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嶸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事業隨之得到了相應的提升。加上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使得我國小學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的內涵、以及實現路徑,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及表達能力的基礎課程,是提高學生思維認知能力、促進學生心智發展的必學學科。而核心素養作為現階段學生們必備的專業素養,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將核心素養的內涵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素養等,對此,本文也將針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實現的路徑進行相關的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學科? 語文教學? 核心素養的融入? 內涵及實現的相關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46-02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教育部隨之明確的提出了,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應該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首要重點,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前提下,開展語文的教學活動。所謂核心素養,主要指的就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小學語文作為能夠培養學生各項基本能力的學科,還是能不斷的培養學生文化道德、精神感情、文學修養等多種優良品格的重要途徑,所以,在教學當中融入核心素養,不僅可以在極大的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思維,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表達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由此可見,為了能夠更好的提升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以及滿足現如今新課改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除了需要將核心素養有效的融入到教學過程中,還需要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對課程教學進行改變,以及在學科核心素養下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而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以及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實現路徑進行相關的闡述。
1.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
根據相關的研究調查可以發現,每位語文學科的教學專家,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比如:北京師范大學語文學科教育的王薔教師認為:語言能力、文化意識、以及思維品質是構成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點。其中,語言能力作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其主要包括有:語言知識,語言技能、以及語言理解表達。而文化意識作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在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上的突破,其主要指的是國家的歷史、習俗等。而中國教育學會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的龔亞夫則認為:認知與非認知這兩個方面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總之,無論教育學者們對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存在著怎樣看法,不可否認的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對于學生而言十分重要。況且,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無論是心智還是生理發育這方面,都還不夠成熟。對于事物的認知、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也沒能得到更好的完善。所以,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就顯得十分重要。針對目前我國小學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而言,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主要包括有,語言的構造和應用、認知的發展和提高、以及文化的傳承和理解這幾個方面。總之,以上所講述的幾點都是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義的。
2.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實現路徑
上述針對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進行了相關的闡述,由上述可了解到,在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當中,融入核心素養所帶來的好處是特別多的,主要可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可在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同時,讓學生開闊思維。二是,可在極大的程度上,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等。因此,本文也將從以下幾點對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實現進行相關的闡述。
2.1文化傳承及理解的培育。
語文教學作為一種文化活動教育,不僅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而且也是傳承我國文化內涵的重要渠道。所以,為了有效的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教師就需要采用文化傳承及理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培育。在文化傳承及理解的培育中,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讓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取向的高度統一。為避免出現因過渡的民族情節,導致不理性的極端現象發生,在小學語文學科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還需要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將傳統與現代文化完美的結合、聯系在一起,從而讓我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民族文化及思想融為一體。此外,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當中,教師更是需要尊重文化差異,以及每個學生鮮明的個性特征,這樣才能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并提升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效率。
2.2注重對學生的思維培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實質上也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該過程當中,教師可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對語文學科有進一步的理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為課堂上的主體,要不斷的加強引導學生往深層次方向去思考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2.3思維發展與擴展的培樣。
在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擴展的培養當中,由于思維方式對一個人的視角寬闊程度,有著一定的決定作用,所以,教師不僅需要關注學生看待事物的角度,而且需要關注學生在思考問題時的思路,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是需要加強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以及抽象思維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擴展進行良好的培養。
2.4審美鑒賞與創造的培養。
審美鑒賞與創造作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途徑之一,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借助多種語文教學活動進行,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達到陶冶學生情操、以及豐富學生的文化精神等。總之,由于語文學科自身屬于一門獨特性、以及豐富性較強的學科,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5語言的構造與應用的培養。
針對語言的構造與應用的培養,相關教師可通過閱讀教學、寫作教學、以及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等進行。在采用這幾種方法對學生的語言構造與應用進行培養的時候,相關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滲透語言等方面的知識教學,而且還需要重視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評價等方面的培養。在寫作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則需要讓學生運用智慧去思考、表達,而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生的描寫、說明等多方面的表達方式上對學生進行指導教育。在口語交際的教學過程當中,由于口語交際能有效的體現出學生的語言構造與運用素養,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其加以重視,對于學生錯誤的回答,更是需要及時進行糾正。
3.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逐漸成為了相關人員關注的重點。由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以及學習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需要了解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之外,更是需要將其融入在教學過程中,這樣才能更好的讓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教學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楊明云.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提升[J].文教資料,2019(21):67-68.
[2]劉海明.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路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8):64.
[3]張莎.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其實現路徑探究[J].才智,2019(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