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麗
【摘要】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對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人們通常認為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在理工學科,但從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初中歷史的學習一樣可以對學生的歸納、比較、推理、判斷等基礎邏輯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并且結合歷史科目自身的學科優勢及發展特點,還可以讓學生在具體歷史發展規律中總結相關知識體系,綜合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水平與質量。
【關鍵詞】初中歷史? 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064-02
在初中歷史學習中,學生應當掌握一定的歸納、比較、推理、判斷等基礎邏輯思維能力,并且將其初步運用于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等基礎歷史發展觀點,進而在考場上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闡述基本的歷史發展規律,揭示歷史事件的本質等。本文根據初中歷史教學實踐經驗,對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手段及策略進行總結,以期為廣大一線初中歷史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利用情境式教學,為學生創建思考環境
當前初中歷史教學大多仍是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注重教師“教”而輕視學生“學”的過程,使得學生思考環境較為狹隘,無法培養學生敢于探索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積極利用情境式教學法,通過營造不同的情境來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點燃起學生思維的火花,不斷的培養其求知的欲望。歷史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敢于挑戰的情緒,利用情境教學法科學、恰當的設置一些疑難,綜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這一課程的教學時,可以首先播放一些當時的影像資料,通過當時美、德兩國遭受經濟危機時底層百姓的生活景象勾起學生的同情心和好奇心。同時通過經濟危機大背景的情境設定,讓學生們站在美、德兩國的角度來思考和討論為何兩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面對經濟危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又有哪些?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發表的觀點進行總結評價,為學生推導出客觀的成因和結果,得出正確認識。通過情境式教學,既能夠讓學生通過現象分析本質問題,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激發學生思維情緒,提高學習主觀能動性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了情境教學法的運用,對學生的思維情緒的激發也格外重要。一方面情景式教學法設置的疑難本身要轉化為思維進行分析推理,如果沒有積極主動的思維情緒,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勢必會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良好的思維情緒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對學生思維情緒的激發,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大膽延伸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
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基礎是學生自身的思維品質,因此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思維品質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進行重點培養。獨立性和批判性主要表現在闡述歷史事件時既能夠遵循客觀規律,又不循規蹈矩,既能夠學習積極成果,又不會亦步亦趨。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歷史不僅需要應試,更多的是要對歷史知識形成吸收、批判、繼承和創新的態度。但目前歷史教材內容涵蓋范圍過于狹窄,教師應當大膽對教學內容進行延伸。讓學生在紛繁復雜的歷史表象中撥開風塵,更加全面、客觀、深入地了解拓展內容。通過拓展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加善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去分析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重視歷史邏輯思維能力與其他學科能力的協調發展
歷史教師在重視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還應該重視邏輯思維能力與其他學科能力的協調發展。從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看出,歷史學科的邏輯思維是很難單獨的出現的,需要結合政治學科的推理歸納,甚至是對數學的思辨能力的綜合。所以歷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要有意識的結合相關學科邏輯思維培養聯系對學生加以專項練習,讓學生在抓住歷史重點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兼顧其他能力的發展,最終形成綜合的邏輯思維水平。
結語
總而言之,歷史科目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重視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情景式教學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思考環境,通過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思維情緒,提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拓展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最后結合其他學科的邏輯思維培養形成綜合的邏輯思維水平。長此以往,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會有質的提高,對于學校的歷史教學水平和質量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夏葉.初中歷史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心得[J].新課程·下旬,2018,(5):202.
[2]魏尚正.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陜西教育(教學),2018,(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