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 李娜 朱娟霞 吳靜
摘要:基于“立德樹人”的教育內涵,根據醫學心理學課程特點和德育元素,將課程思政教育的主旨落實在“優化認知、教學相長”的專業育人理念中。結合醫學生的培養特點,以共享、共建為路徑,融入醫學職業理念與價值培育,以提高醫學生好醫術與好心術為核心思政教育目標,優化課程教學內容,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著力將育人育心落實于醫學心理學等專業課教學的主渠道之中。
關鍵詞:心理學;課程思政;教學優化
一、課程思政教學中的“優化認知”
優化認知的過程是在心理學專業課與課程思政教學的一個重要結合點,開展優化認知工作,重點是圍繞職業認知和職業道德的理念塑造。筆者的教學團隊在醫學心理學課程思政教學實踐中,嘗試協同社會科學、臨床醫學、倫理學等相關學科的專業優勢特點及聯動作用,對傳統教學設計與教學方式進行改善,從個體、整體、系統的多層面、多緯度去幫助醫學生在心理學的學習中塑造健康積極的人格,培養整體的醫學觀念,在培養促進人類健康和疾病預防的專業技能同時,激發學以致用的內在動力和人格塑造格局。
(一)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座談
在實際教學活動的開展實施中,優化認知不能僅依靠口號宣傳,如果只是大量采用“心靈雞湯”當案例,是無法滿足當今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學習目標的,筆者的教學團隊通過與我校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醫學生們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座談,分析醫學生們目前的心理發展階段,為促進學生理解在大學初始學習階段努力樹立合理的職業認知和職業道德的重要性。結合目前醫學心理學專業課的課程設置特點與不足,嘗試探索出了更為有效的醫學心理學課程思政特色教學方法,如在病人心理、醫患關系等教學內容部分開展“角色扮演式教學法”,師生參與、接納性強,幫助學生在角色換位體驗和觀察醫患之間的心理活動,增強不同角色間的相互理解,對醫學職業特點進行理性認知。
(二)拓展“優化認知”范圍
同時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的是,優化認知范圍也不僅是優化學生的專業認知,教師群體首先應對自身所從事教育職業的認知進行一個積極、正性的優化過程。另外,培養學生對家庭、社會的合理認知都應加入“優化認知系統”,在“教與學”的系統中陪伴學生一起共同學習、發現美好、去偽存真。
二、“教學相長、共享共建”
高校的思政教育要融入專業課教學的各個環節,實現專業課“育人育心”的優化,培養復合型醫學人才。用教育心理學的學習動機理論去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增強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以及對醫學職業信念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師生共同參與課程思政建設,并以醫學心理學與相關學科、專業間開展共享、共建為教學結合路徑,彌補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結合不夠緊密的教學方式不足。
(一)多學科融合,發掘新的切入點
以心理學理論為切入點,將醫學心理學專業課程和思想政治課程緊密聯系起來,進一步提升醫學院校“醫學心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在醫學心理學課程思政教學中,進一步通過與精神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等不同專業間開展合作,由主講教師、專家督導與學生共同參與課程規劃,延伸出“共享、共建”的課程思政理念,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擴寬了當代教育者們對于課程思政教育內涵深度和格局的理解。
(二)探索學科交叉應用
“共享、共建”是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職業道德理念的為核心目標,這不僅需要師生間的相互理解與溝通,也需要學科間的專業協同,精準助力。如在醫學心理學專業難點及重點的《心理治療》章節學習中,本團隊協同精神醫學專家收集案例、集體備課、參與課堂傳授與課外講座,從臨床常見心身疾病、心理治療案例中探索學科交叉應用的特點,提升了學生對專業課程傳授的知識能力掌握、學科前沿進展及如何培養符合科技文明發展需求的思維能力。
(三)課程思政的“共享”環節的新模式
筆者的教學團隊邀請已經入臨床實習階段的高年級學生,開展了“朋輩分享報告”,為大一、大二新生分享醫學心理學在臨床實踐應用心得。以“醫術與心術”為思政主線,分享醫學心理學專業課程中收獲的理論和技術如何在臨床實踐的應用,通過結合臨床實際工作案例,促進醫學生理解常見病人心理、心身疾病的發病機制、醫患關系,領悟一個好醫生為什么要培養在救死扶傷的過程中,不僅要具備強硬的專業技能,還需要積極有效的共情能力,通過職業角色賦能激發學生們樹立堅定的醫學職業理想信念,為今后能成為一名有愛心、有道德的醫生發自內心的感到驕傲。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當代高校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在醫學心理學課程思政的教學路徑探索與實踐中,我們發現心理學本身的思政元素非常豐富,與專業課結合性強,易于學生吸收和理解。因此,開展課程也不應僅局限在《醫學心理學》一門課程中,如進一步在《護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課程對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學生心理、護患關系、護理心理等知識的探索和思政元素應用結合,完善課程教學考核;強化學生職業心理素質訓練,拓展課程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曹劍.獨立學院“00后”大學生特征背景下的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06)
[2]萬穎敏.大學生突發心理危機預案例——以一則精神分裂癥學生案例分析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44)
基金項目:
西安醫學院2018年度校級“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項目(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