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絨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集實踐性、綜合性與基礎性于一身的學科,對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其中,小學階段應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科興趣,使其逐漸掌握語文學習方法,讓學生具有自學能力。為此,教師需勇于突破教學定式、創新授課引導方式,重視師生互動,更好地了解學生、發揮其學習中心地位,使他們感受學科魅力,能夠進行獨立思考。為此,本文展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形成的策略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自學能力;培養
引言:
語文新課標明確強調“應倡導學生積極地開展自主學習”。在以往語文課堂中,常見知識灌輸式教育,不僅師生間的互動很少、多以教師的理解作為主要的施教進度,導致學生十分被動,使他們缺乏探究意識,更阻礙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為此,應立足于新課標視域下,點燃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熱情,更加關注學生的教學體驗,提升施教效率,促進讀寫結合——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意義
實現對定式教學的突破,培養學生語文自學能力,既對教師教學引導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更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語文素養的形成。一方面,教師需充分發揮自身的課堂“向導”作用,立足于學生的視角展開教學設計,使其在獨立、合作、探索學習中進行語文知識積累;另一方面,應改變學生動被動、等待的學習狀態,使其具有探索方向、感受母語文化的魅力,讓語文課堂變得異彩紛呈、促進智慧的火花碰撞,使學生綜合能力得到協調發展。
這樣一來,不僅有效化解了應試教育的問題,更將促進師生間角色的轉變、增強雙方的相互了解,形成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同時,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索能力得到協同發展,并放大他們的自主學習成就感,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
二、淺議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一)創新教學方式調動語文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1]。”為培養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教師應革新教學模式,調動他們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其認知水平與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部編二上《黃山奇石》中,教師可發揮信息化教學的便利性,向學生展示黃山奇石有關圖片,并播放相應的短視頻。在學生產生對黃山初步認知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對黃山奇石的特點梳理,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合作學習,實現對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引導,使他們進行學習積累、感受文本構思巧妙。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自主性,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有助于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二)重視學習技巧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在重視培養學生應試能力的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方法進行關注,指導學生學習過程,幫助其掌握語文學習技巧[2],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部編五下《游園不值》授課中,鑒于古詩表達與現代漢語具有一定差異,為加強理解,教師需要進行范讀,規范讀音,并促進學生了解詩詞中的意境,讓古詩詞教學不再停留于死記硬背中。并且,教師還應組織多樣性的實踐活動,加設學生自主探究環節,發揮同伴互助作用,讓學生共同進步。此外,還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改變其處于被動學習、聆聽的位置,使他們更加勤于思考、勇于提問。
(三)采用多元化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意識
為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教師可以多元化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3]。譬如:可以游戲教學、引入翻轉課堂、促進情境表演等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其中,教師設計情景教學,需要貼合學生生活實際,以實現學生自主探究為目標,為他們營造真實情境。
例如:在部編四下《桂林山水》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安排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在課堂創設帶領學生旅游的情境,教師做導游,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準備的資料,與大家分享、介紹桂林的秀美山水、景色特點。并可以師生互換角色的方式,給予學生均等的展示機會,以便拉近師生距離,培養學生自學意識,使其樂于分享,促進學生的一同成長。
(四)通過促進讀寫一體化培養語文素養
在小學語文施教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需要不斷加強對語言的輸入、輸出,進而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使其熱愛閱讀;促進其積極地展開練筆,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為此,教師可通過促進讀寫教學一體化,促進學生自學,使其具有語文素養。
例如:在部編三年級童話故事的教學中,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小真的長頭發》教學后,可向對此類故事感興趣的學生推薦《寶葫蘆的秘密》《夏洛的網》及《蠟燭的故事》等;在四年級《盤古開天地》《普羅米修斯》等神話故事的授課后,對該類文本感興趣的學生們推薦《中國神話故事集》《希臘神話故事》等;對《宇宙生命之謎》感興趣的學生推薦《飛向太空》《BBC科普三部曲》等等。并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詞匯、優美段落的積累,使其在寫作中化為己用,進而實現讀寫間的相互貫通,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提升語文教學引導的實效性、創新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需要教師革新授課模式。為此,應創新施教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豐富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感受以及重視讀寫教學的有效融合,以便讓學生逐漸形成語文學習興趣,具有深入探索意識,掌握語文學習技巧,形成個性化閱讀與寫作能力。如此一來,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促進師生間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關系,避免思維定式,使學生更具自主學習的獲得感。
參考文獻:
[1]祁英琴.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培養“三法”[J].甘肅教育,2020(1):15.
[2]陳茜.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5):21.
[3]劉春穎.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新課程教學,201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