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對幼兒園進行精細化管理,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更是幼兒園發展的需要。精細化的管理能夠提高幼兒園的管理質量,增強幼兒教育質量,是科學育兒、培養幼兒的綜合素養的有力保障。但是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很多幼兒園老師對如何針對現實情況,實行幼兒園精細化管理感到苦惱,對此筆者根據自身經驗,對幼兒園精細化管理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精細化管理;研究策略
實行幼兒園精細化管理有助于幼兒管理質量的全面提升,精細化管理所涉及的內容,包括幼兒園環境管理、安全管理、教學管理、教師管理及幼兒管理等。精細化管理需要幼兒園各層人員對各自的職責范圍要有清晰的定位,確保成員之間職責范圍界定清晰明確,也需要家園密切的配合。
一、加強規章制度精細化管理,增強團隊凝聚力
任何精細的管理,首先源于制度的養成。制度既有約束力,又有激發力和引導力,它幫助人形成規范,而規范的堅持,就能形成一個習慣,好習慣則會成就高素質。因此,規章制度精細化是進行高效管理的前提。在進行精細化管理過程中,不同職務之間人員管理工作范圍各不相同,但需要有明確的職責范圍。管理者可根據工作中出現的相關問題進行意見整合,但對相關的規章制度應該設立監督體制,監督體制的設立對制度執行力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規章制度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應該注意整個團隊的凝聚性,我們可以不定期進行團建活動,在團建活動中了解彼此增進交流,增強整個教育隊伍的凝聚力,從而形成民主和諧、人人能參與、個個愿管理的良好氛圍。管理者還要注重到幼兒園的文化建設。它決定著幼兒園的精神面貌,一所幼兒園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勵保教人員的精神力量,是幼兒園可持續性發展的巨大內驅力。
二、教師培訓精細化,有效提升教育質量
在幼兒的教育中,教師是主要的教學力量,學生的學習效率也直接與老師的教學效率有關系,所以幼兒園要把教師的培養作為工作重點,把教師師德素養、專業素養的提升做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教師良好的師德素養,專業化的理論知識以及教學實踐能力,是保證幼兒園整體教學質量的基礎,也應是幼兒園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要對教師進行精細化培訓,因為教師是幼兒園精細化管理實施的重要角色。在整個學前教育階段,教師的“養護者”和“照料者”的身份比“教育者”的身份更為重要。教師對幼兒的精細化管理,是保證幼兒良好發展、安全健康成長的關鍵。我們可以通過細化教師教育行為列表的方式,采用評分制考核方法,使老師明確精細化工作要求,同時對自身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和認識。
對教師的精細化培訓,我們可以引入專業的培訓團隊,針對不同的內容進行相應的培訓,如衛生保健管理培訓、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教師專業成長培訓等等;教師們也是各有所長,存在個體差異,我們要最大限度利用教師資源,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如觀摩活動,展示活動,評比活動等,讓老師們在活動中互相觀摩和學習;同時老帶新,師傅帶徒弟等活動,對教師的成長都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家園合作精細化,實行共同監督機制
在學生教育的初期階段,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石,家園合作的精細化管理,將給學生帶來積極的作用。幼兒教育離不開家長的參與,所以在實行幼兒園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家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幼兒園要對家長進行培訓,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水平,同時也要求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與管理,成為幼兒園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資源,家園合作的目的就是使家園教育有機聯系,密切配合。
幼兒園和家庭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構建聯系的橋梁,還可以嘗試征集志愿者家長擔當相關的任課老師。通過定期召開家園聯誼會,增進老師和家庭之間的交流;通過家長聯誼會,加強家長與家長之間進行的經驗交流。這些活動的開展在提升家長科學育兒水平的同時,也增強了家長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幫助家長提升科學育兒的能力。通過以上的方式,完善家園合作的精細化,并形成共同監督機制。
綜上所述,在實行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要明晰精細化管理的內涵,要有清晰精細化的管理目標,唯有”精細”管理,方能造就“精致”教育,才能做最好的幼兒教育。
參考文獻:
[1]廖寶梅.淺談如何更好的開展幼兒園精細化管理教學策略探討[D].現代教育教研學術交流論文集,2015.12.01.
[2]趙奎.核心素養下幼兒科學教育有效性的研究[J].教育觀察,2017,8(0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