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
【摘? 要】在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幼兒往往表現出不配合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行為,并且也表現出不安的情緒。那么,為了可以緩和這種情緒,教師可以利用體育游戲的方式,既可以提升學前幼兒對教師的信任感,又可以幫助學前幼兒啟發道德萌芽,有利于展開學前幼兒教學工作。
【關鍵詞】體育游戲;學前教育;教學
學前教育遇到的難點,往往就在于家庭環境與幼兒園環境中存在差異導致的幼兒不適問題。那么,教師可以通過營造充滿快樂元素的教學環境,再加上體育游戲的帶動作用,使學前幼兒可以盡快融入幼兒教學環境中。
一、利用體育游戲活動,在節假日進行培育
在我國悠久的民族歷史中,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均包含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比如,母親節包含了中華民族濃厚的感恩之情、中秋節包含了中華民族濃重的思鄉之情。由此可見,每個傳統節日 在其情感上都會有一定的寄托,那么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在節假日將近的時候開展各類體育游戲活動,以此正確引導幼兒形成正確的思維品德。
比如,在國慶節將近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班內幼兒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班級聯歡會。一方面,在聯歡會上教師可以帶領小朋友們進行“誰是光榮小戰士”的體育游戲,主要是通過擊鼓傳花的方式,讓幼兒通過互相傳遞小紅花的方式進行體育游戲,并且讓獲得小紅花的幼兒說一聲“我是小戰士!”而這樣既可以增強幼兒的體育運動,又可以以體育游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讓幼兒記住革命先烈,同時教師需要贊揚幼兒的勇敢發言行為,幫助幼兒逐漸培養愛國主義的優秀品質。
二、利用親子體育游戲活動進行培育
體育游戲活動不能僅僅局限在幼兒園內部,而且需要利用親子體育游戲活動將幼兒家長也拉入其中。因為,家庭教育是貫穿幼兒成長全過程的,幼兒對于父母的依賴感要遠遠大于幼兒教師,所以父母在體育游戲過程中表現出的言行舉止,對于幼兒的影響程度更為深刻。那么,在親子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需要把握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幼兒教師需要保證親子活動的雙面教育性質,即在教育幼兒的同時也需要對家長進行教育。而這是由于幼兒的家庭環境存在教育差異,有些在城鎮地區的家庭對于幼兒的教育觀念較為開放,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家長幾乎不采取強制措施阻攔幼兒的喜好。而農村地區的家庭一般對于幼兒的教育觀念較為閉塞,尤其是幼兒說到需要自主活動時,由于家長堅信成長在“樹蔭”下的幼兒才是正確的培育方式,所以常常會抑制幼兒的自主意識,而這是不利于幼兒的健康成長的。
其二,幼兒教師需要保證親子活動的教育性質,即幼兒可以充分地從體育游戲活動中體驗到樂趣,也可以充分地吸收道德養分。比如,幼兒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參加學校舉辦的親子體育游戲活動,在該活動中設有“爸爸媽媽背我跑”“親子拉力賽”等親子體育游戲活動。那么,從體育游戲的名稱上就可以讓學前幼兒認識到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詞語,可以提升幼兒的思想道德水準。
三、增加課外體育游戲活動,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目前,很多教師在給學前幼兒上課時總會陷入一個誤區,會認為學前幼兒課就是帶著幼兒在室內開展活動。而這種看法是存在片面性的,由于幼兒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因此這也造成了幼兒在課堂上不能很好地集中精力。所以教師在上課時不應該把課堂僅僅局限于教室,而應該帶領幼兒走進自然,通過觀察和學習培養幼兒認識世界的能力,從而激發學前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比如,在教導幼兒繪畫花朵時,不應該帶著幼兒參照課本閉門造車,不妨組織一次秋游、春游或者野外寫生活動,讓幼兒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走進大自然,通過對于真實花朵的觀察感受美麗、感受真實。再由教師帶著幼兒分析花朵的結構、顏色和造型,結合幼兒的童心創造出更加符合幼兒心性的作品。因此,以這種體育游戲的方式可以培養學前幼兒對于真摯美好事物的熱愛,既有了生活素材的積累,也更便于學前幼兒創造力的發揮。
四、利用體育游戲活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學前幼兒階段,由于幼兒對于父母的依賴性比較強,那么教師可以作為學前幼兒的親密伙伴,這樣就可以讓學前幼兒對教師逐漸地產生信任感和依賴感,同時可以增進師生感情。那么,這就需要教師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從而有利于開展體育游戲教學。并且,幼兒的課堂應該是充滿快樂元素的,所以在進行體育游戲教學時,教師要善于將枯燥知識傳授轉變為快樂的智能開發,對幼兒采取自發性的、引導性的教學模式,讓幼兒能夠在樂趣中自主地進行想象創造。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游戲活動對于學前教育而言,既可以幫助幼兒盡快地轉變學習心態,又可以增強學前幼兒的思想道德水準。那么,這就需要幼兒教師在適當環境下利用體育游戲激發學前幼兒的學習興趣,如節假日、課堂環境等,可以促進學前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王麗.學前教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