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
【摘要】當前初中教育當中注重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和缺陷,這些問題和缺陷間接導致初中課堂教學的效率低下,因此初中教學的過程當中應當針對于這一方面的教學積極進行改進和提升。本文將從初中道德和法治課程的教學現狀入手進行分析,探討應當如何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和提升。
【關鍵詞】初中德育? 道德與法治? 教學現狀
【中圖分類號】G633.2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76-01
學生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習以后,正處于身心發展的絕佳階段,思想意識方面都在不斷的走向成熟,這一個階段的課程教學當中應當有針對學生身心發展的課程加入其中,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人格。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育當中就是強調了這一點的重要性,要求教師在整個授課當中為學生做好正確的引導和灌輸。
一、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仍然缺乏主導
說到初中的道德和法治課程教學,很多教師心中并沒有制定出一個明確的授課目標[1],授課的過程當中雖然大多視情況都是教師在課堂上主導整個教學,但是實質上由于缺乏教學目標的支持,教師上課常常體現出雜亂無章的感覺,學生因為抓不住教師授課重點而出現“跑毛”的情況,課堂效率低下,學生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吸收課堂當中所學習到的知識,也會顯得教師上課沒有吸引力,缺乏正確的引導,教師缺乏主導地位就很難帶動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學習。
(二)學生對道德和法治的學習興致不高
道德和法治教學說到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理論性的講解為主的,對于學生而言這樣的課堂教學更加偏向于說理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2],但是同時在這樣的課堂當中教師很容易將自己的想法帶入課堂,這就很容易會造成學生理解內容的不客觀,甚至有的學生因為觀念不一致還會和教師之間發生一定的沖突,再加上課程內容的限制,很多老師都是照本宣科的傳授課本內容,學生覺得無趣就會很容易產生厭惡心理,學生興趣喪失就會導致學習興趣不高漲,進而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
(三)道德與法治教學流于形式
學校的道德和法治教學常常都是以班會的形式進行展開的,并且很多時候并不會作為常規課程出現,雖然學校一直開展思想品德的教育課程,但是由于課本內容更新緩慢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教師生搬硬套的灌輸,簡單的只是將一些國家大事或者熱門事件進行轉述,這種簡單的轉述過程當中學生只是將這樣的教育當作是一則新聞,內容流于形式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如何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的切入點就是要求相關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要能夠有針對性的把握每節課的教學重點,尤其是對于思想品德教師而言要能夠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滲透,而對于班主任而言在每次的思想品德的班會當中應當針對所講的相關事件進行有意識的梳理和總結,并不僅僅只是針對事件講解事件,要能做到有針對性,能夠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啟發,讓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當中去發現和成長。
(二)加強師生之間的道德和法治意識訓練
法治與道德教學并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識的層面上,它需要有一定的落地性和實踐性,學生要能夠在實踐訓練當中得到啟發,并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每次課程結束后,應當能進行總結并且為學生提供一些相關書籍進行閱讀和提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還要注重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要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養成舉一反三的思考能力,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理性思維。除此之外,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還可以利用情景劇的方式針對某個典型事件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一個編排,在實踐當中感受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三)轉變教師關于道德與法治的授課觀念
學校一定要鼓勵教師樹立正確的道德和法治教學觀念,摒棄“不重要”的錯誤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學校應當對教師的道德和法治教育成果進行一個正確的考量和監督,以量化的形式幫助教師能夠將道德和法治教育課程的成果最大化,讓學生能夠真正受益。教師應當從課程本身入手,找到適合課堂教學的方法,制定連貫的教學方案,不要將道德和法治教學和實踐割裂開,要能夠讓實踐引導認識進行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的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一定要能夠轉變觀念,認識到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要能夠制定出明確的教育目標,引導學生能夠樹立起正確的觀念,并且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當中產生一定的啟發,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初中的道德和法治教學至關重要,教師一定要能夠利用正確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應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 新課程(中學),2017(1).
[2]王清照.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有效教學研究[D].聊城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