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暉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多媒體開展高中美術教學,可以有效提升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及形象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直觀、形象的思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了解,分析教學知識的重點、難點和網絡知識技術。為學生創建充滿藝術性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促進教學任務高效落實。
[關鍵詞] 多媒體;高中美術;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落實,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要求。對高中美術教學而言,傳統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無法有效滿足現在的教學要求。在多媒體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有效豐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充分感受藝術作品的魅力,為學生創建一個優質的學習平臺,大力促進高中美術教學的不斷變革與發展。
一、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一)直觀生動
傳統美術教學中,學生時常都是照著樣本進行臨摹與寫生,這樣不僅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會使學生產生疲憊感。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運用鮮明的顏色、悅耳的聲音,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學習美術提供充足的內在動力。只有充滿激情與熱情,才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自主性。
(二)變抽象問題為形象化問題
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精通業務,明確找到教學切入點,有效突破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對美術具體形象中的結構進行講解,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特性,明確展現立方體的十二個轉折。在演示中,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問題的本質,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三)創設良好氛圍
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創設良好課堂氛圍。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收集教學所需的眾多美好圖片、影像,并將其融入教學內容,有效刺激學生的各項感官,使其產生良好的身心體會,并形成積極的審美追求與欲望。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眾多音樂素材,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讓他們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有效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幫助他們進入良好的創作狀態。
(四)培養學生情感
多媒體教學中舒緩、輕盈、高亢的旋律,可以感染學生心靈,有效激發學生自身的藝術情感。同時不同的音樂可以對不同的情緒與思路進行反映,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審美觀念,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
二、多媒體視角下的高中美術教學
(一)有效的教學導入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教學導入,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及求知欲望,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學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教學活動的良好開端。通過有效運用多媒體可以強化學生的感知,使學生的各項感官受到明顯刺激,幫助學生對教學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感受,顯著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自主性,促進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以獲得高效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陶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我國陶器的發展史,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收集與運用精彩視頻、圖片,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了解大量與陶器相關的知識,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展示動態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聲情并茂的畫面、色彩鮮明的圖片等,讓抽象問題變得更加形象化,讓靜態問題變得動態化,有效突破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例如,在“傳統工藝美術”教學中,工藝制作的程序、步驟、方法、技法等,要點多、難度高,需要教師給予大量示范。而教師想要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展示一個完整的操作過程是很有難度的。如對“簡單圖案”進行教學時,只是上色環節就是一個費時費力的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幻燈片,由繪制草圖、拷貝、涂色到調整、修改,都是十分方便的。同時還能夠清晰地展現完整過程,學生可以一邊觀看,一邊學習,有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突破教學知識的重點、難點。
(三)培養欣賞能力
美術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但這也是教學中的難點。在欣賞教學中,藝術作品中所蘊含的多種元素會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有效反射,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項感官,并使其利用所學知識開展有效加工,以提升學生的審美情感與理解能力。利用多媒體開展輔助教學,將音樂、動畫與美術有機結合,生動、具體地展現主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例如,在“中國繪畫”教學中,如果只是對教材中的圖片進行觀看,學生因無法對作品內容及相關背景產生有效認識,所以無法對作品內容留有深刻印象,很難在心中產生共鳴,不利于學生欣賞藝術作品,審美能力無法得到提升。而利用多媒體將作品投射到大屏幕上,并運用生動語言對作品背景、內容進行提示,利用鼠標對作品中的各項細節進行指點,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同時播放恰當的音樂,為學生創設相應情境,使其產生同樣的審美情感,讓美術作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的審美思想得到有效啟示,開展豐富想象,以對藝術作品產生更加深刻的領悟,從而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不斷提升。
(四)優化教學評價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學評價的傳統方法就是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主要是用于課外,一般都是對學生的鼓勵。而通過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師需要對學生在學習中各種認知的產生及對問題的解決過程進行充分考慮,設計相應的教學評價,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反思。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認知結構變得更加完善,還能夠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身優點和缺點,讓學生的認知層次變得更深,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例如,在“書法字體”教學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對多樣化的字體書法作品進行展示,并讓學生分辨。通過觀察學生實際的表現,給予恰當評價,以促進學生的不斷反思,使學生對字體特征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與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高中美術教學的高效開展,保障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隨著信息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成了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其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促進教育改革的不斷落實,有效滿足現代教育要求。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同時通過多媒體可以收集大量的美術信息,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眼界,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學生自身興趣及學習需求為依據,利用多媒體充分展現教學內容,以促進高中美術教學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丁龍.論多媒體教學在高中美術課程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9(16):122-123.
[2]李亞層.分析多媒體視角下的高中美術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18):138.
[3]張艷云.現代信息技術滲透于高中美術教學的新路徑[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114-115.
[4]張艷輝.高中美術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探討[J].試題與研究,2019(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