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婭
摘 要:為了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尋找到快樂,小學生語文作業要把握學生的身心特點,倡導作業設計的新理念。不僅要注意作業量的大小,更要注重作業的趣味化設計。新形式、有創意的作業設計既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又能增強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本文將詳細介紹作者常用的幾種趣味作業設計。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作業;作業設計
一、回歸生活,自主識字
識字對低年級小學來說,十分重要,是孩子們閱讀的一把“金鑰匙”。為了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和加大識字量,我鼓勵學生課內外結合,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有利條件來學習。比如,大街小巷的招牌、櫥窗里的廣告,家庭中的電視、電腦、手機,學校的黑板報、標語,課本封面,花草樹木上的掛牌、商城的食品包裝袋等,把語文同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讓學生的識字從書本走向家庭、走向社會。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們認識了許多漢字,而且牢牢地記住了它們。有的學生還收集了廣告標語,商標,小食品袋子等帶到學校,和同學交流展示他們的收獲,學生在收集商標的過程中品嘗到了快樂,體會到了成就感。在生活中能夠自動識字,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認識了更多的生字,大大地提升了學習興趣。
二、親子閱讀,書香家庭
為提高二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增進親子關系,真正讓閱讀落在實處,我班在11月份組織開展了二年級“親子共讀”評比活動。鼓勵家長每天和孩子共讀一本書,共享一小時讀書時間,并在班級群里打卡。活動開展以來,孩子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書香氛圍,體會到了親子閱讀的樂趣,正在為后期的比賽躍躍欲試!
三、歷歷在“耳”,靜心式傾聽作業
著名社會學家、語言學家卡耐基說:“一雙靈巧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多么重要。靜心是指學生處于一種無干擾、全身心投入的狀態,此狀態下傾聽作業的功效能得到最大發揮。
四、判斷——“耳朵找茬”式激趣傾聽
基于學生愛玩的天性,作業中加入游戲的元素,寄聽于樂,激發學生傾聽的興趣。本類作業內容主要用于課后鞏固,通過學生聽記判斷訓練,提高傾聽能力。教師事先將聽力內容和答案錄成一段語音或制成文字圖片,供學生下載。作業內容可以是詞句的排異、求同、是非判斷,故事內容的簡單復述。聽系列“耳朵找茬”在一二年級語文作業中累計出現約30次,學生對這種簡易競賽樣式的語文作業極有興趣。
五、拷貝——“口傳作業”式傳信傾聽
不同于以往大多數家庭作業的布置形式,由教師寫學生抄變更為教師說學生聽,口傳作業,帶“信”回家。傳信作業的聽、記、傳三個要求促使學生提高傳信傾聽的專注度。此類作業內容有常規作業傳信、課堂選點傳信、課間教育傳信、放學梳理傳信。聽系列“口傳作業”從二年級開始布置,每天的聽記傳訓練促使學生傾聽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一個月后,班級中三分之二的學生能較好地完成口傳作業。
六、梳理——“文段聽記”式細節傾聽
不同于前兩類游戲誘“聽”和家校促“聽”的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文段聽記”側重提高學生傾聽習慣中梳理內容、捕捉細節的能力。訓練細節傾聽由易漸難,提問可以在文段之前到聽記之后,問題由淺到深,根據學生具體能力設置。聽系列“文段傾聽”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捕捉和梳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傾聽的專注度。此項作業布置安排在二年級,經過一年時間30次左右訓練,學生的傾聽的專注度和精準度比其他班級高出約15%。
七、朗朗上“口”,聲色法朗讀作業
在小學語文的低段教學中,朗讀是至關重要的。我采用“仿讀名家”式基礎朗讀,“花式提趣”式悅暢朗讀,“APP 平臺”式媒體朗讀全面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規范朗讀行為,提供朗讀平臺,保證朗讀時間,提升朗讀水平,培養朗讀習慣。
(一)模仿——“仿讀名家”式基礎朗讀。
基于學生具有極強的模仿性和第一印象的深刻性,高質量的“名家”朗讀資料拿來洗耳正腔最為合適。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讀好長句是一個重點。名家朗讀能給予學生處理長句中輕重緩急的范例,降低朗讀長句的難度。中小學語文課文示范誦讀網站里有國家級播音員示范誦讀作品,學生在家可以借助多媒體仿讀。在仿讀名家朗讀作業的過程中,班中90%的學生能夠做到讀準字音,70%學生能夠讀好停頓,50%學生能夠模仿名家有感情地朗讀。
(二)勤練——“花式提趣”式暢快朗讀。
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充分利用各種趣味元素,集合家庭實際情況,把單調的朗讀和其他活動結合起來,勤加練習進行“花式提趣”式暢快朗讀。朗讀方式可以是個人自由讀,激發學生朗讀興趣,培養朗讀習慣。通過一個學期不同形式朗讀,班級三分之二以上學生朗讀興趣濃厚,到家能自覺朗讀錄音,喜歡把朗讀過程進行錄像,與朋友分享。朗讀輕重、快慢、停頓處理基本到位,語言提升迅速。
(二)精準——“APP 平臺”式媒體朗讀。
本類朗讀作業屬于自選作業。依托網絡平臺、手機 APP 媒體完成朗讀練習。基于網絡不限時間和空間的特性,學生的朗讀練習打破了傳統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大量碎片化的時間得以利用。網絡的大數據統計功能可以及時反饋錯誤讀音,學生朗讀時得以及時修正,提高朗讀效率。通過及時反饋,糾正學生語音錯誤。班級80%以上的學生朗讀字音面貌大幅度改善,字音錯誤率降低為原先的三分之一,班級整體朗讀面貌大幅度提升。
伴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育界對小學語文課后作業布置情況的關注度也越發提升。在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通過優化課后作業,來提高小學語文質量,促進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與延伸,從而達到有效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于文河.淺議小學語文作業趣味化設計的有效途徑[J].文教資料,2017(02):204-205.
[2]江平.設計趣味作業,培養語文閱讀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9(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