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傳琪
【摘要】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為了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改變之前被動的學習狀態,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應用有趣的引導性語言、問題以及情境等,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本文針對如何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給出了詳細分析,有益于物理教學效果的提升,深入貫徹素質教育,將課堂還給學生。
【關鍵詞】物理教學? 學習?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203-01
物理知識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因為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公式以及概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時常會感到枯燥,提不起學習興趣。所以,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應用相應的授課手段,引導學生理解知識、提升能力和素養,并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此外,還要幫助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知識,有益于學習效果的提升。
一、應用趣味引導語,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每堂課的引導語,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引導。所以趣味性強的引導語,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剛開始時,要使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其中,要精心設計好引導語,以便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1]。
例如:在初中物理《運動的描述》教學中,教師可應用趣味性強的引導語言,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位飛行員,飛行在2000米的高空時,看見臉旁有一個小東西,飛行員以為是昆蟲便抓了過來,但他抓到的竟是一顆德國子彈。在這樣的引導語中,學生會懷疑這名法國飛行員真的能抓住這顆高速飛行的子彈嗎,會對之后的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
二、巧妙設施疑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當前的物理教學中,對于情境的設置,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教學形式,學生非常喜歡。其中,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可使學生對知識的認知產生相應的碰撞。其中,通過巧設問題,可利用問題的激發性、開放性以及趣味性,對學生多層面獲取知識給予鼓勵,逐層逐步的分析知識。
例如:在初中《光的反射》教學中,教師可先設施問題,從而調動學生的興趣,如光源發出光,為什么我們可以看見它?不發光的物體我們又是怎樣看到它們的呢?當你從鏡中看到對方時,對方是不是也能看到你?在這樣的問題中,學生會產生非常大的興趣,跟隨教師的腳步學習知識。
三、教學情感創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當前的物理教學中,對于以往只注重理論教學的模式進行了更新,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其中不可或缺的便是情感課堂的打造。其中,情感教學的創設,學生會在更加寬松以及民主、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對于興趣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此外,寬松的環境,可提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更好的引導學生釋放自身的個性,實現了主動學習的目標。此外,教師要尊重學生,針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和見解,無論對錯,不能批評,要給予鼓勵,并做好相應的引導。這樣,學生更愿意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習基礎稍差的學生,教師要適當更關注一些,可設置一些基本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幫助學生構建學習的信心,使其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點撥,從而主動積極的跟著教師,打好基礎,提升學習效果。
四、聯系學生生活, 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知識來自于生活。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物理知識,為了進一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有益于學生對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例如:在初中《浮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將知識聯系到學生的生活中。其中,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學生生活中看到的浮力現象,如漂浮在水面的輪船、木塊、水鴨子、人,浸沒在水中的潛水艇等。之后提出引導性的問題,輪船、人等為什么會浮在水面上?引導小組討論分析,最后給出結論。
五、利用實驗,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日常授課中,對于實驗教學的應用,可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物理知識,并通過過程的感受、觀察最終現象等,提升各項能力。其中,通過實驗,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實驗過程中,學生可以小組的形式共同探究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感受實驗的魅力,從而調動積極性,提升學習興趣。例如:伏安法測電阻、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使用液體溫度計并探究水的沸騰過程等實驗。
六、結束語
總之,因為物理知識存在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學生熟記大量的概念以及公式,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到枯燥和無聊,沒有較高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教學中,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應用更多的精力,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和培養,以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物理知識的魅力,將之前被動的學習方式進行改變,積極主動的學習,逐步提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方敏.活用智慧教室技術 創設物理情景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平拋運動”教學片段為例[J].中學理科園地,2019(0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