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嫩
【摘? 要】今天早晨,寶貝神秘地拿出一張小小的綠色卡片,遞給我,說是邀請家長今天下午去學校聽報告會,是博瑞智家長課堂初一專場——《激發孩子學習興趣與成長動力》。
【關鍵詞】家長課堂培訓;學習興趣;尊重孩子;親子互動
今天早晨,寶貝神秘地拿出一張小小的綠色卡片,遞給我,說是邀請家長今天下午去學校聽報告會,我埋怨她:“怎么不早告訴我?”她卻眼睛朝天,鼻孔里委屈地哼了一下。我意識到她誤解我的意思了,連忙說:“大寶貝,媽媽一定去,保證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媽媽再忙也得給你捧場。”她這才多云轉晴,告訴我:“全班只有10個名額,這是她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我高興地說:“太好了,媽媽一定去。”
中午,匆匆安排好單位的事,我急忙奔學校而來,生怕遲到了,還好,不斷有家長進入校門,我順著人流上到五樓階梯禮堂,里面已經坐滿大半了。抬頭一看,是博瑞智家長課堂初一專場——《激發孩子學習興趣與成長動力》。太好了,最近我正在為與孩子的溝通和成長方面所困擾著,希望找個地方能咨詢一下,今天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不一會,主講教師就上臺了,首先向大家解讀了學生的成長到底是什么在起作用,會場里悄無聲息,大家都屏息速記:以董博士的家庭為例,告訴我們:1.家庭的現狀與孩子的將來無關;2.家長的文化與孩子的水平無關;3.孩子是否健康成長,與家長頭腦中的理念有關系。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幾步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上幼兒園;第二步:幼升小上小學一年級;第三步:上初中一年級。
主講人以詼諧的語調,告訴我們:要想讓孩子能激發成長動力,首先要調整親子關系。
教師熱心地給出一個小貼士:測試一下親子關系好不好?可以回家試試:進門不說話,孩子在那看書,看電視,或看電腦,就在一旁坐下,面無表情,看她的反應。(如果孩子感覺不舒服,那就是出問題了;如果孩子表現得親密,馬上和家長有交流,就說明親子關系很親密。)我回憶了一下,感覺我至少是介于二者之間的狀況。主講教師幽默地說:“你們各位在單位都知道要和主管領導搞好關系,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年節送些禮物,那要和孩子搞好關系,一樣得需要禮物。你得和孩子搞好關系,他才能向你敞開心扉,否則,‘敵人早知道你怎么想的,可你卻一無所知,那這場“戰爭”你能勝利嗎?”會場里一片笑聲。“要想不花錢就搞好關系,我送你們4個獨門秘籍。”家長們都伸長了脖子,側耳細聽:
1.要尊重孩子。讓孩子把話說完,別急著去指責,批評和攻擊孩子,要給孩子緩解壓力的機會,有的通過哭,有的通過傾訴,有的表現在叛逆上:“我不學習了。”我們愛孩子,不僅要愛他的優點,更要包容和接納他的缺點。說了幾句經典的話,對我有所觸動:“孩子有問題,百分之百家長有問題,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會天天向上。”
2.親子之間要有情感互動。當彼此的關系融洽了之后,還要和孩子有交流,我們不僅是他們生理方面的供養者,更是精神層面的供養者。有人總結了規律:60后——打孩子,70后——罵孩子,80后——嘮叨孩子,90后——不管孩子。看看,多么鮮明的時代烙印。初中階段,孩子們有3個節點特別重要,初一上學期,初二下學期,初三上學期。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這3個成長的關鍵環節,把孩子培養好。
3.方法要正確。如果之前的兩項,親子關系和情感交流都做得很好了,那方法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因為好的關系和情感會有緩發性,會自然地帶動孩子去努力地上進的。
4.要堅持到底,我們的目的是培養真正的人。孩子在我們不經意間已經長大了,有的無自尊心,有的無自信心,有的無責任心,有的無進取心,有的無同情心,有的沒有好習慣。我們把這樣的孩子分成三類:有的干脆無自信,有的不夠自信,還有的沒有自信心。所以我們家長的任務任重道遠,要重建孩子們的自信心。不知各位家長是否知道一組數據:每個人走向社會,85%靠人際關系,15%靠頭腦。人際關系的紛擾,影響著人的情緒,和同學,和教師處好關系,就決定著你將來是否能處理好更加復雜的人際關系。
講到這里,主講教師又給出我們不少使用的指導方法。比如:
1.鼓勵孩子大量閱讀,讓孩子覺得值,她才能克服困難去努力。
2.培養孩子學習的信心。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鼓勵是做事之前,而表揚是做完事之后,讓他充滿成就感、認同感。不斷地鼓勵和表揚,交替進行。比如:鼓勵——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3.重點培養學習興趣。大家想:我們做事的時候,如果痛苦,就會選擇逃避,如果感到快樂,就會使人快樂。
4.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這取決于小學基礎是否好,學習方法是否對頭,大腦一旦被激活,那潛能是無限的。
主講教師在這期間講了好多例子,今天的報告會真是讓家長們也一起成長的見面會。從今天起,我要努力改變自己的觀念,改變思路,改變策略,努力去做,和孩子共同成長,要爭做21世紀的好家長。
參考文獻:
[1]李翠芳.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成才之路,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