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
摘 要:如今我們正處于處于二十一世紀互聯網+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智能手機,一部智能手機上有五花八門的APP,而且這些軟件都能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眾多的便利。每款軟件能夠正常且高效運行的前提,就是編程人員在反復設計好的編程思想的基礎上完成的,由此可見,編程思想是極其重要的。因此,本文就對編程思想有關的知識進行探討。
關鍵詞:結構化程序設計思想;面向對象編程思想;構建
正文
編程思想,就是利用計算機來解決人們生活中的問題的一種想法。就相當于我們學習的一堂課,首先我們應該對課程的基本概念熟悉掌握,然后學習由定義而得出的結論,等到一本書完全學完后,我們學習最重要的就是體系的構建,而這與編程思想有著極大的聯系。
一.結構化程序設計思想的構建
1.1程序中包括很多基本的結構
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在學習了基本知識后,可以大致了解一個大型的結構化程序,主要包括三種基本的結構:選擇結構,順序結構,循環結構。在通過我們反復的實踐,就可以輕而易舉地發現,只要我們將選擇結構,順序結構以及循環結構這三種結構結合起來,就能夠設計出一個有便于人們生活的軟件。而且在這種大型的結構化程序中三種結構是順序執行的關系,不會出現進入死循環的現象。
1.2選用由上至下,逐漸細化的實施策略
在我們學習過知識后,會設有相應的實驗讓我們完成,只有理論沒有實踐的學習是無效的。在對功能抽象、模塊分解進行實踐后,結構化編程能夠完美的分解一個輔助性的程序任務,使它可以變為一些易處理的子任務,最終讓變化出來的子任務可以進行獨立的編程。然后利用一定的移用關系,結構關系,有效的組織子程序,由此來得到我們所需要的程序。
1.3根據功能不同,分割大型程序
我們根據不同的功能,進行有效分割大型程序的任務,使其能夠變成多種多樣的功能。在分割后可以形成多種模塊,每塊模塊又包括相應的子模塊,在功能中,每個子模塊能夠獨立存在,不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而且各個功能的模塊都可以對計算機進行控制以及有效處理數據。最終依照一定的層次關系,結合眾多子模塊,以便于形成一個有用的程序。
我們學生針對結構化程序設計思想,實施其設計出的程序具有很大的優勢。越來越多的編程人員都采用這種結構性程序來設計思想,可以對功能性較強的程序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
二.面向對象編程思想的構建
當下,越來越的程序員也都愿意采用面向對象的編程思想。面向對象編程,是進階抽象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程序員的進階過程,從根本上是面向對象編程思想的培養、形成、發展、成熟的過程。經過我們所學到的結構化編程思想后,要清楚的是,兩種方法并不是獨立的,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而作為學生的我們就要明白二者的優缺點,以便更好的設計程序。
針對結構化程序設計思想,程序員在用不同的方法處理相同的數據以及用相同的方法處理不同數據時,編程人員必須進行重新編寫。因此,這種構建有一定的缺陷。程序員為了設計更復雜的程序,采取了面向對象的編程思想。這種方法通過對我們所學的基本概念進行運用,包括繼承,類比,封裝,對象,消息等。程序員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設計,而且具有很高的可重要性。
三.對編程思想進行優化
3.1通過學習設計模式。
在我們剛開始接觸計算機專業時,我們自身或多或少都會缺乏一種對象思想,因為我們普遍都沒有形成對象思維。此時,作為學生的我們需要借助前人的模式總結,真正掌握課本知識點,再利用知識點不斷的反復的有耐力的進行練習,通過為模式而寫模式的訓練去提高它。
3.2將代碼思維持之以恒。
我們為了更好的編寫程序,就必須將代碼思維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就目前的狀態來看,我們至少要3年以上的時間來進行實踐訓練。所以從此意義上來說,5年以下的中國程序員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會面向對象。當我們不再為模式而寫模式時,我們隨手寫的代碼是如此的簡潔美妙時,那么在中國我們作為程序員時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程序員。
3.3使面向對象編程思想成熟
評判一個代碼寫得好與不好,符不符合對象編程思想,有一個非常簡單和粗暴的標準:我們的方法體,去除注釋,如果你能夠讓你的每一個方法的邏輯,他的方法體代碼行數不高于30行,那么我們所寫的就是有成效的。如果你能夠發現你的很多方法體,代碼行數僅僅只有10行以內的個位數的代碼時,你的面向對象編程思想已經非常成熟。
3.4不斷的進行實踐
通過不斷的重構已編輯好的業務邏輯代碼,這需要大量的實踐,學生通過不斷的實踐練習,改變原來天生的過程式編程思想,這需要一個極其悠久的過程。在我們經過大量的實踐后,就會越來越符合三大特征(封裝,繼承,多態)和五大原則(單一職責原則;開放封閉原則;替換原則 ;依賴原則以及接口分離原則)由此,來編寫更好的程序。
結束語
總的來說,學好編程,最重要的就是學好編程思想。由此可以讓我們學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今后找工作時可以簡單容易,為了人們的生活便利設計更多的程序。
參考文獻
[1]孟凡君. 淺談計算機語言編程思想的構建[J]. 數字通信世界,2019(09):220.
[2]連志春. 計算機語言編程思想的建立與實現[J]. 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0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