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君
【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并且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索和創新自主學習的方法。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數學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為了滿足新課程改革的需求,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創新和優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 自主學習 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向學生傳授自主學習的方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提升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發散學生的思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探索和研究自主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地、自主地探索數學知識,為學生后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意義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各個方面的發展還不夠成熟,好奇心較強,對新鮮的事物會產生興趣。在小學數學情境教學中,教師通過合理地利用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教師在鼓勵小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了立體的數學思維,鼓勵學生勇敢地提出了質疑,為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同時,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有利于促進教師和學生關系的和諧,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鼓勵學生總結數學規律,實現教師和學生關系的協調與和諧。
二、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方法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數學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動力。當學生擁有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將注意力集中到數學課堂的學習中,并且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提高記憶力,發散數學思維。為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教師要不斷創新和優化教學方式,精心設置數學問題,積極組織一些游戲和比賽,等等。在設置數學問題時,教師要保證問題的難度適中,如果問題過于簡單,那么學生不用思考便可以回答,如果設置的問題難度較大,那么學生將會無從思考,只有巧妙地設計問題才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時、分秒》時,教師可以指著班級的時鐘向學生提問,哪個針是時針?哪個針是秒針?哪個針是分針?學生在思考后會紛紛回答教師的問題。然后教師會接著向學生更加深入的介紹時針、分針和秒針。這種題目模式有效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進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2.向學生傳授自主學習的方法
一個好的數學教師要善于發現真理,并且將真理告訴給學生。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養成看書的好習慣。在看書中學生既能讀懂書中使用的表達方式,又能明白語句中的重要知識點和關鍵點,在自學提綱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時,教師要教會學生聯系舊的數學知識,有效鞏固學習過的數學知識,并且通過舊的數學知識發現數學學習的規律,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遷移能力。如果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教師發現了學生的思維方向出現了偏差,這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及時的、正確的引導。在對學生訓練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思維靈活性也得到增強,這樣學生可以真正做到舉一反三。例如,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時,數學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鞏固一位數乘一位數,一位數乘兩位數,通過仔細思考,實現數學知識的遷移,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鞏固之前學過的一位數乘一位數和一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更進一步的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
3.為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數學教師在課堂上的精神狀態、語氣、語調直接影響著課堂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在日常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在講課時要充分激情,用自己的飽滿的情緒去帶動學生,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個人魅力。同時,要加強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教師和學生共同創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和環境。例如,在學習認識時間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并且為每個學習小組布置不同的時間問題,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時間知識點的熱情,同時為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4.協作學習,使學生具有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可以指定詳細的加分和扣分標準,并且在黑板上左側畫上相應的表格,這樣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到自己學習小組的成績,進而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數學,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定期對學生的小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對于得分較高,表現較好的學習小組,教師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表現不好,得分較低的學習小組,要給予一定的處罰。例如,讓他們在全班學生面前表演一個節目。這種制度的制定,有效地約束了學生的學習行為,并且激勵學生為自己學習小組的榮譽而努力,有效地提升了班級的凝聚力。同時,教師在協作小組學習中要培養學生養成善于聽取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并且讓學生知道小組學習,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好處,提升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5.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探索學習的空間
在小學數學課堂學習中,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引導者、補充者、點撥者。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應該由學生主宰,解決一個數學問題相比提出一個數學問題更加重要。例如,在二年級作業有一道這樣的數學題:在一個圖中有小雞2只,鴨子的只數是小雞的5倍,小狗比鴨子少3只,小鵝比小狗多9只,那么請問小狗有幾只?小鵝有幾只?由于二年級的學生數學基礎較為薄弱,數學學習能力有限,所以一時很難解決這一問題。這時,教師要向學生提出要求,讓他們仔細的、反復的閱讀這道題,并且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學習棒去理解問題。在不斷的探索、交流與教師的點撥中,學生最終得出了這道題的答案,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幫助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樹立學生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6.效果評價,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在學習評價環節中主要包括對學生個體的評價和對學習小組中每個成員的評價。數學教師要從學生各種能力、對小組學習的貢獻和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重點強調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提升評價的多元性、開放性,充分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水平,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結語
在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方法的傳授中,教師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學習,而不是讓學生自學。自主學習方法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是一種正確的思想。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要著重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會軍.小學數學學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 第十一卷[C].:中國教育教學叢書編委會,2018.
[2]周娟.探究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的實踐方法[J].學周刊,2017,(14):103.
[3]趙福東.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J].學周刊,2017,(26):94.
[4]陳燕春.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方法的有效性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27):151.
[5]連素娥.感受數學魅力 預約精彩課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自主學習方法的評價[J].中國校外教育,2019,(32):100.
[6]張云平,胡銘.小學數學“自主 實踐 合作 探究”式學習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18,(1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