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媛
摘要:在現在這個信息化技術發達的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有了前所未有的局面,特別是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對財會方向的影響與滲透受到了各個行業內工作人員的重視。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為我們制造機遇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本文就會計人工智能存在的風險展開了分析和討論。其中不只是對工作人員的失業風險進行了分析,還對工作內容的信息安全風險展開了討論。并且對此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幫助管理會計轉型工作的開展的同時對人工智能風險進行預防。主要是為了提高我們對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進行應用過程中的風險防范意識,讓人工智能技術在會計領域有一個好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人工智能;會計變革;風險控制;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08-0179-02
對目前階段的互聯網發展狀況進行觀察可知,其速度是非常快的,對于相關技術的影響也是很深的。受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影響,使得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空間更為廣闊,不只是對于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還有機器的自我學習。在這里我們要說的是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的應用。它的精確度非常高,穩定性能也不錯,對于會計工作的開展很有幫助。
一、人工智能是如何影響會計領域變革
因為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使互聯網的應用范圍在不斷的擴大,由此也使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出現在我國的企業管理當中。全新的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對目前階段的會計工作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極大地改善了信息收集的效率,其正確性也有所保證。現在的會計工作開展,一般是先對會計財務系統進行處理,并沒有脫離傳統的工作流程,仍然是采取憑證編制的管理模式,對企業內部的賬目進行歸納和管理。長時間的工作會使財務數據對市場的分析不夠準確,畢竟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這時,就得依靠人工智能系統,對相關工作的效率進行提高,使公司能夠根據相關的分析數據做出正確的發展方向。
二、會計人工智能存在哪些風險
1財會人員失業風險
現在有很多的財會人員做著數據輸入、賬目統計等工作,這些工作不僅耗時耗力,還會增加人員的管理難度。但研究的人工智能系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做好這些基礎工作。這樣一來,就會減少相關的工作崗位,造成一部分人員面臨下崗的風險。
2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完善
對現在的人工智能市場進行調查可知,我們國家在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時,沒有提高重視程度。導致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一直處在相關規定更新的前面。這樣一來,對于隱私權就不能進行很好的保護,會使公司的一些數據出現外泄的可能性。另外就是對是指產權的保護也是不完善的,在進行搜索學習的時候,可能會涉及個人的知識產權,這樣一來,就會出現知識產權糾紛問題。
3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過度依賴
雖然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提高了企業的收益,但是,我們應該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目前階段的會計領域過度依賴人工智能系統對于基礎工作的處理功能,這樣一來就會使財務工作人員的基本功得不到鍛煉。長期下來,還會使會計人員的判斷力降低。
三、對會計人工智能風險進行控制可采取的措施
眾所周知,當前環境中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是非常深入了。因此,必須加強對人工智能風險的有效控制。以下是對風險存在時的控制措施,可以加快會計人工智能技術推廣工作。
1對企業內部進行結構調整,加快管理會計轉型工作的進行
由于人工智能系統的不斷進步,使其在會計領域的存在度有所提升。但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還不至于會使會計行業發展不下去。現在的會計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是相關智能系統的升級對于工作關系的影響。受人工智能系統的影響,解放了人們大量的基礎工作,這些都由人工智能系統完成。所以,這時候會有大量的工作人員出現無工作可做的情況,我們要做的就是對這部分人員加強培訓工作,使他們學習更高的會計管理工作,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所拋棄。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做好工作重心的把控,幫助企業的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之間進行融合,提高企業的收益。
2安全推廣對抗式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人工智能在會計領域方面的應用,正視其好的一面(提高工作效率),也要對不好的一面進行分析(安全風險的存在不容小覷)。應用好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將相關的會計賬務進行快速的自動化處理,但是在處理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安全問題的出現。比如說:會有一些黑客對人工智能系統進行攻擊,造成財務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因此,要把安全推廣對抗式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提高人工智能系統的防御工作。很多時候,黑客主要是對系統軟件中的漏洞進行攻擊,植入自己設計的病毒,以此達到破壞系統的目的。所以,在進行完善的過程中,可以從軟件漏洞進行考慮。相關的研究人員要根據對會計數據分析的結論入手,做好相關的防范工作。要讓人工智能系統最終的控制權握在我們人類手中,不能完全放手,這樣做可以更好地保障人工智能系統的安全。
3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防控措施
由于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攻克,極大地改善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但由此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說,互聯網法律的完善速度跟不上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會使使用者的隱私得不到保護,知識產權的維護工作不能順利開展,等等。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在研究成功相關人工智能產品時,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工作,避免出現山寨產品。當相關的人工智能軟件進入會計領域開始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做好每一個環節的監控工作,降低發生風險的概率。在這里,對相關的人員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在商業倫理框架允許的范圍內合法地使用人工智能軟件系統,還應該把企業的文化內涵作為發展的基石。眾所周知,文化是一種共享資源,我們在目前階段,要樹立起正確的共享價值觀念。企業在發展的時候,要嚴格按照社會責任的戰略要求進行,做好企業文化的滲透工作,不能夠只考慮利益。除了這些之外,對于人工智能系統的應用還不是特別熟練,目前階段只能達到財務的基礎工作自動化處理,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智能財務機器人還在研究當中。現在的法律法規對此還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當具有獨立意識的高級機器人出現時,所制定的法律法規就對它們沒有約束力了。所以,我們要做好未雨綢繆的工作,提前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來對當“人格化機器人”時代到來,可能造成的相關失誤,進行責任擔保。要求相關政府部門加強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領域的重視程度,完善好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做好預防工作。
4通過雙向建構模式做好人工智能與會計人力資源間的溝通工作
我們在人工智能與會計人力資源間建立雙向建構模式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這兩者之間進行結合,更好的開展相關的工作。下面就是從三個角度分別闡述人工智能應用到會計專業可以出現的技術依賴風險。第一個角度:管理。我們要對人工智能技術提高重視程度,使其可以在我國的會計專業發展以及教育方面發揮出自己的作用。目前階段的企業進行財務管理模式改革是時代前進的要求,而且在改革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和信息技術加強聯系,培養出更多的優秀的創新型會計人才。在現在的會計職業學校的教育結構中融入智能技術的教學,使其培養的人才能夠社會相接軌,在畢業之后更好面對市場競爭的挑戰。第二個角度:會計理論知識的深入。對現在的會計領域進行觀察可知,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工作正在開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其中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我們國家對于人工智能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應用沒有理論性研究支撐。所以,當務之急要做的是讓相關的專業人才對這兩個領域加強研究工作,使其能夠進行深入的溝通與交流。在未來的研究工作中,要注重人工智能研究工作的比重,要與實際需要相吻合。第三個角度: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我們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放人類,幫助人類更好地工作。所以在會計領域進行應用,可以做很多的基礎工作,很大程度地減少員工的工作量,這樣一來,就會讓財務工作人員的基礎做賬能力得不到訓練,極大地依賴于人工智能財務系統基礎工作處理功能。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只是能模擬我們人類的思維,距離我們的真正思維能力還有較大的差距,所以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決策上的失誤,因此,不能忽視人腦思考的作用。
四、結語
根據對上文內容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受當前經濟發展的影響,我國的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成為21世紀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了,被應用到了各個行業當中。本文就是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對會計領域的影響展開分析和討論的,對其內部工作結構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創新,當然一定也不能忘記對再造會計核算流程的改革。主要是為了減少工作中出現失誤的概率,對工作效率提供一定的保障,加快會計職業結構的改革工作的進行。我們除了要看到人工智能對會計領域發展提供的幫助之外,還要對其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以及風險做好預防工作。目前階段,要想達到人工智能技術與會計領域之間和諧互助,需要公司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商業倫理框架允許的范圍內運用好人工智能技術。也需要會計人員對此做出努力,把傳統的以基礎核算為主的核算型會計轉變成與企業管理相關的管理會計。然后就是從人工智能技術和會計轉型之間的聯系入手,提高相關研發人員的理論知識,使其能夠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要根據現在的市場需求來進行相關智能產品的研發。還要求我們國家的產權機關以及司法機關,要頒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對其中的產品的各項權利進行保護。在現在這個互聯網盛行的時代,數據信息量大的影響已經非常深了,所以,需要相關企業對自身進行改革,讓財務機器人和財務共享中心對轉型升級起到促進作用。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人工智能在未來時代的地位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和會計領域之間的密切聯系。此時此刻,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對會計領域進行轉型升級,以寬廣的胸懷接納人工智能的加入,但是,我們要做好預防工作,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改正。
參考文獻:
[1]王海兵,曹瑞翔“互聯網+”時代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趨勢[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7,(3):55~60
[2]周峰.大數據及人工智能賦能專業服務SWAAP系統架構和應用介紹[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12):22~24
[3]王世杰,黃容面向小企業的智能會計信息系統研究一兼論會計智能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21):49~53
[4]王海兵,董倩,楊娛企業內部控制審計信息化風險與應對策略研究[J].會計之友,2015,(9):57~61
[5]王海兵,李文君.企業人本內部控制構建:基礎及對物本內部控制的改進[J].財會月刊2010(7):12~13
[6]戴柏華.適應新常態融合促發展積極推進“互聯網+”下的會計改革與發展[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8):4~6
[7]黃杰人工智能下會計人員的“危”和“機”[J].現代經濟信息,2016,(21):233~233
[8]王海兵,潘春華社會責任導向的企業QHSE管理信息系統構建[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7,(12):54~60
作者簡介:
吳建媛,廣西玉林農業學校助理講師,初級會計師;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