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璐璐
【摘要】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攀升,人民生活條件不斷提高,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普及,都給人民的生產、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網絡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廣泛便利條件的同時,也有一定量的不良思想隨之而來。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德育教育,保證人民整體素質水平的穩步攀升。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主要基地,在此我們對互聯網+技術在中職德育主題班會中的實踐與研究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互聯網+?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德育主題班會
【基金項目】該論文為2018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互聯網+在中職德育主題班會中的應用與研究》(GXZZJG2018B093)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073-02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的發展,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要求“發揮技術優勢,變革傳統模式,推進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把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到德育課教學模式中是十分必要的。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畢竟不同于普通高中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從初中階段開始學習成績就普遍落后,能力水平也相對較低,因此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他們大多都會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歧視,甚至被嚴重忽視,所以造成了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思想也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此外,中職學校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于學習興趣不濃厚,就會把精力分放到其他方面,比如上網,并有可能在網絡中接觸到一些不良的信息,更加影響了學生的思想品德發展。所以作為一名中職班主任,必須對社會發展形勢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能夠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在高度切合中職學生發展的前提下,高效開展德育主題班會活動,保證學生德育工作的高效實施。
一、互聯網+技術能夠有利于教師共享教學資源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倡導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模式已經有人不斷探索,初具成果,教師可以學習這種教學模式,還可以從互聯網上提供的大量的教學素材,根據選擇不同的主題班會內容,搜索下載與班會內容相關的材料,根據班級情況進行修改,為教師備課提供了便利。通過共享其他教師的優秀教學材料,不僅促進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而且提高了主題班會的教學質量。
二、運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學生興趣
在以往的德育主題班會當中,班主任是教育的主體,學生是被動接受教育的對象。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口頭的說教,這種已經沿用了太多個年頭的教育模式學生早已經了如指掌了,新鮮感也早蕩然無存,所以在德育主題班會上班主任在臺上口若懸河,即便再怎么激情澎湃,即便再怎么天花亂墜,對于學生來說也是毫無感觸,左耳聽右耳冒成了普遍的狀態。在互聯網+技術運用形勢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提高學生參與德育教育活動的興趣。例如在教育學生遠離校園暴力的主題班會上,教師就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了從網絡當中搜集到的大量因為校園暴力引發的慘案,有的學生不堪欺侮采取了自殺或者自殘的做法,有的甚至采取了報復性行為,把平時向自己施暴的學生殺死或者殺傷。這些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極其貼近學生的生活,因為和中職學生的年齡相仿,因此更容易激起學生的感觸,學生觀看材料格外認真,在之后的討論中積極發言,原來那種班主任自言自語的狀態完全消失了,因此主題班會的效果也十分理想。故此,運用互聯網+技術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參與主題班會的興趣。
三、運用互聯網+技術加深學生體驗
傳統的主題班會教學中,教師在講臺上樹立權威,一本正經地說教,會逐漸拉開與學生的距離。如果利用互聯網+技術在主題班會課上進行體驗式教學,讓學生體會到一種溝通后的幸福體驗,一種自我實現后的幸福體驗,一種情景模擬后的情感體驗,比教師的說教影響更大,更能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職學生當中出現了一些互相攀比、炫富的現象,導致部分學生思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對于物質生活的過度追求和對于精神生活方面的過度匱乏之間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脫節,長此以往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必將出現更大的問題。班主任可以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加深學生的體驗,提高教育效果。例如在主題班會上,班主任給學生播放了影片《背起爸爸上學》中的片段,片中石娃的家境貧寒與學習的刻苦,姐姐為石娃上學付出的巨大的犧牲,父親為了不牽累石娃自尋短見的做法,石娃背起爸爸上學的背影,都對學生形成了巨大的震動,學生們被深深感動了。之后班主任又給學生播放了大量家境貧寒卻通過自身的努力最終取得成功的案例,用這些更加直觀、實際的材料極大激起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了人應當具有更高層次的追求,更認識到了過分注重物質生活是一種淺薄無知的表現,極大提升了主題班會的教育效果。
四、運用互聯網+技術豐富教育素材
畢竟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牽涉到了所有的學生,也涉及到了所有的老師,因此中職班主任在德育主題班會的工作當中應當注意積極發動學生,讓學生能夠提供更多的教育素材,為德育主題班會的開展,為學生整體素質水平的提升添磚加瓦。例如班主任建立了班級師生互聯QQ群和微信群,然后號召全體同學加群,班主任可以在群中發布德育教育的材料,組織學生開展以德育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把主題班會開到了線上,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提高了主題班會的教育效果。同時,班主任還可以布置給學生一定的任務,比如讓學生深入到校園里、社會上、生活中,搜集那些文明和不文明的現象,并用手機記錄下來上傳到群里。這樣一方面豐富了教育素材,另一方面學生在記錄的過程中就已經對文明與否有了一個明確的判斷,可以促使學生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讓學生自覺做一個文明的人,保證了主題班會教育的效果。
五、運用互聯網+技術有利于實現教育目標
中職主題班會以說教形式居多,生硬的說教使教師難以開展有效的教學,更不利于教師實現教育目的,讓學生受益。互聯網+技術則是將教學的重點、難點以直觀的方法呈現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這節主題班會課的興趣,從而主動學習,有效突破教學設計中的重點和難點,從而實現教育目標。例如,在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的主題班會中,教育目標:使學生了解溺水的主要原因,懂得自救的方法,強化防溺意識。互聯網+技術通過小游戲,讓學生操作人物去模擬情景,從模擬溺水中體會到溺水的主要原因,選擇溺水自救方法,通過模擬情景讓學生體會失敗,這樣才會把預防溺水落實到行動上來,懂得自救,達到教育目的。
總而言之,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對于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班主任來說,既是一種動力,又是一種考驗。中職班主任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緊緊把握科學技術發展的脈搏,把互聯網+技術同德育主題班會深度融合起來,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水平,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多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陶芳芳.“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德育教學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 2018(18).
[2]馮倩.“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德育教學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7.
作者簡介:
唐璐璐(1987—),男,廣西南寧人,講師,本科,任職于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研究方向:中職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