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玲
【摘要】隨著現代教學理念及新的教學模式的形成,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學生成長為技術型、應用型高級人才的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工作是健全宏觀管理體制、確保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關鍵。對此,通過研究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方法,建立有效的學院內教學質量監測和調控機制,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做出更多貢獻。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督導;重要性;工作方法
教學督導工作是依據一定的評價,對教學工作的過程和績效進行調查研究、測量分析及評定,在此基礎上對教學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工作是對教學、學生管理和行政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的一項基本管理制度,是保證高職院校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工作環節。
一、高職院校教學督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制度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職院校的教學督導工作作為高職院校一項全新的質量監控制度,其重要意義在于提高督導質量和效率方面。
2.基本職能。各院校的督導部門要對學院整體教學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對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情況、教學任務下達及教學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對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情況進行適時檢查;定期為教育教學工作目標制定和完成質量做出評估;為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務處、學生工作處等相關部門工作改進和創新提供理論依據,為學院改革、發展和決策提供指導。
3.準確定位。各高職院校要重視教學督導工作,要全過程、全方位、規范化、常態化地開展此項工作,運用科學的運行機制和有效的制度保障,才能促進高職院校自我評價機制的完善,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測和調控機制,促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為人才培養做出更多的貢獻。
二、教學督導委員會機構和制度的建立
根據學院章程等相關規定,可設立教學督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1至2名、秘書1名,督導委員若干名。教學督導委員會委員由學院聘任,督導委員的學科專業盡可能考慮到涵蓋學院的各學科門類。督導員要求能夠熱衷于學院教學改革發展,長期從事高職教學中教學管理工作,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其本人熟悉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理論,思想敏銳、視野開闊、注重其自身教育教學思想觀念的更新,熟悉國家有關高等教育的政策并應用于督導工作中;能勝任工作,為人正派、辦事公正;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在教學、科研方面有一定的聲望,有高度的責任心,等等。
學院有完善的教育教學督導委員會工作制度,督導組成員工作嚴格按制度執行。學院督導委員會每學期初制定工作計劃,各成員明確分工,協調配合。每月召開1~2次例會,對近期督導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溝通交流并研究討論工作方法;形成一致意見后將情況及問題向學院領導及有關處室、系部等進行反映,必要時可通過簡報等形式進行信息的溝通、反饋和發布,形成學院和各處室、各系部掌握和了解教育教學等情況的重要依據。
三、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工作的主要內容及工作方法
1.對教育教學工作制定和執行情況的檢查與參與。學院可根據督導檢查及評估結果進行決策及工作方案的制定。一是如專業(新)設置、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安排、教學計劃等工作的制定及貫徹執行情況進行參與、檢查及評價;二是參與學院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課程建設、實驗室、實訓基地建設等評審及驗收工作;三是對學院領導和有關部門安排或委托的關于教育教學方面的調研、評價工作研究并執行。
2.做好督導基礎性工作、常規性教學工作的督導、檢查、評價。一是通過聽課、巡課,掌握課堂教學情況。如教學進度、內容、課堂紀律、教學效果等;二是重視教學中考核工作的督導檢查。督導成員要在每學期考試過程中巡查考場,抽查試卷及考試分析,監督檢查考場紀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規范考試環節,提高考核質量;三是監督檢查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涉及到校外實訓基地、校內實驗室等硬件設施的建設及各種項目的實踐教學環節,還包括實驗教學條件、設備配備及使用情況,課程設置、實驗報告完成情況等;四是關注學院各專業教學環節的成績考核及評定辦法,教務部門對學生成績的管理情況等。
3.參與對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在新入職教師中開展講座、培訓等,可建立導師制、青藍結對等方案,關心年輕人的成長和發展;增加對新入職教師的聽課次數,對其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整改建議;組織并指導各專業各學科青年教師參加教學技能競賽,通過競賽彰顯教師的自身價值,帶動青年教師積極投入教學工作。
4.重視發現優秀教師及先進典型。督導組成員從各項教學活動中可發現關注優秀教師典型,通過學院公告、信息、簡報等途徑進行宣傳,并在各項評比評獎中予以支持。組織開展全院范圍內的優秀教師公開課、講座等,為新教師提供更好的學習平臺。
5.組織“研究型教學”活動。隨著各院校督導工作的開展和工作范圍的拓展,部分高職院校督導部門還積極推動開展研究型教學,開展“研究型教學交流研討會”,申報并立項有關教研究項目,進一步探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督導工作的重要性及工作內容和方法、教學質量規范的研究等。經過多年的努力,教學督導工作在教學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型教學活動得到教師的普遍認可,廣大教師在努力嘗試改進授課方式,教學質量和效果有了顯著提高。
四、創新思路,提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督導水平
1.重視督導工作的自身建設。一是要嚴格執行督導委員會的各項規章制度,工作過程中及時總結經驗,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能充分認識及積極改正,提高督導工作的效果,為高職院校督導工作文化建設提供和積累寶貴的資料;二是重視對外學習和交流活動,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督導工作要不斷改進、豐富和充實。
2.重視組織、制度和督導文化的建設。工作中要探索規律、總結經驗;明確以導為主,督導并重、團結協作,高效工作的原則。督導工作中一定要做事公正,充分尊重被督導對象,對優秀教師等要充分肯定并弘揚先進,對發現的問題不隱瞞并能提出合理更改意見,要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改進教學工作為目標,教育教學督導委員會的職能在于在學院的整體工作中考查、調查、研究、總結、參謀和指導的作用;督導成員要不斷更新教育思想觀念,始終保持教育教學思想的先進性和觀念的與時俱進;各督導成員間要做好協調分工,切忌對專業或課程的不解而造成督導結果的偏差。
3.對學院職能部門調整制度及工作創新提供依據。學院督導委員會對教育教學各環節的過程進行質量監控,掌握全院整體的教育、教學、實踐等各環節狀態,如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是否合理,教學計劃的安排、教學運行狀態是否符合教育教學規律;教風、學風、學態、考風等是否存在偏差或漏洞;教學條件和教學環境是否滿足需要,注重歸納和概括教學過程中共性問題,研究討論解決辦法,發現存在問題,并做出總結和分析,對教學質量狀態做出客觀評價,向職能部門提供依據或數據報告,為學院職能部門調整管理制度、改革和決策提供依據,彌補其管理制度或政策實施過程的漏洞,對正確合理的方案措施給予肯定和支持,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余祖文,譚維奇,陳品生.高職院校教學督導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職業教育,2013,(06):10-13+77.
[2]傅江平.高校教學督導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學研究,2005,(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