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丹 張麗麗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分析“健康中國”視域下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的開展現狀、影響因素及推廣模式,提出完善相關體育政策,加強對體育基礎設施的重視和建設,構建多元化推廣模式思路,為全民健身操舞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健康中國;全民健身操舞;推廣模式
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意味著國民健康不僅僅是民生問題,更是關乎到了我國未來的發展。2017年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部分,明確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全民健身操舞的開展與推廣有助于提高國民體質與國民健康水平、生活品質。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以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的開展現狀及推廣模式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湖州市吳興區6個街道進行調查,共發放300份問卷,回收300份問卷,回收率100%,有效問卷290份,無效問卷10份,有效率97%。
二、“健康中國”視域下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參與者的基本情況
(一)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參與者性別及年齡
調查顯示,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的鍛煉者,主要以女性為主,占79%,而男性鍛煉者占21%,男女參與者差異較大。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鍛煉者主要以中老年群體(41歲以上)為主,占44.48%;青年人(18—40歲)也占一定的比重為31.38%。
(二)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參與者職業及受教育程度
調查顯示,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鍛煉者占比例最大的是離退休人員,占37.93%,公司人員與政府公務員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分別為16.90%、11.03%。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的參與者高中及中專學歷所占比例最大,達到44.83%,本科含大專學歷次之,為38.97%,碩士或碩士以上所占比重為5.17%。
三、“健康中國”視域下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參與者的鍛煉情況
(一)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參與者動機
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參與者的參與動機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占60.69%。其次,便是休閑娛樂、健美減肥、醫療社保,分別占43.10%、40.69%、27.24%。健康越來越成為人們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最關心的問題,人們也更加注重健康的重要性。
(二)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參與者鍛煉場地分布情況
調查顯示,當前湖州市吳興區的人們進行全民健身操舞鍛煉所選擇的場地主要是在社區廣場和公園等社會公共地區,所占比例分別為49.31%、24.83%。全民健身操舞的場地資源是比較缺乏的,易受到自然天氣的影響。
(三)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參與者鍛煉情況
調查顯示,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的參與者單次鍛煉時時長集中在1—2小時這個時間段,占66.55%;每周鍛煉頻率集中在5-6次之間,所占比重為38.97% “健康中國”戰略和全民健身計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民的健身意識。
(四)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參與者鍛煉內容選擇及指導需求情況
調查顯示,廣場健身操舞是人們最主要的選擇,占64.14%,38.97%的參與者認為非常需要科學指導。這與參與者大多數為中老年人有很大的聯系,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對健康鍛煉、科學指導的需求較高。
四、影響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開展的主要因素
(一)體育政策
在2016年國務院頒布了由國務院制定在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到推進建設健康的中國的目標,并且將全民健身提升至全面戰略[1]。這些政策的出臺無疑是對全民健身運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全民健身操舞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在湖州市吳興區較其他項目相比人數并不多,且參與的人群較為局限。
(二)項目資源
目前參與全民健身操舞的鍛煉者女性居多,中老年人群體較多,離退休人員群體較多。一方面說明參與群體的失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項目發展失衡。
(三)場地設施
全民健身操舞一般是在露天的廣場或是公園里進行,易受自然天氣的影響。此外,全民健身操舞是一項音樂與舞蹈結合的項目,較大的音量打擾到人們休息,這也成為影響全民健身操舞開展的原因之一。
五、“健康中國”視域下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多元化推廣模式及思路
(一)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現有的推廣模式
推廣模式是指干預活動的規劃、實施過程及結果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評估,注重項目獲得的可及性、可行性和可持續性,以便推廣應用[2]。根據調查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參與者接觸全民健身操舞的途徑和推廣模式概念中所包含的可及性、可行性、可持續性三個方面,歸納出湖州市吳興區現有的推廣模式為群眾自發式帶動、網絡電視等傳媒、學校開設相關課程和賽事組織培訓推廣四種模式。群眾自發式帶動是人們參與全民健身操舞鍛煉的主要推廣模式。
(二)湖州市吳興區全民健身操舞多元化推廣模式構建的思路
1.項目帶動型
項目帶動型推廣模式即可以通過大型賽事,以項目為載體,通過擴大賽事規模,豐富大賽的內容和形式,提高培訓質量以及加強科研力度來擴大全民健身操舞的推廣。
2.基地主導型
基地主導型模式就是根據不同的推廣對象以及不同職權的劃分,以不同的地方來開展推廣全民健身操舞,將全民健身操舞基地主導型模式分為校園推廣、企事業推廣、社區推廣[3]。
校園推廣可以將全民健身操舞融入體育健康課程標準的課程教材中,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訓;企事業推廣可以創編出適合的健身操舞,組織各企事業單位的操舞比賽;社區推廣可通過加強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舉辦社區間文化交流和比賽表演等推動全民健身操舞的開展。
3.網絡共享型
借助各種社交媒體,如,微信、微博、抖音等,使用文字、圖片和視頻網絡共享的方式來實現人際間的傳播。此外,還可以通過創建與全民健身操舞有關的APP或游戲來進一步擴大推廣的渠道。
參考文獻:
[1]孫瑤,郝斌.對青島市“十三五”時期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7):156-158.
[2]顏小燕,周芳.新長三角城市群大眾健身操推廣的歸因與策略探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1(3):293-298.
[3]李夢如.我國全民健身操舞多元化推廣模式的研究[D]. 武漢體育學院,2018.
作者簡介:
周雅丹,湖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2016級本科生,從事社會體育研究
基金項目:湖州師范學院大學生科研項目(201902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