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華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學生學習獨立性的培養,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增強內在的主動性和責任感,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并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此外,教師要明確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也要明確教學對象的學習風格特點,創造合作學習的條件,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進行合作和交流,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綜合素質
通過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教師要主動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教學活動,并合理利用合作學習模式,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使其主動參與學習。同時,教師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也可以保證學生在短時間內落實學習任務。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要營造出合作與競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通過自我管理,提升學習效率。目前,在教學實踐中常用的合作學習模式,主要有競爭模式、伙伴模式以及角色扮演模式。在競爭模式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會為各個小組下達學習的任務,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任務的學習。在競爭的模式下,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積極性比較高,學習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而對于教師而言,教學效率也更加明顯。所以,競爭模式要求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選擇成績最優秀的小組,這也讓小組內的學生不斷地調整各自的學習策略,不斷地挖掘各自的潛能。相對而言,伙伴模式的合作學習小組之間沒有競爭的關系,教師更加強調小組之內學生的共同協作,因此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互助、分享等積極的親社會行為品質的發展。而且對于學生而言,為了在小組內有更加優秀的表現,學生會在自主性方面進行提升。為了使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來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掌握運算的規則。所以,有效地開展小學數學的合作,需要教師巧妙地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來進行合作學習的活動設計,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熱情。
一、正確認識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和意義
合作學習這種理念和方法是近幾年才提出來的,主要基于建構主義的思想觀念。由于考慮到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對于抽象和直觀之間關系理解經常會出現一些困難,因此合作學習可以很好地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困難,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同時也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綜合數學能力的提升。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對合作學習,以及其他各種學習方法的價值和意義進行系統的分析。我認為,合作學習對于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以及提高他們數學的應用能力來說,具有多方面的積極的意義和價值。
(一)將合作學習的方法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應小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
我們的教學方法要適應學科內容的需要,也要適應學生學習特點的需要。小學生正處在好奇心旺盛,注意力難以集中的時期,對于活動參與積極性很高,并且這個年齡階段也是他們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形成邏輯思維的時期。基于此,在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的數學分析邏輯思維的能力,但是考慮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以及思維方式的差異性,我們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在合作中互相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組織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主性,讓他們的思維能力也在合作學習中得到促進和提高。
(二)將合作學習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顯著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的呈現方面,也會體現在學生的參與主動性方面,而合作學習這種方法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小學生為了在小組中有優質的表現,為了給小組做出更多的貢獻,不管是在競爭模式、伙伴模式,還是角色扮演模式下的小組合作學習中,他們都力圖為小組做出更多的貢獻,表現出個人更高的價值。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設計,讓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被充分地激發出來,因為在內在動機的促進之下,學生才能真正地發揮出各自的潛能,在數學的學習中遇到困難,努力地解決這些困難。
所以,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法,對于數學這樣的學科而言,是具有積極的價值和意義的。我們不僅要重視,而且要進行創新的教學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提升這種合作學習法的實效性。
二、通過優化小組成員來提升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合理分組,考慮到學生能力方面的特點,讓小組之內的學生可以相互的取長補短。而在小組之間要保持各個小組實力相當,具有競爭的可能性,這樣才能便于我們靈活地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進行合作學習的安排。在具體的分組過程中,我們一般會考慮到學生數學學習的成績表現情況,讓每個小組當中既有成績優異的學生,也有成績平平,甚至比較落后的學生。從性格特征方面來看,讓學生的氣質秉性性格特點,也有一定的互補性。這樣,他們才能在組織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合作。否則如果一個小組中學生都是爭強好勝的,都想當一個領導者,那么他們很難會友好地進行合作學習。而且,我們也要考慮到為了讓學生在小組中都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不管是性格外向活潑的學生,還是內向安靜的學生,都要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都要充分地參與進來。所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輪流承擔小組中的學習的工作和任務能夠嘗試不同的角色,這樣他們的性格可以得到完善,以及自信心都可以得到適當的增強。
因此,合理分組需要教師考慮的問題是比較多的,只有真正尊重學生的特點,一切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把學生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既有理性思維,又有情緒情感的人,我們才能把學科教學活動組織得更加符合學生的特點,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理解和被支持。因此,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活動的教學效果,也讓合作學習極大地促進學生綜合數學能力的發展。
三、通過結合有效的系統評價來促進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以及學習教師的反饋和評價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他們該實現什么樣的目標,怎么規范自己的行為,這些都需要教師將主導作用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每次的合作學習結束以后,教師都要觀察學生的表現,并且及時地做出評價:一方面關注學生合作學習的結果,對他們合作學習的結果進行點評,另一方面對學生合作學習中的精神狀態等進行評價,促使學生對一些重要問題的思路更加明晰,從而對他們今后的合作學習做出切實的指導。另外,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關注那些綜合能力比較弱的學生。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具有很強的差異性,因此教師的評價要特別針對這些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鼓勵,讓他們因為自己的進步而感到喜悅,增強他們內在的學習動力。所以,對于教師而言,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另外,教師也要注意分層進行評價,關注到不同層次的學生,關注到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到個別小組為什么在合作學習中完成任務又快、質量又好,他們取勝的因素到底是什么。通過對這些內容的分析和總結,我們可以讓所有的學生都能深受啟發,從而在各自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吸取寶貴的經驗,讓合作學習的效率不斷提高。評價關注整個教材過程,既有開始又有中間的進行步驟,也有結果的部分。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對于學生和教師而言都是一個相互促進互動的過程。
四、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在合作學習中設置合理的任務
將合作學習法運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認識到學習的過程是由任務導引著學生合作學習的,所以對于合作學習活動的任務設置,我們一定要做到科學合理。那么,什么樣的任務才是科學合理的,什么樣的任務才是有必要進行合作學習的呢?我們都知道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是與傳統的教師講授法結合起來用的。那么,小學數學教師就要結合具體的教學任務來進行安排,如什么樣的內容適合集中進行講解,什么樣的內容適合進行合作學習,這些要能夠分得清。一般來說,適合進行合作學習的任務是學生在掌握了一些基礎的概念原理的基礎上更加考驗學生思維靈活性的任務。這些任務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是如果大家一起寫作,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可能就會很快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所以,適合合作學習的任務一般是具有一定難度的任務,另外也有一類學習任務比較適合進行合作學習,那就是教學中的一些重點難點的內容。對于這些基礎的概念原理,小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所以通過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等不斷地讓學生進行練習,促使他們更加扎實地掌握這些基礎知識。什么樣的任務適合進行合作學習,教師是有清晰的認識的。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設計環節把這些內容進行體現,并且在實踐中根據具體的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和調整,讓教學的過程越來越優化,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有更多的獲得感。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工作中,合作學習模式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這種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之下,小學數學教師要更加主動地將講授法、合作學習法、自主學習法等結合起來,讓學生習慣采用綜合的學習方法來進行學習。而合作學習法,對于學生數學學習品質以及社會交往品質的形成,都有很強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合作學習,并且在教學活動中加強合作學習的設計和實施。小學數學教師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目前的認知發展的特點進行有效的選擇和合理的安排。
參考文獻:
[1]羅銀萍.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
[2]張寶.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
[3]楊慧青.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J].好家長,2019(12).
[4]胡茂軍,彭艷.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9(5).
[5]蔡雪梅.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