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蓉
關鍵詞:高校 ?科研經費 ?預算 ?績效管理 ?監管
高等學校是我國科學研究的重要載體,在科研領域的作用不可替代。《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18 年我國高等學校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為 1457.9 億元,占全年國家 R&D 總經費的 7.4%。與 2017 年的高等學校 R&D 經費相比,增幅達到了 15.2%。而與2013 年的856.7億元相比,五年增幅達到70.2%。由此可見,高校作為智力研究的中心之一,無論是財政還是非財政經費對高校科研經費的投入都呈現一個迅速增長的趨勢,這對高校的科研項目及科研經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高校科研經費管理部門應深刻領會國家政策精神,確保貫徹落實的同時還要充分信任和尊重科研人員,賦予他們更大的經費自主權,調動他們從事科學研究的積極性,激發科技創新的活力,促進高校科技事業的更好發展。
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和辦法規范高校的科研經費管理,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文件精神理解不透徹、政策尺度把握不準、改革措施落實不到位、內部制度建設不完善等現象。另外,高校作為科研項目依托單位,代行項目過程管理的責職,使得科研經費實際管理過程中存在松緊不一,各行其是的情況。過于僵化的管理打擊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為寬松的管理又使得違法違規現象時有發生。當前“放管服”改革正在向縱深推進,高校應充分解讀“放管服”結合的政策精神,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逐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優化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科研經費監管模式以適應科研活動實際需要,做到優化服務、放管結合、嚴寬相濟,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營造良好環境。同時,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嚴肅查處違法違紀問題。
《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50號)、《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18〕25號)等文件頒布以來,許多高校及時跟進,完善科研項目管理及科研經費管理制度,科研經費管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但仍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一)高校科研經費預算不合理,預算精確性較低
合理的經費預算是科研項目順利完成的重要保證,過高的預算會造成國有資金的閑置或浪費,過低的經費預算不能滿足項目的正常開展。比如部分縱向科研項目,政府預算安排與科研項目實際需求不相符。項目主管部門往往根據自身科研資金的充足與否來確定下撥相關科研項目經費的多少,極少從科研項目的實際出發經過調研、論證確定撥付金額。這就造成了部分科研項目資金冗余,項目結項后仍有大量剩余資金。而另一些省、市級項目,由于地方財政偏緊,政府資助力度不夠,實際項目預算不能滿足項目支出需求,最終難以實現科研目標。特別是項目負責人在編制預算時,往往存在故意夸大預算金額或者因缺乏財務知識且對相關政策研究不夠,導致預算編制精確性較低。
在預算審核方面,部分高校科研、財務、資產等部門相互溝通不夠,對科研經費預算的參與度較低。經費預算往往由科研項目負責人編制項目申報書時自行填報,由于人力和專業的限制,科研部門一般只進行合規性審查。至于經費相關預算開支是否必要,金額是否契合項目需求難以把握,專門從事預算審核的財務人員較少,使得預算審核難以取得實效。這就造成實際使用過程中經費預算與支出往往不太相符,預算調整頻繁發生,而預算調整審批流程復雜,極大的浪費了科研和財務人員的時間,一定程度挫傷了科研人員申報項目的積極性。
(二)科研用實驗設備等物資采購程序繁瑣,影響科研活動進程
2015年1月30日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以來,高等學院物資采購大多按照此條例執行,高校科研物資的采購作為高校物資采購的一部分,也都從嚴管理,采購程序復雜,采購周期較長。而科研人員大多精力集中在科學研究上,并沒有過多的時間精力學習研究相關的采購制度和采購程序,且科研活動時效性極強,需在規定的時間內結項。科研經費劃撥后,科研人員就投入到緊張的科研工作中,科學實驗所需要的材料、設備一些會是急需急用的,如果不能及時采購會直接影響科研項目的進度。即使采購及時,但政府采購大都采用最低價中標,采購人員又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部分采購物資雖然符合采購標的的標準,最終未必符合實際科研工作的需要,導致科研項目難以順利開展。
(三)高校科研經費績效管理不科學、監管意識薄弱
近年來,各高校因自身辦學狀況和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對科研經費采取“松”“緊”不一的管理辦法,致使科研經費使用過程中出現一些亂象。
高校是科研項目的依托主體,對科研經費的管理承擔主體責任,使得一些高校績效管理不合理,對科研經費中的間接費用,如勞務費等控制比校嚴苛,然而其他費用都需要憑發票報銷,這對于那些信息采集范圍廣,人力資源投入大的人文社科類項目,普遍存在項目資金難報銷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攢發票”,甚至虛開發票的情況發生。
另一部分高校從評估、升格等自身利益出發,積極地開展更多的科研項目,他們更加注重獲取科研項目的數量和級別,急需充實科研方面的相關指標,為了鼓勵教師申請項目,有時會放松對科研經費的監管。
(一)建立有效的預算管理體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科研經費是開展科學研究的必備支持,科研經費預算是科研經費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應賦予科研人員足夠的自主權,又要體現經費設置的合理性。尊重科研活動規律和特點,合理編制科研預算,是順利實施科研項目研究的有力保障。科研人員由于精力有限并且受專業限制,獨自編制項目經費預算的能力往往不足,編制的預算不甚合理,造成經費預算頻繁調整。科研、財務、資產等職能部門只有共同參與科研預算編制,才有利于科研項目的順利實施和科研資金的合理使用。高校應當成立專門的科研經費預算小組,成員應該包括科研項目負責人、財務人員、科研管理人員、資產管理人員及相關專業的資深科研工作者等,全面參與科研項目立項預算工作。科研管理部門可以自主開發或購買相關的科研經費管理軟件,牽頭整合科研、財務、資產等相關部門信息,建立統一的科研管理平臺。科研人員可以通過平臺進行項目的申報、調整和結項等操作,從繁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專心研究,貢獻出更多更好的成果。此外,下撥經費的機構要加強對研究項目的事前調研,對項目經費預算進行合理評估后再行下達經費,從而保證經費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二) 優化科研物資采購流程,加強過程監督
《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頒布以來,許多省市出臺了相應的實施意見,改進了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管理。高校要吃透相關文件精神,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對科研物資的采購采取“抓大放小”,特殊情況特殊處理的政策。小于一定金額的物資由科研人員自行購買,稍大金額的物資由資產部門通過市場調查、詢價并就性能等要求與科研人員協商采購,對于金額巨大的設備等采購嚴格按招標程序執行。科研活動中有時會出現需要緊急采購的情況,金額可能會達到招標要求,若按招標流程采購,周期較長,不能及時采購到位,影響科研進度。遇到這種情況應簡化程序,經主管領導審批后由科研管理部門、科研項目負責人協助資產部門及時購買,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全程監管。
對于科研物資的采購高校應適當放寬招標最低限額,合理精簡采購流程,簡化采購預算調整手續。但同時要做好物資采購的監督管理,做到全程公開、透明、可追溯,切實做到“放”“管”結合,確保接得住、管得好。
(三)科學制定績效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信用評價體系
科學研究工作是極其艱苦的創造性的勞動,不合理的績效管理可能會傷害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無法實現有效的激勵作用。高校應深刻領會國家政策精神,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對科研人員給予恰當的腦力補償,提升科研人員的成就感和獲得感。科研人員的辛勞付出很難準確計量,高校要結合自身特色,從縱向課題、橫向課題的特點以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項目的特點,建立建全具有激勵作用的科研績效管理制度,通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科研績效評價指標對科研經費使用效益進行分析和評定,使績效支出與科研人員在項目開展中的實際貢獻掛鉤,適當提高科研人員智力報酬的比例,真正彰顯人才價值,降低科研人員鉆空子。高校在采取激勵措施的同時還需建立全方位的科研監管機制,以杜絕科研腐敗現象發生,保證科學研究的純潔性。科研信用評價,是科研監管的新思路、新手段,能夠提高科研經費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有利于營造誠實、守信的科研環境。高校科研管理的相關部門和審計部門應通過對以往科研經費使用情況的分析共同評定科研人員信用等級。信用等級較好的科研人員,建議單位對其實施寬松管理、重點支持的措施;若科研人員信用等級為一般,建議單位對其實施常規管理的措施;若信用等級較差,則對其實施嚴格管理,對于違反規定者,將其列入黑名單。當然對于科研經費的管理是全方位的,除了建立必要的科研人員信用評價體系,還要加強科研經費的事中監管,對違反規定者絕不護短,及時追責,必要時采取相應法律手段,嚴格做到獎懲分明。
科研經費的管理是否科學合理、有章可循,是科研活動有序開展的重要保證,直接關系到科研成果的質量。高校要緊跟中央“放管服”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符合高校自身科研發展特點的科研經費管理機制,加快職能轉變,優化管理與服務,釋放管理活力與效率,為科研管理保駕護航,推動高校科研事業的發展,為國家科技創新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志新,潘啟勇.新時代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優化對策[J].中國高校科技,2019(12):24-26.
[2]夏秀桂.從高校控制活動看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 [J].會計之友,2018(17):90-93.
[3]劉敏,藍文永.基于公共治理視角的高校科研經費監管體系探討 [J].會計之友, ?2018(12):128-130.
[4]王海妮.高校科研經費內部控制管理績效評價研究 [J].會計之友,2020(1):93-98.
[5]宋卉.高校科研經費制度化管理建設路徑 [J].中國高校科技,2018(4):18-20.
[6]劉穎,范文博.強化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5(2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