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備受關注和重視,以往的“灌輸式”“填鴨式”等授課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現代化課堂教學,單一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文章對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有效性教學展開分析,并提出具體對策,旨在優化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課堂優化;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20-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0.055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應當采取有效方式,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以此來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改變傳統教學方式
以往的數學教學質量之所以不高,一部分原因是教師教學方式存在不足,過于單一的方式并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一旦他們對所學習的內容缺乏興趣,就不會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更不要談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了[1]。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來授課。形式多樣的授課方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質量,相比以往“灌輸式”教學方式所獲得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這也是作為一名優秀教師應當具備的素質。教師還應當與學生構建良好的關系,這是拉近彼此距離的關鍵,也是提高課堂活動有效性的關鍵,切不可過于嚴肅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以免拉大與學生間的距離,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因此,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實現構建有效課堂教學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體設備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增長,各類電子產品得到迅猛發展,其中多媒體是現代化教學中常用的設備之一,它的加入不但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而且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促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從而推動整體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將相應的數學知識點利用多媒體展現在學生面前,讓他們能夠更加直觀地去學習和探討。多媒體教學相比以往單純依靠講解所獲得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受到學生喜愛和追捧,比較符合此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很多時候學生的一切學習活動需要建立在興趣基礎之上,只有讓他們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才能自主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不僅可以發揮多媒體設備的價值,還能夠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記憶,最終實現提高課堂教學時效性的目的。
三、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由于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很多知識點的學習單純依靠個人是難以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人的智慧來共同完成。所以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想獲得理想化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該種學習模式不僅可以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使他們能夠友好地相處和交流,在規定的時間內共同探討出解決問題的方式,還可以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在合作過程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帶動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這樣一來就可以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收獲知識,提高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推動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下去[2]。此外,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人員,教師也要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能夠在學生探討出現問題時及時給予幫助和指導,以便他們能夠順利地進行后續合作學習,幫助他們跨越數學知識學習中的諸多障礙,從而不斷提升整體課堂教學時效性,促進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四、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不同學生在學習能力、性格特點上是存在差異的,倘若一味地采取千篇一律的方式,無法滿足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勢必會影響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一定程度上還會削弱他們原有的學習動力,這十分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也無法提高教學質量。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他們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要及時給予指導,并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贊美,幫助他們重拾學習信心,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這樣一來就可以改變他們對數學學科的偏見,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而不斷提高整體課堂教學質量。此外,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也要給予關心,不能因為他們綜合能力較強就不給予鼓勵,他們也同樣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夸獎,一旦他們得到肯定就可以更加努力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富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既能夠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又能夠實現提高學習效率的目標。
五、設立有效課堂問題
初中數學教育階段,由于知識點的抽象化和復雜性,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有些學生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會打退堂鼓,這樣只能使學習問題越積越多,十分不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整體教學水平。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發揮自身價值,在學生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能夠采取有效的對策幫助他們攻破教學難點。其中,設立有效的課堂提問就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式。問題的提出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帶著問題去思考,快速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并找出答案。這種問題式的教學方式相比以往的直接灌輸,所呈現的教學效果更加顯著。因為只有當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產生疑問時,才能夠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探究欲望,進而不由自主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所設立的問題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這樣一來才能夠使提問變得更加有價值,不會使所提出的問題變得毫無意義。可見,通過此方法既能幫助學生收獲數學知識,同時也能提升整體教學的效率。
六、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研究數據表明,良好、和諧的課堂氛圍,不僅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以及加強對知識點記憶的關鍵。以往的數學教學效率之所以不高,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師忽視了學習氛圍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教師只顧自己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解著,而忽略了下面的學生處于不知所云的狀態之中,無形之中降低了整體教學質量,十分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此,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當采取有效對策,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他們能夠以輕松、愉悅的心態展開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可以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當然,教師還需要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哪怕是一個肯定的眼神或者一句簡單的激勵性話語,都會在學生內心深處生根發芽,進一步使課堂教學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此外,對于那些害怕在別人面前講話的學生,教師應當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出想法,與他人積極互動和交流,如此才能確保他們快速融入學習氛圍中,進而實現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建立高效課堂教學的目的。
七、突出學生課堂地位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目的,要清楚自身只是輔助學生學習的角色,并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是參與者,要將學生時刻置于課堂主體地位,這樣才能使其個性和特長得以發揮。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質量之所以不高,一部分原因就是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使得他們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十分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一定程度上還會降低他們的學習熱情。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將教學活動的話語權交給他們,讓他們暢所欲言地發表自己的想法,不斷提高整體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此外,在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問題探討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對最終的討論結果進行更深層次的指導,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八、選擇生活化材料
我們都應知道,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其內容的復雜性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困難,所以初中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為學生選擇生活化材料,以此來增強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不但來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說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數學知識。教師應將生活中具有數學色彩的內容引入教學中,當學生看到自己較為熟悉的事物時,學習興趣往往會變得十分濃厚,這樣一來就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此外,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生活化材料的選擇,以確保所選材料符合教學要求,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成績,推動課堂教學活動高效進行。
九、豐富課堂實踐活動
眾所周知,數學不僅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超強的學科,倘若教師一味依靠書本內容展開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過于局限于教材內容并不能實現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也不能起到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的目標。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想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還應采取有效措施不斷豐富課堂實踐內容。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踴躍地參與到其中,還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實踐活動,可以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促使他們不斷地去思考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通過豐富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收獲知識,享受實踐活動探究的樂趣,最終發揮實踐活動的作用,實現推動整體課堂教學高效進行的目的。
綜上所述,數學是初中教學中的重要課程,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同時也是一門具有抽象性,而且復雜性較強的學科,只是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是遠遠無法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初中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有效的對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學習能力,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鳳英.淺析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有效性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10):141.
[2]李澤軍.新課改下農村初中數學有效性教學策略[J].湘潮(下半月),2011(10):117.
作者簡介:龐錕(1974.2— ),男,漢族,甘肅天水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