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平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初中英語教學作為重要基礎學科,有其一定的重要性、作用性。本文通過對發揮“鯰魚效應”,激活初中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分析研究,采用理論概述、問題分析、對策提出、案例列舉等,將“鯰魚效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激活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發揮進行論述,為我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依據參考。
【關鍵詞】“鯰魚效應” ?初中生 ?自主學習能力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120-01
前言
通過對發揮“鯰魚效應”,激活初中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分析研究,結合問題現狀,提出相關優化對策,主要包括:提升教師能力及專業素質、采用“合理打壓”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形式結合“鯰魚效應”等,并結合素質教育、核心素養實質精神,為激活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打下重要基礎。
一、“鯰魚效應”概述
“鯰魚效應”是一種激勵型促動理論,它不是單一片面的情況反映,而是更為科學、合理的系統布局。鯰魚效應主要應用于企業管理、人力資源、團隊建設等方面。從理論層面來講,“鯰魚效應”主要是指鯰魚在活動中對其周邊小魚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威脅其生命安全,但與此同時又激發了小魚的求生欲望,使小魚不斷努力去尋找新的求生方式及出路,最終強化了小魚的生存能力及適應能力。所以,將“鯰魚效應”應用到企業發展、團隊建設中去,對那些不作為、不上進的思想等、靠員工進行針對性刺激與打壓,使其感受嚴重的危機感、緊迫感,進而起到激發、提升其工作效能、作用發揮的實際目的。因此,從一種激勵及調動方法理論來講,“鯰魚效應”具有一定的應用性及效果性。
二、目前影響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教學形式枯燥、單一
初中階段作為學生重要轉折時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及關鍵性。但通過筆者對部分初中英語教學實地走訪調查發現,普遍存在教學形式枯燥、單一等情況,具體如下:第一、教師主導地位不變,都是由教師進行理論講解、習題下發,學生按部就班進行接收學習,長期以往下去不利于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與激發。第二、英語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需要學生對大量詞句進行記背,而記背方式多為課本式強性記憶,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極度厭煩心理與抵觸情緒,更何談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因此,教學形式枯燥、單一是目前我國初中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阻礙之一[1]。
(二)教師能力及專業性有待提升
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不是短期的培養形成,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及耐心教育,這就需要初中英語教師自身能力及專業性較高。但通過走訪調查發現,我國部分初中英語教師能力及專業性偏低,具體如下:第一、教師能力有限,教師作為課堂教學開展的重要主體,對提升教學質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尤為重要,但部分初中英語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實踐技巧,更缺乏課堂氛圍及學習興趣的調動能力,導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活困難[2]。
三、利用“鯰魚效應”,激活初中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措施
(一)提升教師能力及專業素質
“鯰魚效應”的課堂教學發揮應該從提升教師能力及專業素質開始,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結合素質教育理念及核心素養培養,不斷提升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及應對能力,定期、定時舉辦相關教師日常培訓,如:心理學、教育學、人文學等多方面專業課培訓,強化教師的職業性及專業性[3]。
(二)采用“合理打壓”教學方式
“鯰魚效應”的實質性是“合理打壓”,如何將打壓進行合理化、科學化,是初中英語教學中激活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核心所在。筆者認為這種打壓性應該從學生性格、心理、成績等多方面考量,不同學生的打壓承受能力也截然不同。如性格外向開朗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加重打壓;對于性格較為內向、沉默寡言的學生教師應適當減輕打壓程度。具體案例如:在初中英語冀教版七年級上冊中,在對其單詞“blouse”女襯衫,進行提問講解中,該女同學忘記單詞翻譯時,教師可以讓同桌的男同學給予解釋,待該男同學解釋完后,教師可以說“這個單詞既然是女襯衫的意思,女同學更應該了解掌握啊”,這種輕度的小打壓,使該女同學一定感受一種緊張感、尷尬感,通過這種心理變化產生,其后必定自主性進行努力學習,進而起到提升該同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實際作用。因此,以上小案例主要針對打壓形式、打壓力度進行闡述,而在實際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還要結合具體情況,針對性打壓[4]。
(三)豐富教學形式結合“鯰魚效應”
首先,基于現階段我國初中英語教學問題現狀,根據“鯰魚效應”原理,對其現有教學形式進行豐富創新,具體如下:第一、采用“角色轉換”,將學生確定為初中英語教學主體,即學生式主導教學模式,而教師作為引導者、聆聽者可以身居幕后,給予學生充足的展示空間及平臺,如英語演講、課文朗讀等,一旦出現學生對某一問題不解時,教師不能馬上給以答案,讓學生變成一群“沙丁魚”,應該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教師可以對其進行針對性引導,調動學生的解題欲望及興趣,正所謂教師要做一條“懶惰”的“鯰魚”,讓“沙丁魚”們“勤快”起來。具體案例如:在初中英語冀教版Unit 1:stay healthy中對其重點單詞stomach、fever、pain進行講解中,教師可以對學生說“今天你們老師,應該對這三個單詞進行自述講解及造句”,日后教師通過小組劃分、小組學習等方式,讓學生自主探討、自主學習,學生會出現異常興奮表現,在小組討論學習中對其造句He had an upset stomach;My Uncle Jim had a high fever;To help ease the pain, he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area with a hot water bottle等。教師在此時候可以對各個小組表現進行肯定,有效的激活了初中英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5]。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發揮“鯰魚效應”,激活初中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鯰魚效應”概述;目前影響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因素,教學形式枯燥、單一、教師能力及專業性有待提升;利用“鯰魚效應”,激活初中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措施,其包括提升教師能力及專業素質、采用“合理打壓”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形式結合“鯰魚效應”等,從多方面、多角度將“鯰魚效應”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激發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進行闡明,為下一步工作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童梅珍.發揮“鯰魚效應”,激活初中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J].英語教師,2019(06):126-129.
[2]劉芳.“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教師,2019(06):121-122+125.
[3]董梅.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5):173.
[4]巫建芬.也談鯰魚效應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物理教學探討,2017(06):38-39.
[5]高憲萍.合作學習在師范??圃盒S⒄Z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01):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