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翻轉課堂教學法融入六年級數學補救教學,探討參與補救教學七位低成就學生的學習成就、學習態度及學習方法改變情形。研究方法采用質量合并研究法,搜集學生學習單、期中考分數、學期總成績、數學學習態度量表等量化資料、并訪談每位學生、入班觀課教師和原班級數學任課教師,最后觀察學生上課分組互動表現。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學習成就有明顯進步,期中考分數進步,學期總成績有四位及格。研究發現可供相關研究者及教學者參考。
【關鍵詞】補救教學? 翻轉課堂教學法? 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170-02
一、翻轉課堂教學法
翻轉課堂教學,是打破傳統學生上課聽講、下課寫作業、回家自行復習的教學模式,更改成學生上課前預習,有不懂處可以反復觀看影片重復練習,上課中學生進行討論報告,老師從中引導和解惑,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學習和團體互動學習。他們依據其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法經驗,提出了四項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注意事項:
1.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教師所希望學生達成的學習成果,教師依造學習目標來設計教學活動,并借由評量來了解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程度,和評估修正教師教學。
2.決定課程哪部分適合討論與直接教學
教師在建立教學影片時,需決定課程內容哪部分是可利用影片來幫助教學,課程哪部分需要學生做深入的探究學習,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法是需要教學影片和課堂學習活動二者配合,才能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3.確定學生能觀看影片內容
教學影片放在網絡或是直接提供DVD檔案給學生,教師必須確認學生有觀看教學影片,以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因科技輔具而影響學習。
4.創造多元評量機制,以確認學生學習成效
教師評量除了利用紙筆測驗,觀察學生上課表現,還能透過計算機科技評量系統,更有效率、多元化評量學生在課程各方面的學習表現。
二、研究結果
(一)數學學習成就
本研究之數學學習成就是指參與補救教學學生的期中期末考分數成績,以及學期結束后數學學科總成績。
1.期中期末考試成績明顯進步
翻轉課堂教學法,在上課前讓學生主動隨時隨地反復觀看影片,上課時,讓學生互相討論學習,教材是特別編制符合學生程度的,讓原本低成就補救教學學生,也可從中收獲進步。另外,從學生的學習單中可發現學生期中考試成績有明顯進步,同時學生了解自己數學進步原因是請教同學、和同學討論、詢問老師和自己主動參與學習的,而成績進步讓學生感到快樂,可強化學生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法學習數學的動機。
研究者查看學生的期中考卷,發現大部分學生以往空白的計算題,現在有努力積極作答,在意自己的成績,使得學生期中考試分數有進步。
2.學期結束四位同學成績及格
參與補救教學學生,都是成績為全班最后者,經原班老師額外補救教學成績仍不及格,才參加本研究之補救教學。查閱七位參與補救教學學生,七下數學總成績全部為不及格。
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與教學精神,是讓學生主動學習數學,并樂于和同學分享討論,從學習方法的改變來幫助學生學習。研究者從學生每次準時交的學習單、上課觀察學生討論、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研究者認為參與補救教學學生,從翻轉課堂教學法中有明顯進步的成就,在八上學期結束時,有四位學生數學成績是及格,另外不及格的三位,也從中有收獲和進步。
(二)數學學習態度
數學學習態度是一種內在心理歷程,因研究者研究重點不同,對數學學習態度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本研究是使用數學態度量表中,六個與本研究相關的分量表,分別為:教師、信心、成功、動機、有用性和焦慮,作為判斷學生數學學習態度的依據。
1.信心、動機、焦慮三個分量表達顯著提升
在信心分量表學生前測分數偏低,顯示學生學習數學原本缺乏信心。經過一個學期的改變教學,學生在后測分數有提升,達統計上的顯著,由此可知翻轉課堂教學法,可促進低成就學生的學習信心。
在學習動機方面,參與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是落后者,甚至有逃避、放棄學習情況,學習動機是消極的。實施翻轉課堂教學一學期后,學生在后測分數有明顯提升,達統計上的顯著,表示新的翻轉課堂教學法,能夠吸引學生注意,提升學生學習的動機,讓學生更愿意學習數學。
在焦慮分量表中,學生獲得改善,達統計上的顯著。學生在原班級上數學課,學習上是弱勢的,使得學習數學充滿焦慮和挫折。在補救教學班級上,老師選擇符合學生程度教材,讓學生在學習上有收獲,使焦慮感和挫折感明顯下降,顯示翻轉教學法對補救教學學生在降低學習焦慮上是有幫助的。
2.教師、成功、有用性三個分量表無顯著改變
經過一個學期的改變教學,在教師、成功、有用性三個分量表的前測、后測表現相近。表示在教師方面,學生的感受是沒有改變的,意謂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法或是傳統教學法,學生對老師的感受是一樣的,然而平均分數有達到三分,是五等第量表的中間值,并非負面態度。
雖然學生在學習信心與學習動機有提升,但學生不認為自己學習數學是更成功的,學數學是更有用的。雖然成功與有用性分量表之前后測無顯著差異,但觀察其平均分數都有超過三分,也非負面態度。沒有進步的原因可能因為對數學的學習還停留在考試階段,無法運用數學于日常生活中,進而認為自己成功學會數學是有用的。
3.數學學習態度總量表達顯著提升
由訪談、課室觀察可以發現,學生喜歡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在數學學習態度總量表上,達統計上的顯著提升,分析原因有兩點:(1)在翻轉課堂教學法中,重視每位學生,讓學生不會有弱勢、被忽視感覺;(2)積極參與課室活動、對同學作報告,讓學生有學習成就感和自我肯定。
(三)學習方法的改變
本研究有關學生學習方法有三項改變,分述如下:
1.學生由不做筆記不交作業改變成能用學習單作筆記和準時交作業
參與補救教學的七位學生,原先的數學學習動機低,上課時會經常性的發呆,不做筆記也不交作業。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法,讓學生在上課前隨時隨地反復觀看教學影片,改用學習單作筆記,使得參與學生能主動學習和準時交作業。
2.由獨自一人聽課學習變成分組互動討論學習
參與補救教學的七位學生,在原班級數學課學習上是弱勢的,成績是班上最后的,會經常性發呆,常常是獨自一人聽課學習,學習效果不佳。在翻轉課堂教學法中變成分組互動討論學習,借由老師和有能力同學的指導,學生在學習上可以收獲更多,符合近側發展區概念。
3.由被動的、死記的改變成主動積極參與
接受補救教學的低成就學生,學習方法原本學習消極被動的,經過一學期翻轉課堂教學法,學習方法改變成主動參與學習的,能自己找尋答案,能與同學互動溝通,數學算式原本是死記的,變成可以靈活運用。
綜合來說,翻轉課堂教學法能提升學生學習態度,使得原本放棄、逃避數學學習的學生,也能重新參與教室內的數學教學活動。并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進而改變學習方法,并促進學習成就。
參考文獻:
[1]張中華.小學高年級數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及應用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7(14):41-44.
[2]楊立芳.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J]. 小學教學參考, 2017(26):55-56.
[3]陳惠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高年級教學的實驗初探[J].學苑教育, 2018(2):96.
作者簡介:
陳慧(1981年-),女,漢族,甘肅岷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