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春
摘 要:微課與學科教育之間的融合,是現階段教育教學信息化的集中體現,也在不同學科教育中展現出多元化的積極效能。作為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掌握微課教學模式,構建更加理想的小學科學教學格局,以引導小學科學教育教學工作朝著更加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微課;小學科學課堂;創新應用
小學科學微課化,就是倡導結合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目標和內容來進行優化布局,確保形成關聯性強的微課體系,以輔助實際的科學教育教學工作,引導小學科學教育步入高質量的狀態。
一、使用移動終端,構建翻轉教學格局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智能終端的出現,其與人們生活與工作之間的聯系朝著更加密切的方向發展,很多小學生都有使用這些智能終端的條件和機會,因此可以積極將這些設備運用到小學微課體系構建中。以三年級下冊“種鳳仙花”課程學習為例,教師首先會在班級微信群中布置作業,設定對應的任務單,然后將解剖鳳仙花的微課上傳到群文件中,鼓勵學生課前去學習這樣的解剖方法,然后依照自己的理解填寫群文件中的問卷。問卷可以很快反饋給教師,教師可以迅速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基于這樣的情況會發現,學生對花的整體觀察會成為遺漏點,并且在有序排列上也存在對應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隨機抽取對應的學生進行解剖,要求其他學生對操作過程進行觀察,看看操作上是否存在失誤,如果發現存在動作上的問題,就積極指出來,然后步入更加理想的矯正格局。也就是說,移動終端可以很好地成為小學科學微課的平臺,能夠引導小學科學教育教學朝著更加自主性的方向發展。
二、巧用電子書包,發揮混合教學的效能
很多學校在教育教學中引入了電子書包,這使學科教育信息化朝著更加有效的方向發展,這也是實現小學科學微課課程體系構建的良好契機。因此,在將微課應用到小學科學課堂的時候,還可以積極發揮電子書包的效能,確保與微課教學模式產生更大的效能[1]。比如,小學科學“電磁鐵”知識中,實際內容比較多,有電磁現象的章節,有認識電磁鐵構造的章節,有制作電磁鐵的章節,還有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因素的章節。電子書包與微課教學模式的融合方案如下:首先,投影展現電磁鐵的現象,在此基礎上進入到課堂探究狀態,鼓勵學生在電子書包中瀏覽對應電磁鐵的微課內容,掌握其制作技巧和組裝原理,接著運用平板拍攝電磁鐵制作過程的圖片,開展對應的磁力大小的探究實驗,展現實驗結果。教師將學生的作品呈現出來,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線交流和溝通,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研究的方向,可以是線圈松緊方面,可以是線圈方向方面,可以是線圈數量方面,可以是電池數量方面。學生依照小組的實驗進行自主設計和自主探究,并且將實際探究過程上傳到平臺,教師可以借助研討區對學生的結論進行歸結。從上述交互的過程中可以發現,使用微課可以更好地展現出自主性和交互性的特點,可以營造小學科學自主學習的環境和氛圍,由此確保小學科學教育教學質量得以不斷提升[2]。
三、設定課程管理系統,進入微課問題學習情境
以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為基礎,實現對應課程管理系統的構建,由此生成對應的信息化教育教學格局,這樣可以使微課問題的引導效能得以更好地發展,由此創設出來的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環境會更加優質。也就是說,在實現小學科學微課化的過程中,還可以積極將這樣的課程管理系統運用其中。我們可以以“洗衣服的學問”為例,本次課程內容有著很強的生活氣息,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在這樣的章節學習中,小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會得到很好的培養和鍛煉。實際的教育教學步驟為:使用Moodle平臺的PBL網絡學習模式,課前,教師進入課程管理平臺,發布對應的微課資源,創設真實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衣服的污漬問題,學生會從這個問題入手來思考。在專題討論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洗衣服與洗滌用品之間存在關聯,與洗滌方法之間存在關聯,在此基礎上依照學生興趣建立對應的學習小組,學生可以以現實調查和互聯網查找資料的方式來獲取更多的信息。此環節學生需要將自己的調研報告、查找的資料上傳到平臺,這樣教師就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而引導學生完善實驗計劃,在此基礎上對實際的操作步驟進行適當的指導,引導學生去控制變量,去進行對應數據信息的獲取,由此驗證結論,并且將最終的結論反饋到平臺上。教師會在平臺上對整個探究過程和成果進行分析,鼓勵學生進行比較,然后解決課堂上遇到的各種疑問,這樣學生就可以體驗到科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繼而能夠對科學學科保持更加持久的興趣。由此可見,這樣的課程管理系統可以成為微課融入小學科學課堂的重要路徑之一[3]。
四、結語
微課可以在小學科學教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科學學習價值觀。在不同的教育教學架構中,微課的使用方式是不同的,對于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者而言,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強化使用移動端、電子書包和管理系統的技能,繼而更好地發揮其在構建小學科學微課體系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陳小倩.微課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3):122-123.
[2]萬志永.基于微課的小學科學翻轉課堂案例研究:以小學科學《充氣玩具里的科學》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24):52-53.
[3]蘭美玲,蔡堅勇,朱小欽,等.微課在小學科學課程中的應用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23):122-124,129.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