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友芬
摘? 要:信息時代的發展使得信息技術有了更好的發展平臺。信息技術的發展,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讓人們越來越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不僅是擴充自己的學習道路,也是在追趕時代的變化,有助于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豐富學生的現實生活。但是,就目前來看,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是不足的,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探索。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思考信息技術教學展開的方法,可以通過問題、情境、實踐來探析。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思考信息技術教學開展的方法,是希望借助有效的教學來輔助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讓學生知道怎樣應用信息技術來改善自己的學習,推進學生的信息技術探索之路。教師在問題中引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好奇心,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找出問題的答案,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知識的能力;教師在情境中凝聚學生理解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富有動態變化的學習場景,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將目光匯聚在課堂上,對信息技術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探索;教師在實踐中突出學生體驗信息技術,可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使學生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靈活使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
一、在問題中引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問題中引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是通過為學生創設信息技術問題,誘導學生思考問題的答案,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發展學生的信息技術思維,讓學生在思考中完成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積累,找到信息技術的答案,學會獨立分析信息技術問題。
在學習“希望之帆”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元件的概念及元件的作用,在教學中設置了問題:什么是元件?元件有哪些類型?你知道元件的作用是什么嗎?學生帶著問題,圍繞元件展開了探索。學生通過新建元件,掌握了元件的概念,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元件,理解了元件的含義。學生通過制作元件,熟悉了元件的類型,懂得了元件在影片剪輯中的應用。學生開動腦筋,利用自己的學習經驗,總結了元件的作用,發展了自己的信息技術思維。這樣,筆者通過在問題中引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增設了學生思考學習問題的機會,加快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速度。
二、在情境中凝聚學生理解信息技術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情境中凝聚學生理解信息技術,是通過為學生創設信息技術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信息技術所帶來的變化,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增進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理解,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對信息技術的沉淀。
在學習“動感地帶”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動畫的原理,學會設計簡單的動畫,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動畫片段,吸引學生的目光。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動畫后,對動畫的制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筆者便趁此,在幻燈課件上展示了動畫的制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方便學生理解動畫。學生觀察幻燈片課件后,對動畫的特點有了初步的認識,嘗試利用橢圓、直線等工具繪畫動畫的形象,并在形象繪制完成后,進行了顏色填充。接著,學生重點對如何讓動畫形象“動起來”進行了操作,熟悉了動作制作的基本方法,體會到了動畫學習的樂趣。這樣,筆者通過在情境中凝聚學生理解信息技術,抓住了學生的眼球。
三、在實踐中突出學生體驗信息技術
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實踐中突出學生體驗信息技術,是通過為學生創設信息技術學習任務,將學生帶入到信息技術學習的課堂中來,使學生參與到信息技術的應用中,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學生在實踐中,對信息技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熟悉了信息技術的技巧。
在學習“魅力海景”時,筆者為了使學生了解Flash繪制圖形的方法,學會畫組合圖形,在教學中向學生傳播了圖層的概念,為學生接下來的操作打下了基礎。學生理解了圖層的概念后,通過新建圖層的操作開始了Flash繪制圖形。學生插入圖層后,對圖層進行了不同的命名,并根據圖層的內容進行了繪畫。學生在實際繪畫中,學會了在工具欄中尋找自己需要的工具,設置圖形的顏色,調整大小和位置,并將其保存,進行了動畫測試。學生在實踐中,完成了對簡單圖形的組合,擁有了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樣,筆者通過在實踐中突出學生體驗信息技術,發揮了學生的作用。
總之,本文通過在問題中引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在情境中凝聚學生理解信息技術、在實踐中突出學生體驗信息技術,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開展的方法進行了探索,為學生指明了信息技術知識學習的方向,提高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讓學生在走進了信息時代。學生在問題、情境、實踐的指引下,完成了對信息技術的探索,扎實了自己的基本功。
參考文獻:
[1]程琳. 如何培養小學生信息技術能力初探[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395.
[2]唐天池.信息技術課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7(3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