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大鵬
【摘要】初中地理老師普遍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明確教學難點,主觀性較明顯。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老師要積極實現突破,尋求對策,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從三方面入手,詳細介紹初中地理常見教學難點及對策,以實現突破。
【關鍵詞】初中地理? 常見? 教學難點?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4-0197-01
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視地理學習方式的轉變,要與學生自身的成長規律相結合,以編制與學生實際需求相符的教學方案,以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老師非常重視初中地理的教學難點,其處理質量會嚴重影響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影響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結構與整體的認知。教學難點指的是初中地理知識中學生掌握難度高與理解難度高的部分,究其實質主要是教材和學生間的矛盾突出,會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絆腳石,阻礙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
一、初中地理教學難點的意義
1.有利于學生創新學習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解決教學難點的過程是學生學習方法轉變的過程,增強學生熟練轉換的能力,促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比較法、地理模型法、讀圖法與觀察法等學習方法。例如:在緯度原理與差異的學習過程中,需選擇比較法;在等高線、經緯線等的判讀過程中,需選擇地理模型法等,以降低學生地理知識學習的難度,提高教學效果。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初中地理教學難點的存在,有利于老師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的創造能力,難點的存在在于突破,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奠定基礎,且學生需進行大膽的質疑與設想。對教學難點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發現主要是由學生缺乏創造力造成的,因此,突破教學難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有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
曾有人說過“教學以高水平難度為基礎,掌控好難度,才能激發智力,滿足正常工作所需的營養需求,為學生思維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教學難點的存在則是思維活動的難度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初中地理常見教學難點的種類
1.識記性難點
識記需要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識記與再呈現,清晰的將所學地理知識進行呈現,并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初中地理知識中,較松散、不集中的地理知識均屬于識記性難點的范疇。例如:商品糧食基地、省級行政區以及大洲分界線等,學生混淆的紀律較高,因此,學生需要找出記憶的訣竅與規律,無法長時間的清晰記憶。
2.抽象性難點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地理原理、事象成因以及地理概念等均屬于抽象性的范疇,對學生的空間聯系能力與想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普遍會成為老師日常教學中的難點,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與實現自我突破的瓶頸。通常情況下,空間想象具備靈活性高、分散性大以及綜合性強等特征,就會成為地理教學中的難點,例如:地球公轉與自轉、地球運動等,由于上述只是較為抽象,相對于初中生來說,理解難度較高,很難清晰的理解白天黑夜的產生是由地球自轉造成的,不同時區也存在著時間差,導致學生出現太陽高度角、晝長夜短、晝短夜長等問題。
3.應用性難點
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地圖使用以及相關原理、地理現象以及地理問題等均屬于應用性難點的范疇,例如:雨帶轉移、等高線判讀以及經緯判讀等。一般情況下,應用性難點需針對應用問題進行突破,巧設問題梯度,將模型、實物、圖表等應用于教學難點解決之中,以逐層逐層的引導、啟發學生進行深入分析,以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解決初中地理常見教學難點的對策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注意拓展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掌握能力與理解能力等。老師需根據教學內容的難度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以有效排除地理教學中的難點。
1.通過直觀教具解決教學難點
地理研究涉及的學科知識眾多,且跨度大,以目前初中生的見聞與視野來看的話,是無法掌握與理解的,老師要選取多種方式,運用多種途徑幫助學生記憶與理解教學難點,多選擇直觀、具體與形象的方法進行,理性分析地理知識,做好新舊知識的聯系,將抽象化的知識具體化,以保證學生能夠長時間的記憶與熟練運用地理知識。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的呈現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地球運動相關知識的教學過程,通過動畫向學生展示地球自轉、公轉以及黃赤交角等知識點,老師從旁進行解說,讓學生集中精力,在腦海中清晰的認識到地球運動是同時發生的。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使得地理知識更加形象與具體,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突破教學難點的瓶頸。
2.通過順口溜、口訣等降低學習難度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根據規律總結的順口溜與口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與記憶。多多選擇諺語、民謠等開展教學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而且學生較為感興趣,從而更好的理解與熟練運用。例如:在疆域一文的教學過程中,從而學生均表示記憶難度較高,常規記憶法使用不通,就需要順口溜、口訣等,以大大降低學生的及疑難點,如“北俄蒙古,東朝鮮……南三國老、緬與越南”。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再進行簡單解釋,以增強學生的記憶點。在商品糧食基地教學過程中,由于糧食基地分布在全國各地,因此記憶難度較大,因而編成記憶口訣讓學生記憶,梳理學習的難點,“北面松嫩與三江,南面珠三角,長江區域尤其多,三湖二江再加成都”,同時強調商品糧基地均存在平原地區,再結合地形、湖泊、河流等濟寧記憶,以降低學生記憶的難度,提高教學效率。
3.利用自主探究實現教學難點的突破
初中地理屬于綜合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對實踐性的要求較高,老師需適時放手,讓學生親自與新鮮事物接觸,完成自主探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中國行政區劃》的講解中,可利用拼圖進行教學,既能夠讓學生掌握省份形狀與位置,讓學生完成拼圖,并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聯想省份輪廓像哪個動物,同時向學生詢問省份簡稱,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做到知己知彼,熟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突破教學難點瓶頸,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柏.淺談新課標下初中地理教學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126+157.
[2]金翠翠.初中地理交互式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98.
[3]呂健.淺談提高初中地理課堂高效性的教學方法[J].才智,2019(30):59.
[4]陳敏.放手讓學生動手實踐,突破初中地理教學重難點——以“降水的變化與分布”第一課時教學實錄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