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蘇梅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小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購買,大到航天事業中的衛星火箭的設計,都需要用到數學這門學科。數學以及邏輯性與嚴謹性著稱,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們才正式開始接觸數學這門學科,難免會產生抵觸心理。小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可能會感到十分吃力,面對具體問題時候會手足無措。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是整個數學體系中最為基礎的部分,在小學時候打好數學基礎,為以后升初中,高中以及后續工作都能夠奠定良好的基礎。學好數學,重要性不言而喻。
【關鍵詞】小學數學 ?探究學習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9-0168-01
1.前言
小學生們在小學階段初步接觸到數學,其數學基礎薄弱,開始學習對于數學的基本問題分析意識。但是,隨著小學年級的上升,對數學的一些理論研究初步接觸,小學生可能在小學高年級的時候學習數學,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在這一點上,學生需要不斷提高他們的知識和學習能力,以便他們能夠解決更深層次的數學問題。如何教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值得老師考慮的問題。作為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都較為活潑,自主探究性學習必將成為未來教學課堂的一種新型授課方式。當我們在課堂氣氛中活躍時,我們可以用他們的知識幫助學生。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本文在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小學數學探究學習的幾種方法。闡述了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2.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2.1學生在課堂上與老師互動不積極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很多學生都害怕老師的問題。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害怕老師的提問過于簡單,或者自己回答不恰當而被同學所嘲笑,被老師所批評。這里有學生往往是由于自身數學基礎差,或者自卑心理所造成的。在傳統的教育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師生差距的不可逾越的習慣。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照顧這些學生,并積極與這些學生互動。建立他們的自信心,走出心理盲區,直面自身,努力提高自身的數學水平。
2.2學生缺乏分析問題的意識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看似簡單,實則教師需要做的準備較多,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時間緊,任務重。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教會學生非常多的數學知識,這極大的考驗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因此,在課堂上能夠留給教師和學生的互動環節時間就非常之少,加上課程內容對于學生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學生在提問環節時候,如果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話,往往對所提的問題邏輯不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3.小學數學探究學習問題的解決方法
3.1培養學生積極面對問題的意識
很多數學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發現問題,并且提出問題是人之常情,然后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并且不能夠及時提出,總是在發現問題之后讓問題擱置。許多學生在遇到比較難的數學問題之后,往往選擇逃避的態度,這種態度不僅是缺乏面對問題的勇氣,也是對自身的學習不負責任的表現。學生的這種態度不符合當代學生的基本素質。如何解決這類問題,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深入的討論。第一,幫助學生首先分析問題的來源,問題是具體來自哪方面?是關于空間幾何,還是函數代數。第二,在分析完問題來源之后進行下一步解決問題,例如,在題目中找到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必備條件,已知量,未知量等。
3.2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
在分析完問題之后,下一步就要進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能夠保持思路清晰。學生的思維邏輯可以清晰,有條理,并且在解決問題時非常有幫助。但是,在解決了數學問題后,不能說正確的結論是可以的。應該回過頭來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自己在解決問題之后的收獲。數學論文不僅有填空問題,多項選擇題,還有回答問題。學生不僅需要得出正確的結論,而且他們的思維邏輯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解題步驟正確邏輯嚴謹。在解決問題時,不僅要解決問題,還要做出最終答案。得到正確答案后,應該將答案替換為原始問題進行論證。
4.結束語
總之,探索學習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方法,這種學習方法也能夠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得以體現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具備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學生需要不斷提高他們的知識和學習能力,以便他們能夠解決更深層次的數學問題。如何教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值得老師考慮的問題。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通過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夠幫助教師們更好的教好小學數學這門課,幫助學生掌握好這門基礎性學科為將來的學習生涯以及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榮華. 小學數學探究學習的幾點思考[J].新語文學習:教師, 2016(3):123-124.
[2]馬延青.關于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學習模式的幾點思考[J]. 學周刊:中旬, 2017(1):101.
[3]高麗霞.對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 2018(41):76.
[4]張春梅.對提高小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幾點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1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