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冠貴 司今 徐潤 劉慧 汪國棟
【摘要】通過老師與本科生日常交流、訪談,對本科生導師制進行了優(yōu)缺點的總結。本科生導師具有如下的優(yōu)點:學生接觸到專業(yè)老師,及時更正本科生角色;幫助學生了解專業(yè),引導本科生學習;接觸導師團隊成員,讓本科生多交學霸型的朋友;針對本科生導師制存在的問題,提出通過本科生導師制論文,打破導師制拘泥于形式化的特點;師生雙向選擇模式,提升本科生導師制的質量。
【關鍵詞】本科生導師制;優(yōu)缺點;改進措施;
本科生導師制,是指通過為大學本科生配備導師,對學生的德、智、體三個方面進行指導的一種培養(yǎng)制度。目前,在部分高校,本科生導師制與學分制、班主任制、導員制,共同構成了本科生教育四大模式。比如,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牛津大學等大學已經(jīng)大力推行本科生導師制,其中牛津大學早在十九世紀開展本科生導師制。
本科生導師制與研究生導師制相比,在交流方式上,它們分別具有如下特點,本科生導師制通過與本科生約定見面方式,開展指導;而研究生導師制中,研究生導師可以在研究生日常學習、研究中全面指導,并需要對研究生培養(yǎng)負責。從這種差別上可以看出,本科生導師制主要是為大學本科生的教育提供了一種特殊方式,這種特殊性主要是由于大學通識教育、本科生個體的特殊性本身決定。
高校以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學生為己任,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本科生導師制針對本科生培養(yǎng)的特殊性,提供了一種全新、富有挑戰(zhàn)性的培養(yǎng)模式。我國部分高校通過建立“大學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意見”開展了該項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與此同時,由于我國本科生導師制是一項新模式,依然存在多種成績與問題。這里通過整理分析導師制日常工作中的交流與訪談,從本科生成長的角度分析本科生導師制的優(yōu)缺點,主要從大學生思想、大學生專業(yè)教育、大學生道德品質三個角度分析,并提出了本科生導師制需要進一步開展的工作和方向。
一、本科生導師制的優(yōu)點
1.學生接觸到專業(yè)老師,及時更正本科生角色
本科生在入學之初,思想和學習方式都是高中階段。高中階段一般老師講解一到兩個知識點,然后學生完成學習和任務。然而,大學階段的學習,老師講解知識量往往要大很多。比如,高等數(shù)學兩個學時,講解第一章的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也就是函數(shù)與極限,函數(shù)涉及常量、變量、函數(shù)、函數(shù)的對應法則和定義域、函數(shù)的性質、反函數(shù)、初等函數(shù)、復合函數(shù);極限概念涉及數(shù)列的極限、領域、領域中心、領域半徑、收斂、發(fā)散等將近三十個概念,這就要求學生利用課堂獲取關鍵性的知識,然后能夠自我學習,溫故而知新,不斷掌握教學內容。然后,本科生入學之初,往往對老師羞澀且敬畏,因此,遇到的問題有時難于疏解。通過本科生導師制定期的溝通,可以為本科生講述導師自己入學之初經(jīng)歷,與學生交流入學之初的困惑與應對措施。不僅可以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也能讓學生更快適應新學業(yè)情況。
2.幫助學生了解專業(yè),引導本科生學習
在許多本科生眼中,地球物理學有些冷門,另外這些年煤炭行業(yè)的頹勢,就業(yè)形勢嚴峻。通過交流能感覺到本科生心中不免惴惴,甚至有早日改行的想法。同時,通過每一次見面,導師與本科生詳細解釋了地球物理學的背景,用途,未來的出路乃至繼續(xù)考研的方向,拓寬了本科生的見識。比如,通過地球物理學的背景介紹,讓學生認識到地球物理學專業(yè)不僅能夠用于煤礦的地質災害隱患探查。同時,還能與海水入侵等環(huán)境保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城市路面塌陷等工程地質問題提供探查手段,意識到地球物理專業(yè)不僅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另外,大學學習還能鍛煉思維。這些交流能夠明確本科生的學習目標,增加學習的學習動力。
3.接觸導師團隊成員,多交學霸型的朋友
由于本科生導師制要求每月見一次,同時在導師忙于工作或者進修期間,難免錯過一些本科生的實時動態(tài)。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還安排了本科生參與導師團隊的科研課題。比如,定時參加課題匯報會,參與實驗室的測試等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本科生逐漸與部分研究生成為朋友。正如本科生所言:“雖然我們不能跟著完成什么實驗,但是由學長帶領,參觀了很多實驗和研究,總歸是有用的”。在本科生與研究生的接觸過程中,幫助本科生進一步提升學業(yè)方向。而且,隨著本科生進入大三階段,不斷接觸專業(yè)課課程,讓學生的視野并不僅僅拘泥于課本,也能逐漸的把專業(yè)所學內容與實際問題逐漸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們學會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本科生逐漸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懂得去尋找知識。這也是本科生多年讀書生涯中最需要卻往往是最薄弱的一項能力。
二、本科生導師制的缺點及改進措施
1.通過本科生導師制論文,打破導師制拘泥于形式化的特點
導師制有些拘泥于形式化,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需要填寫手冊。而部分本科生反映,在經(jīng)歷充實大學生活的同時,還要時時想著去填寫學生手冊這件事,它明顯成為了一種負擔,這樣反而與設置導師制的初衷相悖。
本科生導師制中,設置學生填寫手冊環(huán)節(jié),其目的則是為了督促學生能夠落實導師制的作用。可是填寫學生手冊未受到學生歡迎,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本科生經(jīng)過與導師談話以后,收獲了經(jīng)驗和知識才是最重要的,而填寫學生手冊,并不能在這方面幫助學生,僅僅是一個記錄。二是本科生導師制,并不是本科生培養(yǎng)方案中一部分,不構成對學生、老師的硬性制約。因此,在入學之初學生問題較多時,學生覺得與導師交流一次還不夠;而到了后期,有的學生適應了大學生活后,對于本科生導師制的參與積極性明顯降低,如大四階段,本科生導師制的活動次數(shù)和持續(xù)時間明顯減少。
針對上述的情況和設置本科生導師制的初衷,建議設立本科生導師制論文,論文內容不限,可以是學生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也可以由導師輔助給定題目,如大學生涯回顧總結、大學生的人生夢想與現(xiàn)實,泰勒公式在數(shù)值模擬中應用,區(qū)域斷層在重磁資料中的響應特征等。通過要求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完成一篇論文,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和導師對本科生導師制進行良好的總結,也可以作為本科生導師成果的一部分內容,同時,可以對論文進行考核,作為本科生培養(yǎng)方案中學分的一部分。論文考核可以從論文的寫作規(guī)范性、論文思路、論文水平等方面考核。論文的考核時間節(jié)點可以放在大四上學期,主要因為第四學年,大部分課程已經(jīng)結束,學生時間較為充裕,同時大四要開展畢業(yè)生產實習、畢業(yè)設計。通過論文考核,還能幫助學生做好畢業(yè)設計。建立本科生導師制論文考核制度,有利于塑造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學術品質,實現(xiàn)“教書”與“育人”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