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索華 劉應剛


【摘 要】目的:分析并評價系統護理干預對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癥發作患者認知功能的作用。方法:擇取我院收治的臨床資料完備的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癥發作患者70例,收治時間介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以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其中采取常規護理干預的為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加系統護理干預的為觀察組。以韋氏記憶量表(WMS)和狂躁癥狀量表(BRME)來對患者進行癥狀改善和認知能力改善評估,且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結果:兩組患者在干預后的BRME評分明顯下降,且觀察組下降幅度優于對照組(P<0.05);在干預后,兩組患者 WMS評分明顯相較于之前有所上升,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在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癥發作患者護理中,采取系統護理干預,能夠使得患者病癥得以改善,優化其生活質量與認知功能,值得推廣。
【關鍵詞】系統護理干預;雙向情感障礙狂躁癥;認知功能障礙;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gnitive function of bipolar disorder patients with mania attack.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and manic attack with complete clinical data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nd the time of admission was between January 2018 and January 2019.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numerical table method,35 cases in each group.Among them,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control group,routine nursing plus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wechsler memory scale (WMS) and the mania symptom scale (BRME)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and cognitive ability,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BRM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decreas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WM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intervention,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of bipolar disorder patients with manic attack,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optimiz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cognitive function,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Bipolar mania; Cognitive impairment; role
在現代社會環境下,個體發生心理障礙的可能性逐漸提高。雙相情感障礙作為臨床相對典型的心境障礙之一,其多是在躁狂或者輕躁狂以及抑郁交替或者循環影響下所致,多發于青少年[1]。這種疾病的發生會使得患者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存在明顯缺失,且自殺率較高。據不完全統計,其是精神科中自殺率最高的一種疾病[2]。因此,臨床需要對該種疾病采取積極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尤其是在發作期的患者,其情緒難以自控,會對自己與周圍人群造成威脅。我院在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癥發作患者時,采取系統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效果。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收治的臨床資料完備的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癥發作患者70例,收治時間介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以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
對照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20~61(32.2±3.4)歲,病程6~24(16.2±4.2)個月;觀察組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20~62(32.2±3.5)歲,病程6~25(16.8±4.5)個月。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癥發作期的診斷標準;(2)患者無其他嚴重的精神疾病與功能缺損;(3)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干預,以密切觀察患者的體征變化、加強用藥干預、做好防護措施等內容為主;觀察組采取常規護理加系統護理干預,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系統護理干預,其主要包含:(1)在患者進入醫院后,從多個方面對其進行資料搜集,從而能夠最大程度地了解患者的背景,并且針對性的進行溝通方案制定,保證溝通的有效性。同時,需要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讓其了解疾病,且能夠配合臨床工作的開展。(2)根據制定的溝通方案,來與患者進行交流。引導患者對自己的情緒進行傾訴,來了解其認知狀況與生活質量。然后,針對其中的缺失進行心理干預。(3)在患者家屬進行探視時,需要告知其交流技巧,并且介紹患者的病情,使得患者家屬能夠給予較大的支持,且安撫患者情緒。避免不必要護患糾紛。(4)結合患者的具體狀況,以多種方式來糾正其非理智想法和錯誤認知,其方式包含了誘導、訪談等。(5)結合醫院的具體狀況,來引導患者參與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之中,并且讓其記錄自己每天的思想狀況,以觀察病情的改善。對于家庭條件允許的患者,可要求其家屬參與到整個治療活動之中,給予患者更大的鼓勵和情緒安撫。
1.3 評價指標
以韋氏記憶量表(WMS)和狂躁癥狀量表(BRME)來對患者進行癥狀改善和認知能力改善評估,且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3]。WMS與生活質量評分越高,則狀況越好。而BRME評分越低,則狀況越差。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統計學軟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干預后的BRME評分明顯下降,且觀察組下降幅度優于對照組(P<0.05);在干預后,兩組患者WMS評分明顯相較于之前有所上升,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在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下表。
3 討論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心境障礙類疾病,其在發作時,會使得個體情緒控制能力下降,認知功能缺失,很容易發生出現自殘或者傷人的行為[4]。這也是當前自殺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同時,在人們的刻板認知中,對于精神疾病存在一定的恐懼和排除,一旦個體確診存在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癥后,很容易脫落群眾,出現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自然病情也會逐漸惡化,生活質量下降[5]。另外,在當前對于這類疾病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只能以長期的藥物使用和心理治療來進行控制,使之具有病情綿長且容易反復的特點。在漫長的治療中,系統護理干預能夠結合患者的病情變化與治療階段,來采取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引導措施,使之干預效果最佳化[6]。在研究中,系統護理干預以患者背景調查為基礎,根據背景采取合理的溝通方式,使得患者能夠對護理人員所表達的訊息進行充分的理解,自然在心理上也能夠得到平復。同時,注重家屬的參與,使得患者能夠有充分的人文關懷,不至于產生被拋棄或者排斥的負面情緒,提高其治療積極性與配合度,能夠優化干預結果[7-8]。
系統干預主要針對患者的情感變化進行個性化護理,從患者自身出發尊重其語言方式和情緒變化,為其營造良好的環境,認真耐心的傾聽患者講解,從而使其從心理上認可醫護人員。實踐證明,通過系統干預護理方式,患者的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恢復較快,認知功能得到改善。醫護人員還應注意到患者的認知水平是長期養成的,因此應叮囑家人將做好長期的家庭護理,通過游戲、語言交流等方式,不斷的改善患者的情感,使其精神狀態逐漸良好,生活質量得到改善。
因此本次研究在使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系統干預治療,增加了心理治療和情感治療等方式,通過與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使其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治療,從而改善其癥狀,降低其狂躁癥發病幾率。也改善了藥物無法改善患者情感的弊端。
綜上所述,在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癥發作患者護理中,采取系統護理干預,能夠使得患者病癥得以改善,優化其生活質量與認知功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君.系統護理對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癥發作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24):113.
[2] 杜桂容,周雪梅,黃春艷.系統護理干預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9,16(30):118-121.
[3] 付玉花,孔春梅.系統護理干預在雙相情感障礙狂躁癥發作行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19,32(16):166-167.
[4] 王思高,章節.評價綜合護理干預對情感障礙狂躁癥發作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2):169+171.
[5] 白超,陳海燕.系統護理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4):80-81.
[6] 何娟娟,陸薇,徐玲麗,李曉瑩.探討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給予系統護理干預后對認知功能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4):286-287.
[7] 李慧.系統護理干預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分析[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7):108-109.
[8] 楊茹.系統護理干預對48例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認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1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