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磊
【摘要】高校專業課教師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隊伍。課程思政是專業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本文以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核心專業課程《區間信號自動控制技術》為例,討論了課程思政的實施途徑。
【關鍵詞】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課程思政? 思政元素
【中圖分類號】G41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66-02
教書育人是專業教師的教育目標,將德育元素與專業知識相融合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教書育人目標的有效途徑?!秴^間信號自動控制技術》是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核心專業課之一。該課程承載的專業知識與學生就業和職業生涯息息相關,學生對該門課程的關注度較高。在該門課程中進行德育元素滲透教育更易于學生接受,教書育人效果將更加顯著。
一、課程思政的目的
(一)深入挖掘提煉課程蘊含的德育元素
根據《區間信號自動控制技術》與高速鐵路技術、重載鐵路技術、信息化技術密切相關的特點,從理想信念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和職業素養五個方面總結提煉課程蘊含的德育教育元素,以使思政教育的開展有的放矢。
(二)建立德育教育元素與專業知識的有效融合方法
基于《區間信號自動控制技術》課程的知識點和德育元素的特點,建立兩者有效的融合方法,以實現每個章節都能體現一個德育元素,從而使學生受到潤物細無聲式的熏陶和感染,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主要解決的育人問題
(一)崇尚自我,理想信念模糊
由于過分崇尚自我,不斷追求個人利益的極大化,缺乏對崇高理想的正確認知和追求動力。
(二)價值取向多元化,主導價值觀弱化
當代中國社會多元價值觀對社會生活和人的塑造產生著積極的影響。然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對主導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挑戰,從而導致了大學生主導價值觀的弱化。
(三)崇尚外來文化,中華民族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低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信息網絡化技術的發展,各種外來文化以越來越迅猛的態勢涌入我國。這導致當代大學崇尚外來文化,從而降低了對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四)追求專業能力的內驅力較強,職業素養提升意識欠缺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的學生對于提升自己專業能力具有很強的內驅力,但對軌道交通行業所需的團隊協作、表達能力、安全意識、令行禁止意識、責任意識和職業理想等基本專業素養的提升意識欠缺。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知己知彼,深入掌握學生思想動態
通過課間交流、課后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思想困惑之處,以使思政教育有的放矢。
(二)春風化雨,德育元素有效融入理論教學
通過建立豐富的思政教學資源和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將來自于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輝煌歷史和職業素養等四個方面的德育元素有效融入理論課堂教學,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針對列車安全運行與閉塞的內容,將列車安全運行技術的發展歷程與國家綜合實力的發展歷程、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相融合,以提升學生的歷史認同感、民族自信心和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
針對半自動閉塞電路改進的內容,將改進方法的提出和其所解決的問題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以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道德精髓根植于每個學生心中,以提升其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針對移頻自動閉塞系統的內容,將我國自主研發的ZPW-2000A型無絕緣移頻自動閉塞系統的產生過程(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與愛國、敬業、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相結合,以培養學生時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識。
針對機車信號的內容,將我國機車信號技術的發展歷程、目前存在的差距以及機車信號通用化所解決的問題與崇高的理想信念相結合,以切實增強學生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以及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斗終身的理想信念。
針對移頻自動閉塞系統的內容,通過課后讓學生總結閉塞技術的發展歷程和促進閉塞技術革新的國內外重大鐵路交通事故,以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等職業素養。
(三)因勢利導,實踐教學中著重培養職業素養
《區間信號自動控制技術》的實踐教學環節為課程設計。職業素養的培養和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團隊協作能力。在實踐教學內容設計上,要實現所有任務均需多人協作才能完成,并且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分工明確,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2)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通過答辯和撰寫報告的形式對學生實踐效果進行考核,以培養學生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
(3)安全意識。在實踐教學開始之初,讓學生自己撰寫警示標語并張貼在所使用儀器設備的合適位置,以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4)令行禁止意識。實踐過程中,適時播放一些因不聽指揮、違規作業導致的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視頻,以培養學生令行禁止的意識。
(5)職業理想。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通過適時向學生介紹軌道交通領域的杰出人物的事跡、取得的成就和對軌道交通行業的貢獻,從而使學生樹立明確的職業理想。
四、育人的預期效果
通過本課程的實施,可達到如下的育人效果:
一是全面提高學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質。通過闡述知識背后的邏輯、精神、價值、思想等內容將正確的價值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有效傳導給學生,以實現全面提高學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質。
二是有效提升職業素養。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從而使其成為德才兼備的新型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殷世東.課堂育人的文化品性研究[D].西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