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
【摘要】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主要途徑。傳統的語文教學習慣將閱讀和寫作分離開來,使得閱讀和寫作風馬牛不相及,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著名特級教師沈大安老師曾經說過,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符合語文教學的規律,可以讓語文教學多姿多彩,精彩紛呈。因此,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讀寫結合起來,讓讀寫并蒂開花,推動語文教學的順利進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 讀寫結合?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2-0094-02
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考前臨時抱佛腳。而是一個長期強化訓練的過程。需要教師將其融化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通過研讀教材發現閱讀和寫作的結合點,實現以讀帶寫、以寫促都、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
一、立足教材,以讀帶寫。
選入語文教材的課文有很多名篇佳作,無論是語言藝術還是謀篇布局都獨樹一幟、別具一格,有很強的研究價值。教師要指導學生反復閱讀、細細品讀,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寫作,以讀帶寫,使得閱讀和寫作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例如,在五年級語文《四季之美》這一課的教學中,作者用優美的語言習描寫了四季的獨特韻味。文章有很多優美的詞語和句子,讀起來令人回味無窮,如描寫春天色彩之美的句子“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白的天空……飄著紅紫紅紫的彩云。”夏天螢火蟲動態之美的句子“漆黑漆黑的暗夜,有無數的螢火蟲翩翩起舞”等。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仔細揣摩,體會這些詞語、句子的語言表達特點,讓學生從色彩、動態感受四季的美。并被它們所感染,產生“傾吐”的欲望。教師就可以順勢引導學生仿寫詞語、句子。如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仿寫描寫螢火蟲的句子。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紛紛說出很多生動形象的句子。如有的寫到“夜空中的小星星扎著眼睛,好像在對你微笑。”寫出了小星星在漆黑的夜晚調皮可愛的樣子,給我們帶來美好的想象,喚起我們美的感覺。通過仿寫,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句子的能力,并在實際運用中內化為學生的語文素養。
此外,本課還有很多優美的詞語,教師可以讓學生摘抄記憶下來,豐富語言儲備。如ABAB式的詞語有紅紫紅紫、漆黑漆黑等。通過這樣的以讀帶寫,不僅深化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還為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打好基礎。
二、延伸閱讀,以寫促讀。
得閱讀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寫作能力。學生只有通過廣泛的閱讀吸取大量的語言材料,才能在寫作中“有話可說”。然而,在教學中教師發現很多小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不喜歡閱讀。他們的閱讀范圍僅僅局限于教材中有限的閱讀材料。顯然這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為了開發學生的閱讀資源,延伸他們的閱讀范圍,教師可以在寫作訓練中積極引導,以寫促讀,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如在教學五年級第八單元寫作“推薦一本書”的教學中,教師這樣引導學生:讀一本好書如同交一個好朋友,經過五年的小學學習,想必每個同學多多少少讀過一些書籍。有新奇有趣的內容、跌宕起伏的情節、個性鮮明的人物,它們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啟迪你的思想。這次的作文就是把你看過的喜歡的課外書籍推薦給同學們,并要說明你喜歡這本書的理由。可以結合書中相關的情節、人物、對話或插圖來說明理由。也可以摘錄和轉述書中的精彩片段。于是,學生為了完成這次寫作任務,不得不閱讀課外書籍。教師給了他們一周的閱讀時間。學生在教師的推薦和引導下,根據自己的喜好閱讀了很多適合他們的書籍,像曹文軒的《草房子》、林海音的《城南舊事》等。并且為了寫出“喜歡的理由”,他們在閱讀中還堅持“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原則,有閱讀有記錄、有筆記。
這次活動后,學生充分感受到課外閱讀帶給他們的心靈成長,從而逐漸喜歡閱讀,并逐漸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促進課內閱讀的提高和發展。由此可見,閱讀和寫作的結合無處不在,只要教師留心觀察,就一定能發現它們的切合點。
三、有效融合,讀寫結合。
習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直是困擾語文教師的難題。讀寫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通過讀寫結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以五年級寫作“我想對您說”為例,這是一個半命題作文,大部分學生都以“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為題目,本單元就有這方面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讓學生再次閱讀回憶課文《慈母情深》《父愛之舟》的寫作特點,仿照課文的寫作手法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寫。通過這樣的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讓閱讀和寫作在有效的結合中得以升化。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非常關鍵,直接關系到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這就需要教師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促進小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杜紅衛.讀寫結合 美麗相約——淺議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