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蕊
摘 ?要:中職體育教學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還能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新課改下,對中職體育教學進行創新,能夠展現體育魅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其在活動中能夠增強身體協調能力,并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本文從不同的維度提出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有效建議,旨在為中職體育教學老師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 ?中學生體育 ?團隊精神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5(a)-0120-02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an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 sports spirit, but also ensur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innov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an show the charm of sports,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fully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so that they can enhance their physical coordination ability in activities, and subtly cultivate students' team spiri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effective Suggestions from different dimensions to cultivate students' team spirit in P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iming at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PE teachers to cultivate students' team spirit.?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eam spirit
團隊精神是服務意識、協作精神及大局意識的集中體現,也是整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統一。團隊精神對學生而言,既能夠提高學習效率,還可拋開個人主義,為團隊或班集體的利益貢獻一份力[1]。體育活動則是最能體現學生的團結意識與團隊精神,如何開展體育教學培養中職學生的團隊精神是教師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1 ?中職學生缺乏團隊精神的原因
大多中職學生均為獨生子女,家庭成長環境容易使其產生強烈的個人主義,也導致學生缺乏分享意識與團隊合作意識,不愿為團隊犧牲個人利益。此外,學生的性格差異會導致在團體合作用發生爭執與矛盾,也有些學生不善于表達,在談論過程中會自我束縛,無法與人溝通和交流;有的學生思維跳躍,難以服從集體的安排,進而會降低參與團隊活動的積極性。
2 ?培養中職學生團隊精神的策略
2.1 設置小組競爭,增強學生的大局意識
中職體育教學要改變以往教學形式,更注重于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與互動,從而能夠在小組合作中,增強學生的大局意識,為集體榮譽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勞動力。因此在教學中需以學生為課堂主體,設置小組競爭教學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學習活動,形成以爭取小組利益為目的,經過競爭的考驗不僅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磨練自我意志,還可培養學生在團隊活動中的相互配合,為團隊爭奪榮譽。
以“快速跑”教學課堂為例,教師首先向學生明確這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為途中跑上下肢擺蹬協調配合動作,其課堂活動形式則為迎面接力比賽,教師演示主要動作之后,合理安排學生分組。其次,教師將每一組對應的選手安排比賽順序,并在50m跑道上快跑需要注意的事項,學生以團隊為單位進行頻繁的、開放式的、制度化的交流;體育教師并設置評分制度,根據每個人的表現與動作的準確性評價小組成績,小組的成績與個人的成績相掛鉤,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拋棄個人主義,將團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活動中顧及大局,形成良好的團結意識。如此一來,學生在團隊意識上逐步達成共識,從而在小組活動中保持持久的穩定性。
2.2 設計團隊游戲,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團隊活動首先是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中,只有提高學習興趣才能夠讓課堂教學事半功倍,提高教學效益。團隊游戲則是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喜愛之情,感受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性,有利于學生在團隊游戲中培養協作精神。此外,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機會,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而使每位學生都能夠主動、積極參與實踐活動與團隊互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2]。
以“貼膏藥”為例,對團隊游戲進行創新,例如增加刺激性項目“抓人”,由2人一組變成6人一組,一組學生站成圓圈成為追人者,另一組學生則成為被追者,用于圍成的圈子套住對方,根據每個小組抓到的人數,且符合游戲規則,即可作為游戲成果。教師設置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等獎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2組PK時都能夠戰略性地套住對方,這說明小組的成員都會相互協作,讓全組組員都能勝利。由老師進行計時,統計在一定時間內抓到的人數,輸的隊伍需要進行一輪“傳球游戲”,在傳球過程中能夠一次性通過則結束懲罰。這樣不僅能夠促使不愛運動的學生通過體育游戲鍛煉身體,還可以與他人培養默契與情感,增進團隊之間的友誼與凝聚力,從而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2.3 增設拓展訓練,提高學生的服務意識
素質拓展訓練是在體育教學內容上延伸訓練內容,在教學中不斷創新,素質拓展訓練能夠幫助學生促進全面發展,鍛煉學生的自信心、耐心、溝通能力,甚至在團隊合作中能夠使其主動幫助別人,增強服務意識。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增設素質拓展訓練是樹立學生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團隊精神,增強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3]。
以“孤島求生”這一項目為例子,教師首先將學生隨機分組,分為盲人、啞巴及健全者3個小組,并根據擬定的順序(盲→啞→健全)將組員分別帶上模擬的島嶼(盲島、啞島及安全島)中,島嶼之間相距一定的距離。在活動過程中,需要根據規定盲人必須戴眼罩,啞巴用膠布封閉嘴巴,然后在島嶼上放置物品,擬定任務單,由小組的指揮人員根據任務單找到相應的物品完成任務;如盲人尋找球體,并將球放置垂直距離(10~20m)的水桶中,全部組員完成后才可到達安全島,否則在30min內盲島沉沒,挑戰失敗;而啞巴只能在25min內幫助盲人移動尋找木桶,而健全者在安全島上口語指揮或給予提示,說的字數不能超過10個字。教師則詳細觀察和記錄每組學生的表現,訓練結束后,發表個人的心得體會,都表示活動中都能夠懂得幫助他人,意識到互幫互助的重要性。
2.4 注重教學總結,培育學生集體榮譽感
任何的教學形式都需要教師和學生不斷總結與反思,這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才能夠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提高課堂效益。另外,也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例如在分組時,都會出現男生一組和女生一組的情況,這樣會造成學生存在性別歧視意識,男生認為女生的力氣小,不愿與其一組;女生則認為男生不夠細心,排斥與男生組隊。教師則需要對其進行引導和反思,讓其逐漸理解團隊協作的意義,并使學生主動為團隊作出努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體育教學中設計團隊建設教學模式,圍繞團隊精神開展體育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主觀意識。在教學活動中不斷感受團隊帶來的利益與成長經驗,充分理解團隊與個人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潛移默化形成團隊意識,從而有效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參考文獻
[1] 王利君.中職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J].課程教育研究,2019(30):213.
[2] 黃克彬,江武貴.“團隊建設”模式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2):136-138.
[3] 孫兵蘭.淺談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0):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