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霞
摘 要: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批判性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學習任何學科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小學階段就要幫助學生意識到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由于小學生剛剛接觸系統性的知識學習,其還不具備相應的認知水平與能力,在學習中大多以直觀的思維分析問題。但是,在小學階段的知識中有一些抽象性強的知識,若是學生仍舊使用直觀的思維來分析,那么就難以透徹地理解知識,更不能有效地掌握知識。所以,在小學時期,教師必須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立足學生的興趣,尊重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知識,發展創新思維和批判性思維,使學生對一些問題形成獨到的見解。
關鍵詞:核心素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如今,素質教育已經實施了多年,并獲得了一定的效果。在素質教育中,核心素養則是其核心培養因素,更為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從小學的教學情況來看,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更重視知識的傳授,將分數作為評判學生的主要標準,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比較淡漠。核心素養理念作為一種宏觀的教育理念,突出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思維訓練,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幫助學生從多角度看待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傳統思維的突破,幫助學生勇于走出局限思維,能從逆向或者多向進行思維,樹立學習知識的信心。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情況
(一)教育模式較為落后
在我國的教育中,大多數教師習慣了以“粉筆+嘴”的教學方式講授知識,對于新課改下提倡的現代化教育方式接受度較差,在實際教學中,對學生的個性、實踐渴望沒有給予重視。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常常思維固化,不懂變通,不能靈活應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長久下去,必然會扼殺學生的積極性,還會制約學生思維的發展。
(二)教材結構存在問題
現階段,在小學教學中,教材內容結構與小學生的知識結構存在明顯的差異,這就限制了學生思維的創新發展。具體而言,小學階段的教材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點,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過小,認知水平正處于發展的初期,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其自身的知識結構還不完整,很難理解教材中所傳遞的知識,若是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難以獨立完成知識的學習,由于知識結構的斷層,為小學生思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障礙。
(三)教材語言形式僵化
從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來看,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語言水平有著密切的關系。語言包括兩種形式,一是口頭語言,二是文本語言,在小學階段的教材中,學科知識都是通過文本語言呈現出來的。從文本語言來看,其雖然具有簡潔的特點,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小學生還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這種枯燥的教材知識難以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學生也就難以對教材知識中所蘊含的深層含義進行有效的理解,這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是不利的。
(四)忽視學生個性發展
在小學課堂上,教師一般將聽話、成績優異的孩子看作好學生,將調皮搗蛋、成績不好的學生看作后進生,而在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是采用統一的管理模式與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存在的差異。每個學生由于成長環境、學習基礎等因素,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在學習知識時也會存在一定的差距,若是教師缺乏對學生個性的關注,這就難以幫助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思維訓練,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批判性思維更是難以培養。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樹立開放式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開放式教育是指通過拓展學習空間和思維空間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創造活力。在踐行開放式教育理念時,教師需要在遵循新課改要求的基礎上,對教學課堂進行開放式設計,采用邏輯推理法、自主學習法、實驗觀察法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學科知識,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創造能力。在開放式課堂中,主動權在學生手中,這就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想法,對于學生的不同意見先要采取認可態度,進而將知識教學與其思維相結合加以引導,讓學生從教師的引導中探索解決該問題的思維模式,讓學生認識到批判性思維可以使一些難以用簡單思維解決的問題得到簡化,更有利于解決復雜的問題。另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構建網絡課堂,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能力、興趣以及需求,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同時在網絡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對于復雜的問題,教師需要做好相應的輔導工作,通過運用多媒體將一些能運用逆向思維解決的問題呈現出來,再將這種思維模式的思維導圖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什么樣的思維是批判性思維,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另外,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我們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允許學生自由結組,并依據實際需求臨時調換座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揮空間,促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談論中實現思想的碰撞,在思想碰撞中實現思維的創新發展,學會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培養批判性思維。
(二)借助插圖強化學生批判性思維
在小學階段教材的編制中,專家組充分考慮到了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身心發展特點,在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插圖,以此來輔助學生理解教材中的知識。從小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來看,小學生還處于具象思維階段,在課堂中穿插各種各樣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反映了生活中的常識,還符合學生的理解認知,結合這些插圖,學生可以直觀地理解問題,掌握學科知識。所以,在小學教育中,教師借助插圖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不僅可以將知識通過直觀的形象呈現給學生,還為學生理解知識提供了形象支撐,鍛煉學生的直覺思維,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思維的過渡。另外,在很多插圖中,將問題所表示的生活原型再現出來,學生可以通過觀察這些插圖,對知識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加深印象,在今后學生遇到類似的題目,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強化批判性思維。
(三)教材結構聯系學生批判性思維
從小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來看,其與成年人在理解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小學生對教材中的很多知識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全程指導,才能幫助學生透徹地理解知識,但是學生長期依賴老師只會導致思維固化,我們必須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并倒逼學生學會從多角度思維,這樣思維發散了,批判性思維能力也會得到相應提高。在事物認知方面,此階段的學生思維處于直觀化、具象化的階段,對于抽象性的事物認知并不多。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科知識的講解,必須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和思維發展習慣,并以此作為教學內容設計的出發點,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一方面使小學生認識到知識之間存在的關系,以此來激活小學生的連貫性思維,引發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另一方面要打破學生思維發展的習慣,鼓勵學生自己思考,不依賴老師,發展批判性思維和逆向思維。比如,我們可以改變教材結構,選擇兩節關聯性比較強的內容,不按教材順序教學,而是先教學后一節課,再教學前一節課。通過教學順序的顛倒,讓學生對前一節課更加好奇,更愿意探索和求知,這樣在學習前一節課時學生不僅會更加集中注意力,還會聯系后一節的知識進行學習,深刻理解了“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在此過程中批判性思維也得到了鍛煉。
(四)借助問題情境鍛煉學生批判性思維
從小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對于不熟悉的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心,還會不斷地詢問大人,學生的問題意識悄然萌發。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心理,設計啟發性強的問題,促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能夠發掘自身潛力,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掌握解題的方法。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就會處于活躍的狀態下,思維不斷創新,各種思維模式都得到了鍛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問題情境的創設,借助趣味性、啟發性強的問題,激活學生的問題探究意識,引導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鍛煉批判性思維。
(五)結合生活鍛煉學生批判性思維
知識來源于生活,任何學科都不例外。從各個學科的發展史來看,其都是在人類社會實踐需求的基礎上誕生的,可以說知識來源于實踐,并為人們的生活所服務,這也就意味著生活中充滿了知識。所以,在課堂上,教師需要引入生活化元素,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學習知識,這不僅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解決數學課堂枯燥性的問題,激活學生學習知識的熱情,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重視各學科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性,將學科教學生活化,幫助學生在解決生活中常見問題的同時,實現批判性思維的進一步提升。
(六)借助實踐活動鍛煉學生批判性思維
小學生本就處于好動的年紀,若是將其束縛在枯燥的課堂上,必然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會使學生對課堂產生抵觸心理,學生的思維自然難以活躍起來。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方式,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才能集中起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要意識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在向學生傳輸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將實踐教學重視起來,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知識,獲得思維上的發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多設計一些趣味十足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實現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時培養小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傳統的培育方式難以促使學生實現長久性的發展,所以在核心素養的視域下,教師更應改變教育理念和方式,不要固步自封,關注學生的多元思維發展,更要注重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是現階段教師探索教學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包智霞.淺談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青年時代,2019(25):214-215.
[2]何小波.核心素養視域下的思維能力培養[J].讀寫算,2018(11):33.
[3]李志芳.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42):75.
[4]貝姣宏.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新課程(下旬),2017(8):208.
[5]高修磊.核心素養視野下小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9):34.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一般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9]GHB0528。
編輯 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