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江
摘 ? 要:處于快速發展的新時代,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網絡技術與通訊技術不斷進步和發展,這給教育帶來了較大的機遇和挑戰,能夠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與方法的創新。計算機和其應用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融入到了人類工作、學習以及生活當中,掌握與使用計算機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技能。中職院校設置計算機網絡課程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但是目前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當中仍舊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必須要對其加強研究。本文具體分析了目前中職計算機教學當中存在的不足,中職計算機教學在網絡環境下呈現的優勢以及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網絡環境 ?中職 ?計算機教學 ?思考
中圖分類號:TP3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5(a)-0213-02
新時期,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于人們生活、工作以及學習的各個方面,已經成為生產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掌握計算機技術可以提高學生在未來網絡化的社會生活中的競爭優勢。中職計算機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提升學術的信息技術和綜合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要重視對網絡資源和信息的利用,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和能力,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優秀人才的切實有效措施。
1 ?目前中職計算機教學當中存在的不足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不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較大便利,也為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但是目前中職計算機教學當中并沒有充分利用相應的網絡環境,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與手段老化,導致教學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從而使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嚴重落后于計算機行業的發展速度。
1.1 教學內容陳舊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更新完善,教學改革步伐越來越快,科研興教越來越響。但是中職計算機教學課程仍舊使用以往的教材與課程內容,致使教學內容和時代發展相脫節,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這樣以來就會降低課堂教學效率,也不利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1.2 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落后
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運用,豐富了計算機教學內容。但是中職院校設置的計算機的課時非常有限,另外,多數中職院校受教學條件以及設備的限制,無法充分發揮網絡與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手段[1]。有的中職院校當中依然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形式,教師滿堂灌輸理論知識,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互動,課堂教學效率偏低。
1.3 實際應用性較低
計算機專業和其他學科專業相比,在教學內容當中更加注重學生的操作性以及實踐性,然而大部分中職學校對計算機專業的教學活動都缺少實際的應用性。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詳細講解相關的計算機知識和操作理論,可是在實際實踐當中并沒有充分運用,從而嚴重影響著教學質量。另外,中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考核存在許多不足,多數院校都采用單一的筆試或者機試的考試方法,無法真正反映學生的計算機技能水平。
2 ?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呈現的優勢
2.1 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網絡具有較強的廣泛性、開放性以及即時性等特征,可以讓大家看到與了解到大量未知的知識,開闊人們的視野,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計算機的興趣。比如,自動統計和處理數據,繪制圖紙、構建模型等,計算機以其強大的功能,被廣泛應用在了社會的各個領域當中。此外,計算機也能夠呈現出各種各樣新奇的東西,中職的學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逐漸成熟的年齡階段,好奇心較強,他們覺得新奇的東西總是最有吸引力的,就會積極去探索和了解,這樣以來就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 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網絡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的應用非常廣泛,同時具備強大的功能。讓學習者自己去創造一些新穎的東西就是其中的一個功能。比如開發一個APP程序,自己寫代碼建站等,學生在學校學習到這些東西之后,并把其運用到具體實踐當中。學生從最初的一無所知到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知識自己動手創建程序,整個過程當中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有效培養了創新思維能力。另外,在網絡環境下運用計算機讓學生能夠自主發展,自由想象,體驗過程,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2.3 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當今社會對人的交際合作能力要求越來越強烈,真正的成功必須要學會和人合作,和團隊合作,依靠集體的力量與智慧[2]。計算機學習過程當中,也需要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在計算機的具體實踐當中需要多人共同完成,依靠團隊力量。這樣以來就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讓學生真正懂得合作,感受到合作帶來的好處。
3 ?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具體策略
3.1 明確教學目標,引領教學方向
在網絡環境下,要想提升中職計算機教學效率和質量,就必須要確保教學目標具有較高的明確性和針對性,才能引領教學方法,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中職計算機教學的目標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掌握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所以,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把學生的就業問題規劃到考試范圍當中,樹立“就業導向型”教學理念,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促進教學改革。然后根據教學理念來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目標與教學設計,進而增強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操作性。具體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與學習效率。其一,中職院校要改變人才培養目標。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必須要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相適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就業需求與市場要求,優化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3]。其二,把能力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中職計算機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不斷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應用能力與實踐操作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2 借助網絡資源,優化課堂教學
網絡為我們提供了比較寬松的教學環境,中職教師應該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與創新意識,完成計算機基礎教學以后,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來優化計算機課堂教學,根據各個專業的特點添加一些具有彈性的教學內容,從而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手段,讓中職計算機教學更加充實。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面積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使學生學得輕松,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3.3 健全評價體系,重視技能考核
處于網絡環境下,中職院校應該構建一個多元化得計算機教學評價體系,評價主體和評價內容要多元化,評價方式要多樣化,把實踐能力加入到計算機教育考試當中。計算機考試已經由單純的筆試轉變為和上機能力相互結合計算機考試,這樣才能真正解把握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機考試必須要以教材為中心,科學合理的設置考試內容,才能有效考察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
綜上所述,以計算機技術與網絡通訊技術為主要標志的信息技術,對當今社會生產有著較大的影響,使我們的工作方式、學習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也給現代教育帶來了較大的發展機遇。處于這種時代背景下,中職院校應該抓住時機,采取多種形式與時俱進,加強創新與變革。正確對待計算機當中存在的不足,看到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呈現的優勢,明確教學目標,引領教學方向,借助網絡資源,優化課堂教學 ,健全評價體系,重視技能考核,才能全面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使學生最終成為符合信息化社會發展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參考文獻
[1] 呂旺力.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策略反思[J].科技創新導報,2015(36):219-220.
[2] 孫晨暉.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思考[J].學子:理論版,2017(13):3.
[3] 時友訓.網絡環境下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6(2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