生,在開展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用“點撥—討論—講解”的形式進行,深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并逐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形成一定的化學思維;針對C層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多次講解—夯實基礎”等形式進行,在日常教學中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并加強其對化學知識的學習。
五、課堂分層
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最主要的場所就是課堂,課堂分層也是分層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要最大限度提升學生對化學的認知水平、化學學科素養(yǎng)以及學習化學的能力,高中化學教師就必須高效利用課堂時間。將分層教學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下面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章節(jié)教學為例進行分層教學闡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將其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一名優(yōu)等生、兩名中等生、一名差等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探究,發(fā)揮不同層次學生的優(yōu)勢,讓學生通過實驗掌握催化劑、壓強、溫度、濃度等不同條件下化學反應速率的變化情況,以達到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六、注重目標分層,有效開展教學工作
具體表現(xiàn)為:1.教師可將高中化學教學目標分為三部分:基礎目標、提高目標及拓展目標,分別對應不同層次的學習,實施好具體的教學計劃,促使該學科在實踐中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2.當高中化學教學目標得到分層處理后,教師應有效開展這方面的教學工作,實現(xiàn)對學生在化學方面學習能力的科學培養(yǎng)。比如,在“化學物質及其變化”這部分教學工作開展中,教師可通過對其教學目標的分層,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能力水平,掌握好相應的知識點,促使學生們能夠更加有效地汲取高中化學知識,避免影響他們的學習自信心,豐富該學科教學方面的實踐經(jīng)驗。
結束語
高中階段的教學內(nèi)容多、難度高,因此教師的教學壓力和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很大。特別是在高考改革的趨勢下,化學作為關系到學生高考成果的關鍵科目,必須不斷改革教學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成果。分層教學方式作為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在高中化學中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常學功.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化工設計,2019,45(10):177+180.
[2]魏曉明.分層合作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6.
[3]董根元.基于生本理念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1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