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元
【摘要】近幾年,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新課標對小學生語文寫話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和更多的關注,是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及學生對語文學習水平和質量的體現。使學生對寫話產生興趣,掌握合理的學習技巧和寫話習慣,把寫話和生活融入到一起,讀些適合的書籍,是培養小學生寫話能力的重要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話教學 寫話興趣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是比較低的,對事物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學習習慣不能及時養成,語言知識比較少,更不能靈活地運用。他們在運用語言進行表達時不能把心中所想準確表達出來,針對這些不足,還需要教師進行積極指導。新課標對小學生作文教學要求指出,要通過適當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也就是在教學中用適當的方法,讓學生能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新課標下,更加關注小學生的寫話能力培養,為學生高年級的高質量寫作打下基礎。
一、激發小學生寫話興趣
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還要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定和學習水平才能找到正確激發小學生對寫話興趣的方法,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寫話興趣及情感,提高小學生的寫話能力。小學生還處于天真可愛對新鮮事物好奇的階段,但是認識水平差,喜歡玩游戲做活動。所以,我們把小學生的愛玩心理特點結合到小學語文寫話教學中來,讓他們自由快樂的學習寫話知識。例如,在《秋游》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去撿樹葉,看誰撿的樹葉的種類多,然后再讓他們仔細觀察樹葉的顏色等特征,結合秋天的景色和生活,說說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在放學的時候布置小作業:你們注意看一下回家的路上看到了關于秋天的什么景象。教師可以使他們聯想到四季,讓他們說一下四季的景象有什么特點,最喜歡哪個季節,等等。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分成小組目的就是提高他們的集體意識進行合作交流,這樣學生就有交流表達的興趣了。
在小學寫話教學中,首先要積極引導學生準確說的能力。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老師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像對學生下命令一樣,要和學生融入到一塊,成為學生的朋友,等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多聽取學生的心里想法,才能更了解學生,多肯定學生的觀點,多激勵學生,用積極的心態看待學生的語言表達。如口頭評價學生:你是一個善于觀察和想象的孩子。能用“不錯、挺好”這樣的詞語去評價學生,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情感。也可以讓學生先寫出來由老師進行查閱,把每個學生的作品讓自己和同學互相進行評價,由老師指出作品的不足之處,并進行正確的指導,可以激發同學們想說的興趣,培養他們寫話的能力,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重視培養方法,多形式開展寫話訓練
小學的課文都是圖片與文字相結合的居多,考慮到了小學生認識不足的心理特點,使教材盡量融入進日常生活當中。因此,我們在小學寫話教學中,要結合生活展開多形式的教學方法。如讓學生在剛學的課文之后,用課文中的詞語造句,在學習新字和詞語的教學中,教師把這些字合理地分組,讓學生結合生活當中的情境,組成一個小故事。例如,在小學《識字五》的課堂中,可以讓學生談談“狂風”“雷雨”如何被分同成一個詞串的,怎樣把他們造成一個句子呢?在學生都談完自己的想法,老師進行指導后,再讓學生聯系生活想一下,如果我們在黑夜中一個人走路,遇到一只貓突然跑出來,怎樣用一句話表達,這樣的話,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發散思維以及創新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寫話水平。
在小學寫話教學中,可以給小學生設計一些補全對話的故事內容,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以填空的形式進行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準確、靈活運用詞語寫話的能力。也可以根據文章的寫作手法和格式讓學生仿寫訓練學生寫話的能力。如《小雨點》的學習中,可以仿寫其中一些優美的句子,讓學生進行自由想象,像雨點落在水中會怎樣,落在草地上又會怎樣,通過對句子的仿寫,訓練小學生優美詞語,句子的靈活運用能力。另外,小學課文通常會配有插圖,要善于運用插圖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教師適當引導情境調動學生情感。如在《秋天的圖畫》學習中,文章中有對一些景物的描寫,如小溪和天空,教師可讓學生也描述一下這些景物,寫出來與文章中的內容進行對比,老師進行點評,進而提高學生理解優秀語言的能力,吸收為自己可靈活應用的語言。還有一種非常有效的提升小學生寫話能力的方法,就是利用團隊集體的力量,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小組中互相交流評價自己寫的作品,大膽指出自己所認為的優點和缺點,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的短板,在下次的寫話中就會吸取經驗,讓說話轉變成寫話,將口語交際與寫話培養有效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寫話訓練。
三、看圖寫話,提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
兒童的思維方式是用圖像、顏色、和聲音相結合的,我們要培養小學生寫話能力,就要運用形象思維的特點,迎合他們所喜歡的教學方式,就會使教學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提升,要多注重文章插圖的運用方式,多舉辦口語交際的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對他們的說話順序、所用的詞語、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適當的指導說明;除此之外,還要提升他們的優美語言運用意識,這是小學生能不能寫好話的前提,除了閱讀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外,我們還要讓他們具有一定能力后開始動手寫。在進行看圖寫的教學中,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如先從看一張圖開始,讓他們學會寫話的步驟連接,引導并鼓勵他們在相應的順序上進行補充內容,接下來,就可以讓他們進行一組圖的思考和寫話的訓練。如課本中有“小白兔采蘑菇”的組圖,在寫之前,我們要讓學生讀圖,并做好相應的指導,關注圖畫中出現的人、事、物進行寫話訓練,先讓學生大概寫一遍,不要讓學生們感受到太大的壓力,先在小組中進行討論分析,進行相應的修改,進而把握組圖的整體內容。到正式寫時,由教師進行簡單的引導,如讓他們先說,對出現的語言不恰當的地方進行修改,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如采蘑菇時的天氣好不好,采蘑菇需要哪些工具,需要穿什么衣服方便采蘑菇,小白兔和兔媽媽會怎樣進行交流,我們可以從這些圖畫中學到什么,等等,這樣進行簡單的梳理引導,學生就能比較熟練自如對圖片進行寫話練習了,對于圖畫中一些教育性的語言教師要特別指出,如小白兔在采蘑菇時不聽媽媽的話,自作聰明和之后兔媽媽的教育,讓學生發揮想象對這兩句進行創新結合,從中我們能得到什么教訓和經驗。
對小學生寫話能力的培養在于平時的訓練,積累寫話經驗,不能只是閱讀教材,也要多讀一些課外優秀作品,教師可以對學生布置一定的閱讀任務,讓學生把好詞語,優美的句子摘抄下來,用到寫話訓練中,寫一寫讀后感和日記,把生活中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和自己的想法感受記錄下來。把寫話訓練融入到日常學習生活中,隨著日積月累的經驗堆積,學生的寫話水平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提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低年級小學生在平日的學習中不僅要學習生字拼寫課文的閱讀,也要按照新課標,注重學生寫話能力的提高,這也是語文水平的重要體現,只要教師加強寫話的興趣培養,教學方法的改進優化,把寫話融入到生活實際并進行認真仔細的指導,讓學生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他們的寫話能力自然就會提高,語文學習能力也會提高,進而既能學好語文也能用好語文。
參考文獻:
[1]沈婷.小學低年級寫話與中年級習作銜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2]張麗燕.小學低段看圖寫話現狀及對策研究——以杭州市區四所小學為例[D].杭州師范大學,2016.
[3]張飛萍.充分利用教材加強寫話教學的策略研究——以臨漳縣寫話教學為例[D].河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