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竹梅
摘 要:現代學徒制既是傳統學徒制現代教育的延伸變形,也是實現工匠精神培育,促進學生綜合素養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模式。本文以此為出發點,圍繞現代學徒制與工匠精神的關系與意義,以眼視光技術專業為例,深入探討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如何深入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
關鍵詞:眼視光技術;現代學徒制;工匠精神;教學模式
引言:
眼視光技術專業培養的是具備專業技術能力的高級人才,該類人才擁有專業眼視光醫療技術,不論是學習專業技能還是就業環境相對其他專業而言,更具嚴謹性。而現代學徒制能夠較好的實現眼視光技術專業的學習與傳承,幫助學生建立其學習與成人的有效成長環境,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進步的同時,也給予了學生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徑。
一、現代學徒制與工匠精神的關系分析
現代學徒制是基于現代教育需求,圍繞現代教育形式結合過去學徒制的優勢所形成的一種全新模式,在我國現有的教育體系當中,主要出現在高職教育模式當中[1]。具體到實際當中,現代學徒制的主要表現為,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處不僅來自于學校中的教師,還來自于自己的“師傅”,而學生實踐的渠道,則是由學校本身作為溝通橋梁,與相關對應的企業進行合約制的合作,實踐與學習相結合,幫助學生有效將理論轉化為專業技能,工學結合的同時,幫助學生提前了解社會發展,并實現學校教學,和企業用工的雙重需求,一舉多得。
工匠精神則是在一特定專業下,工匠能夠精益求精的完善自身的技藝,不斷的進步與學習,與時俱進的同時,也能夠不遺余力的追求“完美”,在專業領域做到極致的態度。工匠精神是一個總括性的概述,它既包括工匠對于某一專業的熱忱,也包括工匠自身的文化修養、技術能力、工作態度、創新精神等等,只有全面結合全面發展,才可稱之為工匠精神,缺一不可。
由此看來,現代學徒制與工匠精神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兩者的目的性相同,都是圍繞“工匠”本身,對其自身的綜合素養提出了全面而極致的要求,工匠的形成是在師傅的指導下,通過學習、實踐、學習、實踐的不斷反復而形成的,現代學徒制則是在教師與師傅的雙重教導下,實現學習——實踐的反復,形成的模式。兩者對于職業技能的要求也比較接近,工匠追求的是專業領域專業技能的極致完美,現代學徒制追求的是專業技能當中各項技能的專業化與創新性,兩者都樹立起終生學習的概念。因此,就兩者的關系來看,工匠精神是總括,現代學徒制是實現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徑,工匠精神是現代學徒制的精神指導與最高內涵,工匠精神是理念,現代學徒制是過程。
二、基于現代學徒制模式培育工匠精神策略
以眼視光技術專業為例,現代學徒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接觸實際案例,實踐操作理論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進步,而這個過程,就是成為“工匠”,培育“工匠精神”的過程。
(一)激發精神追求
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僅僅是高職院校的工作,更應當形成整個社會對于“工匠”的認同和認可,以此來幫助學生創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精神追求,讓學生對于“工匠”產生敬意,愿意成為“工匠”,才能夠培育“工匠精神”。
而在現代學徒制的模式下,激發精神追求首先要做的,就是依靠政府引導,讓社會認同“現代學徒制”這一教育模式,認同教學成果,并與企業之間展開誠信合作,讓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承擔與之對應的角色,并肩負相對應的責任[2]。其次,校方要加強對于現代學徒制的宣傳,推進社會對于該教育模式與參與學生的認同感,以此來提升學生個體在進入社會后的競爭力,學生在尊重職業的同時也得到了職業尊重,才能夠逐步成為“工匠”,進而培養工匠精神。再次,工匠精神不僅僅是職業技能的鍛煉,還有文化素養的提升,因此,要在教育教學的環境中,融入“勞模”、“工匠”、“職業操守”等相關的關鍵內容,幫助學生全方面的發展,除了良好職業形象的樹立外,實現教書育人的重任。
(二)雙師型教師隊伍
現代學徒制的核心就是“雙師”,一方面教師在校培育學生,除了提供教學,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外,還負責維持教學秩序,實現校方與企業方的對接,幫助學生的實現良好過渡與對接,并解決學生存在的一些生活問題。另一方面,導師作為企業方的教師,更為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于學生的職業操守和業務能力進行嚴格把關,在學生面前樹立起“為人師表”的榜樣,讓學生心中有了對于工匠的具體學習和模仿的對象[3]。
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立和運用,能夠很好的實現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以眼視光技術專業為例,該專業一般的相關就業單位有諸如醫院眼視光門診、眼鏡店、眼鏡生產貿易等,其中,眼鏡生產貿易所需要的專業技能覆蓋面非常廣泛,首先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眼視光基礎,并能夠實現眼鏡手繪效果圖、平面設計、結構分析、材料與配件分析等專業技能,此外,還包括貿易存在的專業英語能力、生產管理能力、營銷學相關知識的學習,非常龐大的學習體系。而雙師型教師隊伍就能夠實現良好的分工合作,如將專業英語、平面設計、基礎理論教學、營銷學等理論內容作為教師教學內容,著重強調其理論性,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而設計到效果圖的手繪能力、管理能力、材料配件分析等,則在導師的帶領下,結合實踐經驗,進行實操訓練,逐步分析提升專業技能,逐步形成技能與操守的同步進步,走向工匠,走向工匠精神。
(三)構建課程體系
培育工匠精神,離不開培育途徑,現代學徒制是從學徒到工匠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工匠精神的培育,除了技能外,還有文化的傳承與職業操守的堅持,因此在授課過程中,要針對這一點,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在課程體系中融入工匠精神理念,幫助學生將理想具象化,成為一個個腳踏實地的目標,逐步完成,逐步進步。
而在這個過程中,教學設計貫穿始終。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而全新的教學模式應當結合全新的課程教學體系,運用創新的課程教學設計眼光,不斷的進步。如新技術的學習、新設備的體驗、新工藝流程的操作等等,讓學生感受到技術的發展與進步,進而不斷的鞭策自己學習與進步。而在企業之中,要將學生視為“職工”,再從“職工”培育為“工匠”,以嚴格的考核和標準來衡量學生,只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鞭策學生更近一層樓[4]。
為實現上述內容,教學形式可以不斷的延伸拓展,尤其是對于眼視光技術專業而言,可以開展技能比武,設定時間周期,圍繞學生的技能進行“比武”,在整個過程中觀察學生職業技能、心理承受能力、行為、表現等,對于擁有“匠心”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或技能的評定,幫助學生在培育“工匠精神”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學徒制是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一個重要途徑,而如何進一步拓寬學生對于現代學徒制的接受程度,獲取更多的社會認可,并圍繞社會反映調整改善教學設計是當下高職院校所要思考和改進的主要方面,也是專業技術在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培育工匠精神首要思考和面對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陳嬌.現代學徒制視域下高職智能制造類專業工匠精神的培育[J].科技風,2019 (15):69-69.
[2] 林康.汽修專業工匠精神的培育——以現代學徒制為契機[J].教育教學論壇,2018(01):110-111.
[3] 沈應仙.高職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實踐與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23):114-115.
[4] 肖曉鴻,李尚發,田琴.基于“現代學徒制”的眼視光技術專業實踐探索[J].科教導刊,2018(0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