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蓮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管是在教學的方式還是學生學習的效率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是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為課程比較多,且時間比較長,學生就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任務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減負”的問題迫在眉睫。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減負 ?實踐思考
在小學階段所要學習的科目中,語文是比較重要同時也是比較基礎的一個學科,在教學中占據了一個很大的比重。教師對于語文的教學也比較重視,所以比較容易讓小學生去背負非常嚴重的課業負擔。但是教師應該能夠意識到,物極必反,當小學處于過于沉重的學習壓力下,不僅無法有一個較高的學習效率,還可能因為一直都不能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喪失對于小學語文的信心。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減負”就顯得尤為重要。“減負”就是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改善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劣勢。
一、合理布置課后作業,有效落實教學減負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為了能夠讓學生可以更好地記住課堂上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合理的課后作業的布置必不可少。但是在以前的教學中,教師采用的一般都是題海戰術,給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讓學生通過一遍遍的練習刺激自己的大腦來記住教師所講解的知識。不僅會給學生帶來一個十分沉重的學習壓力,而且這種刻板記憶的方式也無法得到一個良好的效果,學生可能在當時記住了,但是卻無法有一個深刻的記憶。
例如,在小學的語文課本《古詩三首》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學會《暮江吟》《題西林壁》和《雪梅》等三首古詩,算是一個學習的重點內容。在學習到這個章節的時候,很多教師只是一味地讓學生進行背誦和默寫,還有些教師會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抄寫的任務,給學生帶來巨大的作業量。但是教師應該意識到,這些作業的本質都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去更好地記住這些古詩。所以,為了能夠給學生“減負”,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啟發式的作業給學生。比如,讓學生嘗試著在紙上畫出來這首詩表達的畫面和意境,或者是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這句詩。這樣既能夠達到教學的目的,也不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就應該適當地減少一些作業的數量,提高作業的質量,讓學生能夠通過一些有啟發性的作業來提高自己的記憶效果和學習的效率。
二、彈性分層教學目標,有效落實教學減負
教師若想要給學生“減負”,不僅要體現在課后作業的布置上,最好能夠體現在課堂上。在以往比較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一般都會為學生制定相同的學習目標,用同樣的標準去考核全班的學生。但是教師應該意識到,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差異,對于知識的接受和吸收的能力也有著很大的不同。教師若是為全部的學生都制定同樣的學習目標,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就可以比較輕易地就完成,而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就要背負著很大的學習壓力。所以,教師若是想要真正地給學生“減負”,分層且明確的學習目標的制定必不可少。
例如,在小學的語文課本《白鵝》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對于白鵝這種生物的描寫,讓學生能夠通過文章的基調來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學習到這個章節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班級里面學生的平均水平為學生制定兩個大的學習目標,讓班級里面的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學習能力的學習目標,提高課堂上的效率,避免上課時間的浪費。比如,對于一些學習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來說,教師就可以讓這些學生不僅能夠學會課本中的內容,還要去學習這種寫作的手法,說出來自己的見解。而對于一些學習基礎比較弱的學生來說,就只要能夠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即可。通過不同學習目標的制定來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進來,變被動為主動,全面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三、運用啟發教學策略,有效落實教學減負
在現代階段的教育中,學生之所以會背負過于沉重的學習壓力,最關鍵的一點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出現了問題。很多教師覺得學生之所以沒有達到自己的教學要求,是因為作業量不夠,所以就造成了這種惡性循環。針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開展啟發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思考,不再只是一味地被動地出現教師的講解,而是融入自己的思考和看法,達到一點就透的學習結果,自然就不需要去背負過大的學習壓力,還能夠有一個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小學的語文課本《少年閏土》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要讓學生能夠明白作者與閏土的友情不再,以及閏土生活的悲哀。教師若是讓學生去強制地記憶這些內容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學習壓力,所以教師不如換一種教學的方式,通過提問的方式來讓學生可以主動地開始思考文字背后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比如,教師可以問學生,閏土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作者在看到了閏土之后會有什么樣的心情呢?通過這些小問題來帶給學生啟發,讓學生可以對文章有一個深度的思考和了解,自然就不需要去背負過大的課業壓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開展“減負”有著重要的意義。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和作業量,通過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去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為學生實行“減負”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融入自己的思考,改進自己教學的方式,才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減負”效果。
參考文獻
[1] 朱文倩.試談如何減輕小學生的課業負擔[J].小學課程,2017.
[2] 溫家輝.淺談“減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行的重要影響[J].課程教育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