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愈發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億萬農民的期盼,它不僅是從根本上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更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機遇。而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排頭兵,農村干部隊伍的素質能力、業務水平直接影響到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所以進一步建設高質量的農村干部隊伍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于此,現以福建永春為例,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干部隊伍的建設進行分析研究,并對此提出注重思想政治意識的強化;注重干部素質能力的提升;注重干部培養選拔的創新等發展對策。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干部;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D630.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20)06-0034-02
農村干部隊伍作為國家政策的最基層的實施者,同樣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組織者、執行者和落實者,意味著農村干部隊伍肩負的重大的責任和使命,所以進一步建設素質高、能力強的農村干部隊伍至關重要。近年來,福建永春縣高度重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打造“繁榮、宜居、魅力、幸福、富裕、活力”的永春升級版美麗鄉村。而縱觀現階段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和落實,距離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是農民,村干部不僅是農民的一部分,更是億萬農民的領頭羊、排頭兵,農民發展與轉變離不開農村干部隊伍的建設,所以進一步強化農村干部隊伍的建設,對解決好“三農”問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意識滯后于時代發展
縱觀現階段農村干部隊伍的建設,因多數干部自身文化基礎相對薄弱,再加任職前未能參與系統的、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導致部分干部缺乏應具備的政治、思想意識以及相關理論知識,在帶領農民致富發展、推動鄉村文明建設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1]與此同時,部分干部任職后未能積極主動學習,及時更新自身知識,無法正確認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價值觀,使得自身管理理念滯后于現代化農村建設發展,并且很大一部分農村干部往往存在宗族、派系及私心雜念等現象,直接影響到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
(二)能力素質低于新時代工作要求
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現階段鄉村干部老齡化嚴重,大部分干部學歷相對較低,而正因年齡、接受教育程度的影響,導致部分干部業務素質、理論基礎較差,再加上部分鄉村地理位置偏遠,工作條件艱苦,導致鄉村干部工作期間只能非常有限的接觸新事物,所以部分干部眼界較為局限。[2]另外,因農村地區資金、位置、自然環境等方面的限制影響,使得大部分農村干部缺乏應有的系統性、規范性、正規性的業務、理論培訓,再加上部分農村干部因年齡較大而缺乏自我提升意愿,導致部分農村干部能力素質較低,個人能力、素質與當前鄉村振興戰略工作要求有較大的差距。
(三)干部隊伍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縱觀現階段農村地區發展,隨著我國城鎮化的進程,農村勞動力進一步往城鎮轉移,大量農村青壯年特別是優秀人才和高學歷人才外遷并落戶,大部分農村出現人口老齡化、空心化的現象,缺乏優秀“人源”支撐農村干部隊伍的建設,導致部分農村地區干部隊伍呈現出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等不合理的干部隊伍結構。當前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村基層干部接受教育程度較低,并且年齡偏大,甚至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干部未接受過高等教育,并且在村級后備干部儲備方面也非常匱乏。因干部隊伍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專業結構等方面的不合理,這就導致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效果不理想,無法發揮領頭雁作用,嚴重制約當前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落地。[3]
二、發展對策
(一)注重思想政治意識的強化
要想進一步提升農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意識,需要結合以下措施。一是注重宣傳正能量。農村地區人口較為分散,因地理位置、經濟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導致部分農村地區信息交流、交通條件非常不便利,農村干部接受正能量思想洗禮的機會較少。基于此,相關部門可以積極開展樹典型、學模范等活動,深入農村開展正面宣傳教育。二是注重規范履職行為。在現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大部分農村干部文化程度較低,并且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部分農村干部較少接觸外界,這就使得其在分辨一些似是而非思想觀念過程中無法正確明確。鑒于此,相關部門應深入調研,結合農村日常工作、制度執行、紀律遵守、決策議事、社會道德等實際制定相關的制度機制和組織紀律保障。如福建省永春出臺《村級組織負面清單》,進一步規范村級組織履職行為。三是注重以黨建為引領。抓好村級黨組織隊伍建設,多措并舉引領開展上黨課、宣講活動、黨員活動日等各類活動集中對農村干部隊伍開展黨性思想政治教育,促進農村干部樹牢“四個意識”,筑牢基層干部隊伍戰斗堡壘。如福建省永春縣制定方案,選派236名縣直機關科級干部作為宣講員分赴各村(社區)掛村蹲點,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進一步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質、思想覺悟,確保各項工作在基層落地生根,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施行打下良好基礎。[4]
(二)注重干部素質能力的提升
一是注重搭建學習平臺。收集和聯系優秀發展案例,鼓勵和支持農村干部到發達地區、相關企業、示范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等參觀學習,進一步開闊眼界,不斷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管理經驗,實現對管理工作的勝任。[5]二是注重培訓常態化。堅持采取集中輪訓與專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各相關部門要定期組織村主干培訓班、村干部大講堂等集中輪訓,不定期組織專家講座、業務培訓、經驗介紹、討論交流等方式提升村干部專業知識。同時依托黨校、農函大、電大等學習資源,出臺相關政策,分批分期支持村干部參加學歷教育,進一步提升村干部的履職能力和綜合素質。[6]三是注重培養自學型干部。在互聯網和自媒體的新時代,積極引導廣大農村干部通過電腦、手機等工具進行自學,充分利用學習強國等APP學習新思想、新知識、新理念,不斷更新自我,進而適應新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需要,學會用新理念抓好農業農村工作,增強服務群眾的意識和本領,想方設法帶領群眾增收致富。
(三)注重干部培養選拔的創新
針對現階段農村干部隊伍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需要采取以下方式來實現對隊伍結構的優化。一是把牢“政審關”。因農村大量青壯年的遷移,使得農村地區的優秀青年隊伍不斷外流,而這就導致農村組織選人用人更加受到限制。但是需要注意,哪怕是用人選人限制再嚴重,更應明確村干部標準,對學歷、年齡、品行和能力都要作出明確硬性標準,并進行“政審”,讓真正有能力能帶領村民發展的人當選,以此培養造就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質村干部隊伍。二是拓寬“選人路”。注重引導農村大學畢業生、農村青年黨員、大學生村官以及外出務工有見識的青年回鄉參選,增加高素質年輕村干部比例,增強干部隊伍活力。永春縣結合具體情況構建黨政領導干部聯系鄉村人才制度,并拓展鄉村人才建言獻策與參政議政的渠道和通道。針對具備認可度高、貢獻大的鄉村人才,積極推薦為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村班子人選以及政協委員等。三是筑優“引鳳巢”。 注重創優環境,將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注入農村,把優秀人才吸引到農村、匯聚在農村,參與農村發展。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堅持政策留人、事業留人、情感留人,通過安居補助、搭建平臺、技術支持等方式,努力創造條件讓農村留住人才,為農村干部隊伍儲備優秀“人源”。與此同時,突出農村優秀青年人力資本開發,把回鄉農村優秀人才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帶頭人培養成村干部,引領農村優秀青年參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培育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后備干部隊伍,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支持。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農村干部隊伍強化建設,實現對農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的全面振興,充分落實與踐行鄉村振興戰略。鑒于此,需要基于對當前干部隊伍建設尚存問題的明晰,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策來不斷完善與強化農村干部隊伍建設,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 周玉良.關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問題的建議[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5):34-36.
[2] 楊茂義.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農村干部培育研究[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19-22.
[3] 李一凡,朱興濤.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干部培養對策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8(14):48-50.
[4] 黃晨曦.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經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知識經濟,2018(23):12-13.
[5] 陳海燕. 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助力鄉村振興——以江蘇啟東市為例[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8(5):42-45.
[6] 蒲實,孫文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人才建設政策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8(11):92-95.
[責任編輯:王功巧]
收稿日期: 2020-01-11
作者簡介: 林興斌(1987- ),男,福建永春人,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