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福建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體系下,小學數學教學更加重視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這個小組合作模式對于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的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數學教學,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本文就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開展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數學;有效性
前言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的傳統教學教學方法已經難以適應學生發展的要求。所以教師需要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從學生發展的實際出發,采取有效的小組合作模式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小組合作模式的運用可以實現學生的自主分工,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交流合作,實現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1.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目的概述
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是通過團隊協作的方式來開展的,所以教師積極的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就是為了促進學生思維方式的發展,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進行思維方式的交換,在合作中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開展這種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教學可以促進學生小學數學知識的積累和學習積極的提高,讓學生在合作探討中互相學習,互相進步,促進思維的完善。
2.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分析
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主要從活躍課堂氛圍和鍛煉學生自主能力兩個方面展開分析。
2.1活躍課堂氛圍
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小組合作的學習更有利于深入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所以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主導學生的教學模式。進而讓學生在合作合作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小組合作中數學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容易活躍氛圍的活動,比如:演小品、作調查、做采訪等等,充分的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讓課堂氛圍在學生的腦手并用中獲得提升,讓課堂氣氛變得更有激情和自由。這中間教學模式不僅和教學目標相符合,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潛能的激發,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加積極,讓教學資源得以合理的利用。而且在這種模式下,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更加密切。學生可以在小組合作中真實的感受到合作的快樂,感悟合作學習的意義,進而間接的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學生對自己的數學更有自信。
2.2鍛煉學生自主能力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時候都會采用題海戰術的方式進行練習,因為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機械行的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技巧的提升。但是這種模式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所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合作和交流中,充分的發揮自主學習能力,激發自己的想象力,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才能,實現全面發展。
3.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開展——以《長方體和正方體》教學為例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開展主要從建立小組、設置小組目標和效果評價三個方面展開探討。
3.1建立小組
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進行合理分組是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因為只有將學生按照實際發展水平分成合適的小組,才能實現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學習,實現探究學習的效果。 所以,小學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充分的利用現有教學設備進行數學教學,按照教學任務的難度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比如:在進《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把學生按照不同的特質展開分組,讓每個小組的水平都相當。數學教師可以將對幾何學習敏感的學生根據特點,安排在各個小組,讓其帶來其他學生一起發散思維,一般而言,這個小組人數控制在4到6 人最好,教師可以同時讓不讓小組成員分析正方形和長方形的不同性質和特點,讓小組成員在研究學習中互幫互助,促進整體水平的提升。另外,數學教師還要將每個學生的學習任務都進行分工,讓他們發揮出自己的優勢。
3.2設置小組目標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小組合作模式的開展更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所以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之前,數學教師要根據數學教學內容難度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小組目標的設置。因為教學目標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基礎。進行教學目標設置的時候,數學教師要有目標的對數學問題進行設計,讓學生在數學問題的探索中學會獨立思考,進而讓學生盡快的進入良好的數學學習狀態。比如,數學教師在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學習時,首先要清楚這個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掌握二者之間的關系。教學目標設定好之后就可以分組上課。此時數學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哪位同學可以列舉出生活當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體”此時學生們會爭先恐后的的搶答,有人回答桌子,還有的回答積木等等,學生們都積極回答問題,此時數學教師可以對回答積極的同學進行表揚。再根據之前設定的學習目標進行長方形正方形特點的探索。
3.4效果評價
效果評價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以后的一個重要環節。效果評價不僅只在教師中間進行,也要在學生之間進行,進而促進師生互評的效果評價機制形成。例如:在數學知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運用效果自評、師生互評和小組互相的模式進行數學學習效果的評價,讓學生在效果評價中檢驗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既可以讓效果評價變成師生和生生想相互交流的手段,也可以促進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與關系的掌握,進而促進小組之間學習效果的提高。比如:數學教師可以安排一部分小組對長方形的特點進行分析,另一部分小組對正方形的特點進行分析,兩個小組討論結束以后,兩個小組之間可以針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點進行評價,然后再共同總結出兩者之間的關系。最后得出共同的結論:共同之處就是: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不同之處就是:長方形的對邊相等,而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數學教師再針對學生們的討論意見給出評價,進而促進學生們的小組合作可以持續進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讓評價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由此可見,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適當的設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進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能夠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積極的提高。讓學生在交流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通過課堂上的教學討論營造一個和諧友好的班級氛圍,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提升,提高數學課堂學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李文.中國教師 . 2014(12)
[2]注重關鍵,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體會[J]. 施興會.數學學習與研究 . 2016(16)
[3]小學六年級數學教學效率提升策略之我見[A]. 阿依努爾·亞森.2018年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 2018
[4]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A]. 李亮昌.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貴陽會場)論文集[C]. 2019
[5]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唐高俊.數學學習與研究 . 2019(23)
[6]小組合作學習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探究[J]. 劉靜婷.當代教研論叢 .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