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致亮
摘 要:信息化高速發展過程中,智能移動終端產品普及,微信用戶持續增長,為利用微信平臺開展小學家校合作提供了幫助。闡述了微信平臺在小學家校合作中的作用,探討了微信平臺在小學家校合作中的應用現狀,并對基于微信平臺的小學家校合作制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利用微信平臺促進小學家校合作的措施。
關鍵詞:微信平臺;小學;家校合作;制約因素
在小學教育階段,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缺一不可,都對學生未來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為小學生健康成長提供保障。在信息化持續發展中,微信成為人們社交、工作中常用的一種軟件。將其運用到小學家校合作中,能夠創新家校合作方式,突破時間、空間對家校合作的限制,充分利用微信功能,實現預期的家校合作效果。基于此,加強對微信平臺在小學家校合作中的應用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一、微信平臺在小學家校合作中的應用優勢
1.促進家校合作雙方積極性的提升
傳統的小學家校合作模式容易受到地點、時間等的限制。家長對學生在校表現不夠清楚,而學校對學生的家庭表現也不甚了解。這種長期的不了解,會影響到家校合作雙方的積極性。而借助微信交互性、免費性以及即時性的特點進行家校合作,有利于提升家校雙方參與家校合作的積極性。
2.有利于解決小學教育中遇到的問題
在小學生的成長、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各類問題,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問題,是當前小學教育工作的任務之一。微信平臺在小學家校合作中的應用,使家校雙方能夠就學生在學習、生活、情感方面遇到的問題進行溝通交流,同時免受地點和時間限制,避免溝通中的情感顧慮,還能促進家長和學校進行教育反思,改進教育工作開展中的不足之處。
3.有利于家長、教師、學生三方聯系
微信平臺下的家校合作模式,可以通過微信的文字、語音、視頻實時聊天功能,也可以通過微信朋友圈、分享等功能,進行動態發布、留言等,提高了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效率,提供了一種開放式的互動交流模式。在這種開放式的良性互動下,家長和教師能夠更加積極地探討對小學生的教育方法。而且在開放的交流環境中,大家更容易體會到經驗總結分享的快樂,促進三方的情感交流,共同為小學生健康成長而努力。
二、微信平臺在小學家校合作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根據相關調查發現,相對年輕、文化水平較高的家長,對微信協助家校合作工作更加支持。他們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能夠運用微信平臺彌補生活、工作空缺,為生活和工作創造便利條件。年輕的教師同樣如此。
微信平臺已廣泛應用于家校合作事宜,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但在具體使用中還存在一定的弊端。具體體現在:第一,班級微信群管理、使用不當;第二,學校微信公眾號運營不當,幾乎處于荒廢狀態。總之,當前微信平臺在小學家校合作中功能使用不充分,沒有做到物盡其用,還值得進一步挖掘。
三、基于微信平臺的小學家校合作制約因素分析
1.學校微信平臺主導作用不足
微信在當前家校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根據調查,發現大多數教師在班級群或家校互助群中較為安靜,只有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才會發布消息,在班級微信群中主導作用不明顯。家校合作模式下的班級微信群中,家長和教師都是其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組建一個班級微信群很簡單,但無法發揮學校教師主導作用,沒有制定長期的協作計劃,難免會影響整體家校協作效果。
2.學校對微信公眾號運營管理水平較差
很多小學在開展教學管理以及家校合作工作中,已逐漸開始運用微信等現代化手段。但由于其自身認識不足,對微信公眾號的重視程度較差,以至于在具體管理中缺乏實際操作能力,無法及時更新微信公眾號中的內容,導致學校微信公眾號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不利于家校合作工作的開展。
3.微信功能更新問題
網絡時代背景下,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較快。微信作為熱門的社交軟件之一,被廣泛下載安裝于各類電子產品中。為了能夠迎合微信用戶需求,微信平臺不斷更新相關功能。但一些家長對微信更新不夠及時,以至于很多微信新功能無法得到充分使用,影響他們對微信的整體運用效果。
四、微信平臺在小學家校合作中的運用策略
1.對班級微信群進行規范化管理
建立班級微信群,是為了給家長和教師搭建一個良好的溝通平臺,促進雙方更好地交流,促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效結合起來,形成合力。通過班級微信群老師能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指導家長進行良好家庭教育,為小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
對班級微信群的管理,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第一,在小學班級微信群中,教師必須能夠發揮自我主導作用,對微信群進行更加規范的管理;家長應該作為班級微信群參與的主體,積極配合好教師的相關工作。剛入群時,每一位家長都有自己的微信昵稱、頭像,在群里發言時無法確定是哪位家長。通過科學的昵稱管理,以“XX媽媽”“XX爸爸”“XX爺爺或奶奶”等昵稱命名,能夠為后期微信群管理提供便利,方便老師與家長之間的相互溝通。第二,信息管理。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班級微信群管理的規范性,必須制定微信群公約,對群內成員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例如,對班級群內的成員進行管理,要求成員必須是班級學生的家長;群內不允許發布廣告,不能進行任何產品的營銷;群內信息發布工作必須建立在保護個人隱私基礎上,不能在群內發布學生考試信息;群內禁止發布一些黃賭毒等不良內容。為了避免家長統一回復出現刷屏問題,教師發布相關信息時,可以在發布信息后面加上“禁止回復”的字樣。
只有不斷提升班級微信群的管理規范,才能在不打擾他人的情況下,更好地開展家校合作,促進家長和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才能夠讓班級微信群內秩序井然、和諧,避免出現爭吵、謾罵等不良狀況。
2.做好學校微信公眾號的運營和管理
當前,學校微信公眾號通常用于發布校園動態,而其他功能尚未開發,導致學校微信公眾號處于閑置荒廢狀態。同時,學校微信公眾號個性特點不足,缺乏有效的反饋。因此,學校應該明確建立微信公眾號是為了促進家校溝通,實現協同教育發展,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教育,并支持學校教師的工作,提升家校合作意識,讓家長能夠參考學校教育模式,培養出更多健康積極的學生。
具體實施如下:第一,進行專職管理。建立學校微信公眾號,是為了讓家長全方位認識學校。這需要在公眾號上定期發布展示學校相關情況,設置專門的公眾號管理崗位,保證其能夠及時和其他教師溝通。第二,進行個性化的菜單推送。學校需要結合自身情況,根據辦學理念,根據家長朋友的需求,為其提供更加豐富、精準的推送內容。例如,在微信公眾號中推送學校最新公告、教育科普文章、主要事件等,并對其進行詳細的分類。為了增強特色,通過視頻、語音+文字的方式推送,設置自動回復功能,保證反饋及時有效。第三,開辟反饋渠道。如果學校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單方面的推送信息,起不到良好的互動交流效果。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饋渠道,利用微信公眾號評論等功能交流意見,提升微信公眾號的利用率。
五、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微信平臺在小學家校合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存在諸多優勢,能夠促進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交流,使家長全方位了解學校教育方式,學校也能夠向家長匯報孩子的情況,指導家長進行更好的育兒教育工作。但是,目前微信平臺在小學家校合作運用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影響家校合作效果。因此,必須加強對小學班級微信群的規范化管理,同時做好學校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管理工作,不斷創新,努力搭建一個家校合作的微信平臺,推動家校合作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王曉姝,劉登亮.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中職學校家校協同教育模式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9,22(3):55-56.
[2]江一楠.小學家校合作網絡平臺在應用中的困境與路徑解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9,15(3):122-124.
[3]常跟話,黃鵬.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小學英語家校協同教育應用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9,11(7):58-60.
[4]張海燕.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小學數學家校協同教育應用[J].當代教育家庭,2019,13(8):208-210.
[5]劉艷林.基于家校教育結合理念的小學生語文教學策略分析[J].語文課內外,2019,18(5):69-70.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基于微信平臺的小學家校合作策略研究——以甘肅省某縣為例”(課題立項號:GS[2020]GHB116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蔚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