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婷
摘 要:對于學前專業的學生來講,教師不僅要提升學生的美術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專項于培訓學生的教學技能,為其日后幼教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網絡教學的方式,有些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前美術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充分保障。本文從網絡授課的現狀出發,淺談利用網絡授課訓練學生多項技能的重要意義,并結合網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索提升學生美術技能及教學技能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學前教育;美術教育;網絡授課;有效性
2020年我們度過了一個特殊的漫長寒假,但是網絡時代,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中都非常方便學生開展多元化學習。因此,學前美術教學的推進并未停止。學校錄制了大量教學視頻,充分保障了學生的學習和參考。但是網絡授課推進的過程中,因為缺乏校內的學習環境,很多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得不到保障。針對這一情況,教師不僅要在課程錄制方面多下功夫,同時還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心理狀態,對學生開展有效的教學指導,使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得到充分保障。
一、學前美術教育網絡授課現狀分析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借助網絡來開展學習學習成為高校教學的常態。但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依賴程度還非常高,學生自主進行網絡學習的過程中,常常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不強、學習實踐性較差等問題。很多學生單純從應付的層面在開展學習,網絡授課的效果大大削弱。
其一,很多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自我約束習慣。高職院校的很多學生在開展網絡學習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自我約束力不強的問題,如在網課播放的同時,學生頻繁地觀看手機。還有很多學生直接一邊播放電腦視頻,一邊用手機玩游戲。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美術學習的效果被大大削弱。
其二,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意識不強。雖然脫離了教室授課的環境,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提出了很多互動性問題,隔著屏幕教師無法點名提問,所以很多學生與教師回應的熱情就非常低。尤其是對于教師布置的一些模擬性任務,因為不需要落實到紙面,很多學生直接忽視了對此的訓練,使得美術教育的知識學習不夠系統和完善。
此外,還有很多學生對于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存在拖沓、抄襲、遺漏等問題,這一方面說明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積極,另一方面也影響了學生的知識理解與學習應用。
二、利用網絡授課訓練學生多項技能的重要意義
今年對學生加大了網絡授課的比例,雖然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但是對于高職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很快就會走出校園,邁向自己的工作崗位,那個時候他們很難有時間安靜坐在教室來學習,因而更多的知識需要他們借助網絡來獨立探索和了解,因而提前對學生開展網絡授課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具有多重意義。
首先,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當前我們正處于一個全面發展的嶄新時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他們才可以面對任何問題都游刃有余,對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領域,即使進行拓展性學習,從而對工作可以更加得心應手。尤其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他們以后可能會面臨很多學校不曾涉及的新領域,幼兒的情況也各不相同,及時不斷的學生成為他們成長發展的主要路徑。
其次,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學生的基礎各不相同,興趣愛好也不統一,因此借助網絡授課對學生開展教學的過程,教師可以把需要學習的資源及時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們自主靈活安排,以更好地優化學習過程。
第三,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實踐的機會。美術專業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在室內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只能按照教師提供的素材來描繪。網絡授課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在家中學習,因而創作的空間更加廣泛。如對家中的一些物品進行繪畫;結合閱讀中讀到的一些動人場景開展想象繪畫;記錄生活中的一些動人瞬間;借助一些節日特色來繪畫;對照動畫、影視劇、書冊中的一些畫面練習;簡筆漫畫創作等,都為學生的學習創作提供了諸多便利。
三、優化學前美術教育有效性的幾個切入點
在網絡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從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優化學習過程出發,選擇有效的切入點,對學生開展針對性引導。
1.課前預熱
網絡授課前充分準備是優化網絡教學效果的一個有效方法。在課程正式開展之前,教師要做好有效的預熱工作,提醒學生在素材方面最好的充分準備。將活動的形式、推進方式等提前告知學生,讓學生們做好有效的準備。避免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思路與學生不同步,講解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等。通過有效的預熱,教師讓學生們提前進行美術活動的構思,適當的時候還可以讓學生們進行在線展示,增強師生互動,為網絡教學順利完成提供有效保障。
2.課程推進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堂的授課應該做好有效的時間控制,盡量保證在20分鐘左右。不要以復雜的講解影響學生創造性的發揮,教師集中精力將課程的重點、難點進行相應的講解,提高課堂的有效利用率。這樣學生只需要集中注意力在有效的時間,就可以充分理解教師的內容。剩余的時間教師可以為學生的展示、提問、講解提供充足的空間,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具價值的個性化引導。
3.課程實踐
對于學前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講,實踐是網絡授課的核心環節。教師在課前讓學生充分預熱,縮短授課時間,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多一些時間嘗試學習實踐創造機會。教師除了要學生開展一些理論學習之外,在家中讓學生借助網絡來進行學習,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省學生,在校內學習過程中來回往返的時間,這樣就為學生的學習實踐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自由創編,還可以將自己的內容通過視頻、圖畫、影像等方式回傳,提升學生學習實踐的熱情。
4.評價反饋
在開展網絡授課的同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和引導。結合學生的作品提出更多中肯行意見,指出學生的優勢和不足,同時還可以為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建立電子檔案。讓學生們可以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查看同學的一些優秀作品,以不斷優化學生的學習自思維,提升學生的美術綜合技能。
四、優化學前美術教育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利用網絡對學生開展授課式教學創新的一項重要嘗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提升自己的課程設計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從多個角度有效反思,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第一,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網絡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約束權利大大減弱,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能有效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中,就需要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心理。學生樂學善思,教師再恰當進行有效的教學引導,就能使學生掌握多項教學技能。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有效引導,幫助學生不斷進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心理。
第二,優化課程內容設計。在網絡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再采用滿堂灌的方式來對學生開展教學,這會大大削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對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優化重難點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從語言運用、問題設計、課程推進、有效示范等多個角度鼓勵學生加深認知。并引導學生從理論學習逐步走向實踐,保證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可以扎實掌握。
第三,創新考核方式。傳統思維下,教師多以作業考查學生對課程的掌握情況。網絡授課的方網絡授課模式下,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要從多個方面開展考核。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加新鮮的考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借助一些新型的方式,如短視頻、電子課件、音頻錄制等多種方式,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創新,使美術教育的目標可以順利達成。
總之,網絡授課不僅是傳統課堂方式的一個有效延伸。更重要的是,在網絡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的教學技能和美術技能都能同步發展。同時,借助網絡授課,教師要指引學生開展更加個性化的自主學習,以開放的心態鼓勵學生積極創新,使學前教育專業學習美術的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優化。
參考文獻:
[1]楊旭. 淺談學前美術教育的新思路[J]. 赤子(上中旬), 2014(13):135-135.
[2]張 琪.“互聯網+”時代學前美術教育創新驅動發展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7,(18):92-93.
[3]李群. 網絡條件下師范院校學前教育美術課程的建構[J]. 學前教育研究, 2002(04):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