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娟
【摘 要】本文首先對供電企業工程財務管理特點以及財務管理數據化方向發展的必然趨勢進行分析,然后重點探究基于大數據財務管理模式的構建。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供電企業;工程財務管理;模型構建
引言
大數據技術為供電企業工程財務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供電企業財務管理通過大數據技術,能夠科學地進行財務規劃,合理地制定企業的發展目標,通過挖掘數據間的關系,能從整體上把握企業的經營發展現狀,從而為企業的正確決策指明科學的出路。
一、供電企業工程財務管理特點
供電工程通常規模較大、線路延伸較長,這就使得供電企業的資金與資產規模都相對較大,資金流動頻繁,供電企業需要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才能充分地發揮有限資金的最大價值。供電企業工程資源的管控體現出垂直性、層次性,而且資源集中度較高,需要數據來規范化統計管理,這就意味著供電企業工程財務管路具有典型的數據化特征,而且數據集中度較高,這種集中度體現在:財務會計科目規范一致性,賬目、單據、憑證以及資產清單等高度集中,數據的高度集中為財務管理帶來一定的壓力和挑戰,也是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專業水平的一大考驗,此外,供電企業的業務流程和預算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可以說科學的預算對供電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以及整體的業務流程有著指導與控制作用,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各個部門的共同參與、積極配合,是一個動態控制、變化性調節的過程。
二、供電企業工程財務管理的數據化發展趨勢
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為整個電力行業的經營、管理創造了全新的機遇。特別是對于供電企業工程來說,其財務管理數據相對集中,這些數據也成為供電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最關鍵、最核心的依據,財務部門掌控著整個企業的經營數據,這些數據能為企業財務預算指明方向,進而從整體上影響著企業的近期規劃與長遠發展。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供電企業財務部門的信息化水平也持續提高,財務管理正在逐漸突破傳統的成本控制為核心,而是逐漸轉向提升利潤,基于數據分析的財務預算、規劃與管理更具前瞻性、精準性與實踐性,從整體來看,財務管理正在朝著數據化方向發展,實際工作內容也在向業務管理中滲透。供電企業工程無論是工程項目規劃、建設、運行、交易營銷都需要大數據技術的支持,而且信息化水平在不斷提高,大規模、大范圍的財務數據為財務計劃、管理、規劃提供科學的指導,財務管理工作效率顯著提高,未來的供電企業財務管理也勢必朝著數據挖掘、整合分析的方向發展。
三、大數據應用助力供電企業工程財務管理的模式構建
1.構建大數據分析模型,打造出大數據應用平臺。
供電企業工程預算與規劃是否精準、合理,直接影響著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然而,科學精準的預算制定需要充分地利用大數據,大數據技術應用的前提是打造出大數據的應用平臺,營造良好的數據環境,這就需要先創建大數據分析模型,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第一,創建資金流入預測分析模型。此模型主要是針對資金流入的管理,依靠此模型能確保預算的高效、精準。供電企業主要的資金流入來源為電費收入,所以,預測分析電費收入可以輔助企業從整體掌控企業資金頭寸,促進資金的高效、安全流動,而且借此模型也能精準剖析預售電價,提高財務管控與協同水平,參照不同類型用電、電壓級別等一系列歷史數據,采用聚類分析法能得出不同地域、各個維度的執行電價特點。利用大數據全程管控,能深化市場營銷部、工程部門和財務部門的聯系對接,從而借助大數據來梳理用戶、工程鏈條數據,并清晰地呈現工程鏈條中各關鍵節點的進度。
第二,創建資金支出預測模型。主要針對資金流出管理,要精益支出預測模型,而且要優化預算編制基礎,從而立足于工程項目與預算執行情況來科學地預測資金流。充分地利用大數據對合同、工程項目、供應商等進行多維度資金預算執行分析,實現財務部門對資金的全面掌控,實現資金的精益化管理,深入挖掘數據間的內部關聯,形成基于大數據的財務精益化管理。
第三,工程項目的經濟評價模型。電力工程項目的建設根本目標為創造最大的經濟利益,對此,必須對電力工程項目的整體經濟性進行評價。基于大數據技術構建電力工程項目經濟評價模型,此模型主要包括“市場評估、收益評估與風險管理”三大維度,其中“市場評估”維度主要是依據整個電力行業市場發展所統計的大數據對電力負荷指標加以分析,進而調整電力營銷戰略,具體的市場評估維度又分別從:項目建設資源條件、項目建設原材料、環境影響程度等客觀方面,以及企業經濟效益、盈利能力、投資決策等主觀方面,任何評估都是基于大數據統計。“收益評估”維度主要對資產組合投資期望回報率的評估,具體就是根據電力工程項目中不同資產在總投資的占比,并按照公式:
期望回報率=(期末價格-期初價格+現金股息)÷期初價格
來計算出投資回報率,由于電力工程項目的地域條件、經濟環境等在不斷變化,對應的公式中的各個參數也必然做出調整,此時可以借助于大數據系統提供客觀、準確的參數數值,進而得出更準確的結果。風險管理維度也是電力工程項目經濟評價模型的又一個重要維度,對于電力工程,資產的不良組合將導致經濟收益低于預期,進而帶來項目風險,對此必須強化風險管控,利用經濟模型法,風險評估主要通過“風險回報率方差”和“協方差”兩大參數來評估電力項目風險,兩大參數同樣要參考大數據系統的統計數據,從而讓風險評估更加客觀、準確。還應在電力工程竣工投產后進行經濟后評價,分析實際投入產出情況,進而指導工程前期的經濟性評價。
2.創建財務管理價值鏈。
創建財務管理價值鏈有利于供電企業創建完善的財務體系,并深入拓寬企業業務。讓供電企業的核心業務在提供供電需求至客戶、客戶接入與服務、資產處理與規劃這三大維度基礎上,增加財務管理現金流,最終形成四大核心價值鏈。具體如下圖1所示:
為了確保財務管理效率,創造理想的經濟效益,全面增強供電企業的實力和市場競爭力,需要加強財務與業務深度融合,從以往的財務管理朝著全程業務結合的財務管理升級。要深入掌握企業內在運行規律及業務部門的各項業務,從而實現企業價值鏈的延伸,實現從傳統的單一資金流向信息流、資金流、實物流的轉化與升級。財務部門也要有效地運用數據分析工具,輔助企業完善業務流程,調動財務對企業業務的監管與協調,從而為供電企業工程建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3.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
隨著基于大數據的財務管理價值鏈的創建,必須明確舊式的財務管理模式無法達到經營預測與智能化分析等目標,面對變幻莫測的客觀市場形勢,財務預算必須充分地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掌握科學的數據分析法,通過數據的整合、集中、歸納、統計等方式來預測企業未來經濟活動形勢,并編制出科學的預算,進而從整體預測企業經營狀態。大數據背景下,要打破傳統的會計視角下的單純的財務分析,而是要將業務和財務緊密結合起來,而且必須延伸分析范圍,在牢固把握財務規劃方向基礎上全面分析業務范圍,最終構建起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全面分析體系,要充分地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掌握不同的數據分析手段來深入挖掘數據、剖析數據,正確把握不同數據間的聯系,以數據識別問題以及未來的財務優化方向,深入探究潛藏在大數據身后的規律,從中分析出財務管理中的不足,以此來真正提升供電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四、結語
大數據技術作為信息科技時代的關鍵技術,勢必會成為支撐整個社會、各個行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對于供電企業財務管理來說,大數據技術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財務管理工作中,能夠深化財務管理,提高財務預算的科學性、準確性,從整體上把握企業的規劃與發展方向,從而為企業正確的財務決策與發展規劃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中國電力大數據發展白皮書[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3.
[2]楊旭中.電力工程經濟評價和電價[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3]秦歡.供電工程項目財務管理流程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
[4]趙春.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財務風險分析與預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
(作者單位: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供電局)