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榆婷 蒙清榕 蘇彩紅 林浩
摘 要:自李克強總理2015年提出“互聯網+”計劃開始,農村電子商務迅速崛起,在“互聯網+三農”的趨勢推動下,農村電子商務已呈蓬勃發展態勢。本文以廣西隆林縣精準扶貧政策為切入點,通過調查了解隆林縣農村電商發展現狀,發現農村電商發展的存在問題,就隆林縣板栗產業的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關鍵詞:農村電商;扶貧;板栗產業;對策建議
引言:
現如今,互聯網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與互聯網息息相關。電子商務也在互聯網的發展下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態勢,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和拉動就業的重要推動力。電子商務為消費者開辟了更方便、更快捷的消費渠道,也給企業制造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我國政府及企業十分關注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問題。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戰略,戰略提出,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三五”時期,大力發展農業農村信息化,是加快推動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急切需求。
隆林各族自治縣位于廣西西北部,是廣西僅有的2個各族自治縣之一,也是百色市12個縣(區)中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隆林自然資源豐富,含有大量的銻、黃金、煤、錳等礦產資源;全縣有大小河流118條,在南盤江上,現已建成的國家重點工程天生橋一、二級水電站,水電資源充足。在農業資源方面,隆林縣的桑園、煙葉、芒果、香蕉、甘蔗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豐富。
一、隆林縣農村電商發展現狀
(一)農村電商發展現狀
為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自治縣先后出臺了《隆林各族自治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實施意見》、《隆林各族自治縣農村電子商務兩年實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成立自治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確立了每年財政預算2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全縣自上而下形成了濃烈的工作氛圍和活力,充分的保障機制推動著動自治縣農村電商事業蓬勃發展。據了解,截止2017年底,全縣完成電子形式交易額約4400萬元,其中農村淘寶網1141萬元、京東商城500萬元、蘇寧易購300萬元、樂村淘293萬元、村郵樂購66萬元、農特副產品上行100萬元、城區移動支付2000萬元。縣域電商氛圍日漸濃郁,居民消費方式互聯網化日趨明顯,傳統零售商家上線移動支付和網絡配送業務勢不可擋。據不完全統計,全縣3家大型商超均上線移動支付和網絡配送業務,個體零售便利店上線移動支付比例超過80%,個體餐飲和企業餐飲上線移動支付比例超過99%,上線網絡配送業務超過20%。[1]
(二)板栗產業發展現狀
最近幾年,隆林縣將優勢產業“隆林板栗”產業作為壯縣富農的產業之一,致力于將其打造成為支柱性產業,打造“隆林板栗”品牌。同時,積極引導農民群眾轉變傳統農業發展的思維模式,讓農民加快脫貧致富,尋求產業精準扶貧模式,為產業扶貧探索出新的可行道路。
隆林屬于亞熱帶高山氣候,四季分明,生態環境適宜“隆林板栗”的生長。2018年底,隆林縣已有板栗林面積13.78萬畝,其中初產期0.63萬畝,中產期0.79萬畝,盛產期12.36萬畝。主要分布在沙梨、平班、新州、革步、者浪、克長、金鐘山、者保、革步等12個鄉鎮75行政村,覆蓋全縣農戶數11343戶46506人,其中貧困戶850戶3465人。2017年,板栗產籽0.72萬噸,產值3600萬元。戶均板栗收入達到3173.8元,其中850戶貧困戶總收入269.8萬元,其中貧困戶人口人均板栗收入778.6元。
“隆林板栗”大小適中,肉色淡黃,香甜軟糯,食養俱佳,是遠近聞名的地方特產,堪稱天然健康食品、送禮佳品。近年來,隆林縣把發展板栗產業作為調整林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同時引進新的技術和方法,加強板栗低產林改造,促進板栗增產增收。每到板栗成熟之季,全國各地客商紛紛涌入隆林收購板栗,板栗暢銷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在區內外市場,客戶和消費者都認定“隆林板栗”這個招牌,因此,“隆林板栗”有著自己的品牌價值和市場潛力。2017年,“隆林板栗”經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評審,“隆林板栗”一致通過與會專家的認定,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二、隆林縣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貧困主體意識不高,觀念落后
據走訪了解,在隆林縣城里,大眾對于經商的思想覺悟不高,傳統農耕還是主要占大多數,因此對于新型電商銷售模式的推廣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一方面,地理環境不良好所導致的交通不便,對于生鮮產品等具有時效性的商品不太有利,滯銷是時常會碰到的問題。再另一方面,農戶銷售大都是各自為營,采取單打獨斗的銷售方式,自家的電瓶車將板栗運往縣城銷售屢見不鮮,互相競爭提高了成本,缺乏統一的標識,質量也得不到保障,最終導致的結果是,農產品交易量低、單價不高。通過電商銷售打開新局面仍有很大一部分工作要做。
(二)電子商業園和銷售網點產業配套滯后,孵化基地不完善
隆林縣基礎設施落后,網絡普及率沒有達到標準,導致電子商業園和孵化基地無法像一線城市可以快速投入常規運作,并且商家還多數處在觀望階段,導致電商銷售點的人數寥寥無幾。處在鄉村一級的服務點也有待提高,策劃、農業產業培訓、電商銷售等服務水平仍然低于預期,由于無法提高更好的服務,使鄉村一級的電商服務點信任程度不高。產業園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沒有很好地與電商巨頭企業、高校展開合作,沒有按照計劃進度發展。
(三)人才的匱乏與物流配送成本的制約
隆林縣經濟不發達,地處深度貧困地區,設施不完善,既不能吸引外地人才的加入,也不能留住當地人才,對于生活在封閉的鄉村,青年人往往寧愿到城市里謀工,村子里留下老人帶著小孩生活。而電商培訓需要青年人的加入,在“空心村”無法找到合適人才,最終結果就是電商人才匱乏。在物流的配送成本上,隆林縣地理條件不優越,農村“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存在困難,物流配送成本比較高,是一般城市的幾倍,農產品對其新鮮度要求很高,時效性很強,而滯留導致的最終結果,配送成本的加大會導致盈利空間的降低。
三、促進隆林縣農村電商發展的對策建議
農村電商雖然仍存在不少問題,但電商作為突破口可以給人民帶來許多良好效益是值得肯定與推廣的。在2020年這中特別的時期,在有關政策上,國家應細化、量化,將相關的電商扶持政策完善并實施,將相關的配套措施采取開來,努力打造出電商扶貧的新局面。
(一)相關政策的實施
在政策方面上對電商發展做引導應該從這三個方面出發并落實:
第一,政策上的優惠。對于新興企業來說,財政與稅收減免,即優惠政策,有利于發展。具體措施可以以分為,在財政預算方面上,設立一個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安排,在稅收方面上,給予一定的減免到達支持的目的,針對電子商務的精準扶貧問題,則整合各項專項扶貧資金。
第二,獎補政策。對于新成立的電商網點給予一定的補貼,同時設立統一的電商商務培訓基地進行統一培訓以降低培訓成本。政府也應當對當地電商的宣傳工作給予加強;對本地農特產品,則依據交易額總量,來對企業實施獎補。
第三,政策上的扶持。對于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物流方面上,要有所減免、補貼。扶持物流企業在農村設立,并且建立相關的快遞配送站、配送門店。
(二)保障方面的完善
第一,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扶持,對電商的發展有著更優越的外部環境條件。同時,一系列優惠、獎補、扶持等政策應該互相配合出動,加快電商扶貧工作的進度,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強強聯手給予強大合力。如推動金融機構和電商服務平臺的合作,給予相關支持,實現強強聯合,通過金融機構的資金優勢與電子商務的信用數據優勢相結合,以達到信貸準入門檻的降低、審批環節的減少等措施,也為電商發展提供多元化的思路與發展。
第二,技術上給予大力支持,通過相關的技術指導,以達到提高電商水平的目的。首先,必須引進一批電商人才,讓這批高素質、有經驗、懂管理的電商人才來對當地的電商從業人員進行有關的業務培訓,先強帶后強。其次是,移動、電信等優秀企業的先進技術要充分地發揮出來,提供技術指導的同時也為電商企業鋪好路。
第三,前、中、后端交易平臺的對接的實現,保障電商程序的穩定進行。阿里巴巴、蘇寧、京東等第三方電商交易平臺作為前端的依托,連接市縣電子商業產業園、電子孵化園中端的支持,以及后端的村鎮電子商務服務站相互推動,農業現代化的轉型升級,給當地的農特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場準備多方的銷售渠道。
(三)機制上的完善
為保障電商及其網絡的良性循環,要從其機制開始完善。首先,要對電商網絡市場進行進一步的加強管理,對于冒偽劣產品、商標侵權等問題嚴厲打擊,切實維護商家的切身利益,建立良好的誠信體系,切實保障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權益,督促電商經營者加大對平臺交易的安全性的把控,對于電子商務良性運行有著長足的深遠的意義。然后,政府市場監管部門對于 農特產品的安全監督機制要嚴格把控,將農特產品的各個生產、包裝和運輸等環節做到公開透明。
注釋:
[1]廣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xll.gov.cn/xxgk/jcxxgk/zwdt/zwyw/t130123.shtml
參考文獻:
[1]李慧娟. 廣西橫縣農村淘寶發展對策研究[D].廣西大學,2019.
[2]文慧群. 上思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廣西大學,2019.4
[3]羅夢婕,孟菁菁.農村電商助力扶貧模式現狀及問題——以陜西寧強縣為例[J].農家參謀,2020(15):41.
[4]譚漢元.農村電子商務扶貧的應用與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09):124-125.
項目基金:
2019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立項項目:廣西農村電商精準扶貧的發展路徑研究——以隆林縣板栗產業為例(編號:20191154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