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蘇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優質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心理狀態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收治的82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開展本次試驗研究,分組方式選取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每組41例。給予參照組常規護理,給予研究組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與參照組FEV1指標、MMEF指標和FEV1/FVC指標相比,研究組均明顯偏高(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焦慮(SAS)評分和抑郁(SDS)評分均基本一致(P>0.05),干預后與參照組SAS評分和SDS評分相比,研究組均明顯偏低(P<0.05)。 結論:給予老年慢阻肺患者優質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心理狀態,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優質護理;老年患者;慢阻肺;肺功能;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 R392.9 ?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6-181-02
慢阻肺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肺部疾病,該病具有影響范圍大、發病率比較高、醫治難度比較大等特點,不僅僅影響到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同時也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來說,隨著病情的遷延,患者很容易喪失對治療的自信心,給臨床醫護工作的展開帶來嚴重的阻礙,因而給予患者科學的有效的護理策略具有重要意義[1]。本次研究主要以老年慢阻肺患者為觀察對象,對優質護理的實際應用效果進行重點分析。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年01月-2020年01月收治的82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開展本次試驗研究,分組方式選取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兩組,每組41例。參照組有男22例,女19例,平均年齡為(66.87±7.21)歲;研究組有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齡為(66.32±7.77)歲。兩組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該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對入院患者展開基礎健康宣教工作,給予患者低流量吸氧、呼吸機輔助呼吸等常規護理工作。
1.2.2 研究組
該組患者給予優質護理:①心理護理:多與患者展開交流和溝通,對患者的負性情緒和心理創傷進行及時的疏導和撫平,鼓勵患者說出真實心聲,盡可能對患者提出來的合理需求進行滿足,同時做好患者家屬、朋友的思想工作,給予患者充分的關心、愛護和支持等。②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為其制定飲食計劃,鼓勵患者多食用一些新鮮蔬果,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屬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對鹽的攝入量進行控制,多食用易消化、清淡、富含蛋白質和營養的食物。③用藥護理: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囑,定時定量進行服用藥物,需要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和生命體征進行密切關注等。④日常生活指導:根據患者的發病原因、發病類型和其詳細信息制定出具有個性化和持續化的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吸煙對慢阻肺這一疾病造成的嚴重后果,告知患者各種不良生活習慣對慢阻肺產生的影響,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囑服用藥物,叮囑好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保溫工作,避免去存在刺激性氣體的地方等。⑤康復訓練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尊重患者的興趣愛好為其制定出個性化的鍛煉計劃,包括打太極拳,慢跑等,以此來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1.3 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況,對兩組患者的FEV1指標、MMEF指標和FEV1/FVC指標進行觀察和記錄,三者均與護理效果成正比;分別應用SAS自評量表、SDS自評量表對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改善情況進行評估,其中存在焦慮風險為SAS評分不低于57分,存在抑郁風險為SDS評分不低于53分,二者均與護理效果成反比[2]。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9.0軟件展開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取(x±s)表示,當組間對比結果顯示為(P<0.05)時證明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況
與參照組FEV1指標、MMEF指標和FEV1/FVC指標相比,研究組均偏高且組間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心理狀態改善情況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焦慮(SAS)評分和抑郁(SDS)評分均基本一致且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干預后與參照組SAS評分和SDS評分相比,研究組均偏低且組間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慢阻肺患者在臨床上常見的癥狀有反復性的長期性的加重性的咳嗽、胸悶和喘息等,有著非常高的風險性和危險性。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病情通常是呈進行性的,該病的病程比較久,長期的病情影響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非常不利的干擾,會給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帶來比較重的壓力和負擔[3]。
優質護理完全實現以病人為中心,采取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措施對臨床基礎護理進行深入和強化,將責任制落實在護理工作的任何一個環節,突出護理專業內涵,促進護理質量全面提升。給予老年慢阻肺患者優質護理,從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用藥護理、日常生活指導、康復訓練護理等多個方面展開干預,致力于為患者提供一個更加全面化、豐富化和有效化的護理體驗。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與參照組FEV1指標、MMEF指標和FEV1/FVC指標相比,研究組均明顯偏高(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焦慮(SAS)評分和抑郁(SDS)評分均基本一致(P>0.05),干預后與參照組SAS評分和SDS評分相比,研究組均明顯偏低(P<0.05)。說明優質護理的應用有利于優化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臨床護理工作。
綜上所述,給予老年慢阻肺患者優質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心理狀態,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杜雪英. 優質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 智慧健康, 2019,23(25):45-46.
[2] 周雪琴. 優質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 中國傷殘醫學, 2019,000(005):179-180.
[3] 康筱玲. 優質護理對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9,15(98):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