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麗
【摘要】數學計算能力是中學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數學教學要重視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通過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讓學生有更好的數感,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打好分析解決數學問題的基礎,最終提高學生的中學數學核心素養。本文針對初中學生數學計算能力較低的狀況,探討提升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 計算能力? 現狀?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156-01
新頒布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了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六個主要方面,即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運算能力、直觀想象和數據分析。數學計算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基礎,也是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數學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數學解題能力的高低,面對越來越抽象的數學問題,數學抽象能力和數學建模能力更加重要,但數學計算能力作為基礎也不可忽視。因此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當前而言,一個好的計算能力能幫助學生更加準確迅速的計算出題目答案,從長遠看,隨著計算機時代的到來,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反而讓很多人產生了依賴,一個好的計算能力無疑是一個好的數學核心素養的直接體現。本文針對初中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探討。
一、初中生運算能力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
在多年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發現,導致學生數學成績低的原因與計算能力較差密不可分,通過分析近幾年學生的數學成績及對學生進行調查,可以看出目前許多學生在計算方面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眼高手低,不在乎基本計算;做簡單題使用計算器;計算時不用草稿紙,做題粗心大意;搞不清題目所用的基本知識點,不會運用公式與法則,盲目計算;運算方法過繁,不注意使用更簡便的方法;應付作業,抄襲作業,做題格式隨意,不規范;計算速度慢。
影響學生運算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學中經過認真分析,造成計算能力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客觀原因: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小學計算基礎較弱;教學中注重解題思路分析,輕運算訓練;計算器的廣泛使用削弱了學生的運算意識和計算能力。
2.主觀原因:數學學習方法不正確,基礎差;數學概念模糊不清,公式、性質記憶不準確;數據處理能力差,識別圖表的能力差;代數恒等變形常規方法不熟練;審題不仔細表達能力差,書寫不規范;運算習慣差,急于求成,粗心大意。要想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經歷從低級到高級,從具體到抽象,有層次的發展過程。
二、提高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策略
1.加強數學基礎知識教學,完善知識體系。夯實數學基礎知識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前提條件,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公式﹑定理判定法則。基本的數學概念不但是解題的基礎準則,而且是運算的基本準則。數學公式以及數學定理判定法則是指導學生解題的基本原則。往往一些運算錯誤并不是由于粗心馬虎導致的,而是由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不夠深刻,對基礎性的公式定理產生混淆。所以,在平常的數學教學中,對定理、公式以及運算法則要反復對學生強調,最基礎的東西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東西,但也是最關鍵性的東西。
2.強化簡算、估算與檢驗能力的訓練。一方面,簡算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計算速度,在計算時起到化繁為簡、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簡算訓練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能更快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估算能力其實是數學分析能力的一種直接體現,能夠讓學生對問題答案有一個初步的估計,能夠快速確定思路或者排除答案。
3.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數學計算要求學生擁有嚴謹和科學的態度,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指導學生養成計算習慣的方法,讓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跨越式的提升。第一,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計算習慣。審題是解決數學問題和確保正確計算的基礎,在審題過程當中需要明確題目要求,看清數據以及計算符號,把握運算的先后順序,這樣才能夠通過正確審題為正確計算奠定根基。第二,培養學生規范書寫的計算習慣。學生在計算時必須要做到認真書寫,并規范性的書寫格式,避免由書寫潦草或者是格式不準確造成的計算錯誤問題。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想方設法使學生養成計算時精力集中,認真演算,仔細抄寫,自覺檢查、自覺估算和驗算的習慣。
4.注重變式訓練,提高運算的熟練性。變式訓練直接體現了數學思維的巧妙和靈活,因此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于對試題進行舉一反三,對試題嘗試不同的變式,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對運算本質的掌握能力。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初中數學教師要強化學生計算技能的訓練,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發展學生數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周英賢.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生數學運算能力[J].學周刊;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